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数学游戏教学指导活动渐渐变得普及与广泛,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惯性,使其渐渐形成开阔的思维意识,以便真正为学生的长足进步做准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数学游戏教学指导活动。文章从游戏教学的价值探究、教学策略与评价模式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游戏;积极价值;应用策略;评价改革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因为知识抽象、教学形式单一、课业任务繁重等多个原因使得小学生无法真正喜欢上数学。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师看重的是知识传播进度,不管小学生是否喜欢学数学,他们都必须要为了应试而学习数学知识,而且教师也并不十分重视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长期轻视了激趣教学。但是,在新课改下,我国教育部重新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建议,需要切实关注学生本身的数学思维、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尝试利用游戏教学法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一、 游戏教学的积极价值分析
  (一)激趣作用
  一直以来,人们都经常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说起来容易,却并不容易做到。首先,兴趣可分为内在兴趣与外在兴趣,而最有效的激趣是要让学生从内在角度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本身便能喜欢上数学。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其次,激趣教学需要维持,即要打持久战,让学生的兴趣逐步叠加,使其在数学学习时越来越主动、自主,一旦中止激趣教学,那么小学生也有可能再次产生厌学情绪。对此,游戏教学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小学生本身就很喜欢游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如果要让小学生在数学与游戏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游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以游戏活动组织数学教育,则可切实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思維培养作用
  数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学生本身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独创性与灵活性,而实现这一教学设想的前提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确保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数学游戏也可直接转变学生的思维惯性,使其从更开放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做准备。
  (三)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目前,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任务,而这就需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这一点来说,游戏教学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游戏本身就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也会为了突破游戏关卡自觉学习数学知识,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资源。如果学生能够积累有意义的学习经验,那么便可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既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产生如此丰富、理想的正面作用,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又应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呢?
  二、 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一)重视课堂导入,以游戏引入数学活动
  课堂导入是指一节课的开端,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环节,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便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比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瞎子过河”的趣味游戏,在教室中心部位画了一个“河道”与“桥梁”,随机选出一名学生,为其佩戴眼罩,然后在“桥梁”两方分别安排一个学生为“瞎子”指路。结合已有认知经验,本班学生基本都会使用“左右”“上下”“前后”三组位置词为同伴指路,但是却因为位置不同,会对“瞎子”产生误导。这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思考如何才能规范方向词,以免误导他人。据此,笔者就可顺利导入本课知识,让学生学习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使其再次玩游戏,体会这四个方位词的优势,使其切实内化本课新知。
  这样一来,小学生则可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以最佳状态学习数学知识,也切实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益。
  (二)关注课堂探究,以游戏创新探究形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探究活动的基本目的是要改善师生关系,调整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概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但是如果学生陷入瓶颈,那么也很难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尝试以游戏活动创新课堂探究形式,以便顺利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概念,切实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态。
  以“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教学为例,本班学生很少以口算心算方式计算乘法算式,且数感不好,难以客观准确地判断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技巧。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发现本班学生十分依赖笔算,而为了切实调动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其实现有效探究,笔者就组织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具体规则为:笔者会准备一个花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笔者会准备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算式纸条,学生抽中之后便要立即计算答案,得出正确答案之后则要将花球传递给下一个成员。在游戏中,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有一些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几轮计算之后便发现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的口算规律,切实实现了自主探究。
  可以说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一个成功案例,小学生也通过游戏观察、游戏总结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而这就促使学生自主分析了数学概念,有利于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使其实现快乐学习。
  (三)丰富数学实践,以游戏推动实践应用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长期存在的知行脱节问题使得小学生难以及时内化数学知识,所以在新课改下,我国教育部切实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非常关注学生本身的知识应用行为,以便真正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效果。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可采用游戏形式推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实践迁移活动,使其积极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外组织了一轮“过家家”游戏,小学生可自由组合,也可与家人相互配合,主动利用“认识人民币”一课知识去询问某个“商品”的价格,使用人民币道具完成购物任务。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及时应用本课知识,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也有利于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更易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方法,但是却也需伴随着一定的教学评价反馈,才能总结出有效的游戏教学经验,让游戏与数学教育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评价
  针对游戏教学法的活动性、生成性特点,笔者也将客观介绍在游戏教学法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评价活动。
  (一)设计多元评价标准,反馈游戏教育效益
  游戏教学法所产生的教学效益是非常丰富的,并不仅仅是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完成新知传递任务,还是为了综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真实学力。因此,教学评价标准也应随之发生转变,应该以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标准去诊断数学教学效益,以便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做准备。
  以上述“位置与方向”一课的“瞎子过河”趣味游戏为例,为了实时监测游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笔者就科学设计了教学评价标准,展现了多维度、动态性的特点。首先,从知识理解层面,评价标准为:结合课堂观察与习题检测,观察小学生是否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正确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辨别方位。其次,从过程与方法层面,评价标准为:观察小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判断学生是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方位知识的,还是以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的,学生之间是否实现了平等对话与和谐沟通,是否通过集体努力突破了游戏任务。最后,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评价标准为:观察小学生是否在数学游戏活动中产生了愉悦、幸福的情感,是否由此形成了热爱数学的学习态度,且学生的积极学习状态是否持续到课堂结束。
  (二)选择多种评价手段,追踪游戏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手段是指落实教学评价活动的教学工具,应该随着教学活动灵活选择,或者也可选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组合结构,以便全方位地诊断出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归纳有效经验,从而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益普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所以在选择评价手段时,要重点关注过程性教学评价,实时追踪游戏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在评价数学游戏活动效益时,笔者会将多种过程性教学评价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统一应用。比如,笔者会利用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本班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成效,在课堂观察记录表中标明评价标准與评价星级,以便客观分析本班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同时,笔者也会设计“学生成长记录袋”,由学生独立保管,据此整理自己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的学习记录资料,同时也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使其直观展现个人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所取得的认知进步、学习收获,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逐步产生学习自信。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是十分可行的,能够切实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更易于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促使学生实现长远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据实分析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方法整合起来的可行性、具体方式,伴随着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评价指导活动,则能够真正通过游戏教学活动提升数学教学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瑞增.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36):34.
  [2]李健.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52.
  [3]李长林.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4]魏群.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55.
  作者简介:张云杰,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体育育人理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小学体育课程普遍进行了开展。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严重地影响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教师要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为切入点,探索、应用多样的策略开发,实施趣味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体验教学活动。文章详细阐述趣味体育的开展原则和实施策略。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按一定规律加以整合的有效教学手段,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师对知识进行科学整合,还能锻炼人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一、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生互动效果的影响。在新课标的内容中,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重要内容,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氛围与节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清师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意义,探究和运用师生课堂互动的高效方法,秉持民主、平等的原则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互动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情感诱导;学法指导  师生课堂互动是互动教学模式的体现,其在小学数学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和必然选择。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便于教师打破知识灌输的限制,化静止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立足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笔者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探索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联系教学需要,多阶段、多途径地辅助学生学习数学。文章重点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需要進一步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结合当下学生的发展情况,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将自身的教学思维进行优化,巧用反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的思维素养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例;教学策略  在数学中,要证明一个命题正确时,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要判断一个命题错误时,只需通过一个反例就可以
摘 要: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对学生能力标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作文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文学习和训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增强十分关键。写作练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已有知识的训练机会,并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际上,作文是书面表达形式,作文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受到学生年龄特性、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作
摘 要:目前中国有一定数量的残疾儿童,为了使有特殊问题的儿童能够正常地接受教育,设立了特殊儿童教育学校。语文是特殊儿童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艺术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使特殊儿童增强与他人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文章针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讲解。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小学语文  一、 引言  开展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受教育需求,进一步开发和培养特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有效的改革与进步。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对于如何正确应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科学地掌握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准确地预判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看得更加重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工作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融合智慧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深入思考如何为学生构建一种全新的数学解题思路,并借助这一思路
摘 要: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深化的主要内容,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逐渐发展成熟,而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落实发展高中生综合素质。文章围绕如何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应关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思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