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对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平息暴乱后发表的演讲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研究演讲如何传递演说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
  关键词: 政治演讲 人际功能 演讲意图
  2011年8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平息了国内伦敦街头及其他地方的骚乱后发表了“Speech on the Fight-back after the riots”的重要演讲。本文将以此篇演讲为语料,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从语气、情态、人称方面三方面分析,旨在揭示人际表达手段是如何恰当地表达演讲者的意图的。
  一、人际功能理论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韩礼德从语言的社会性出发,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划分为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Halliday,1994)。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用语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黄国文,2001)。Halliday指出实现人际功能的词汇语法资源主要是语气、情态和语调及体现在人称系统,态度修饰语和具有隐含意义的词中(Halliday,1994)。
  二、人际功能具体分析
  1.语气系统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在交际过程中,无论说话者如何变化交际角色,交际中都有两个言语角色:一个是给予,另一个是需求。交际中的交流物既可以是物品和服务,又可以是信息。交际角色和交流物这两个变项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陈述、命令和提问。与此紧密相连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等。
  在英国首相这篇演讲中共有261句,其中陈述句236句。政治家发表演讲时的语言往往受待定时间、演讲目的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卡梅伦发表此篇演讲正值平息英国伦敦骚乱后。通过陈述语气的使用,卡梅伦回顾了一周前所发生的暴乱,分析了暴乱发生的原因,自己及所在政府及社会所做的努力,表明他渴望寻求国内社会稳定的愿望及为实现这理想所作出努力,最后呼吁全国人民为建立和平稳定的英国而奋斗。
  政治演讲具有很强的肯定性和劝说性,因此疑问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但穿插疑问句能使演讲脱离单一的形式,并增加悬念与起伏感。本文共出现17句疑问句,卡梅伦通过多次使用一般疑问句引发听众的注意,表明了自己和听众改变国内现状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听众的期待与信心。另外,演讲者使用了8个祈使句,一方面表明演讲者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另一方面拉近和听众的距离,表明要和民众一起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
  2.情态系统
  韩礼德认为,情态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题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Halliday,2000)。在表达语篇的人际意义时,情态往往由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表达说话者所述内容对听众产生的影响。在这篇演讲中,卡梅伦主要通过情态动词表达人际意义。文中共用了58个情态动词,will及其否定形式(27个),can及否定形式现(18个),must及否定形式(4个),should及其否定形式(4个),could(2个),might(1个),would(2个)。其中will,can,must,should 出现的次数最多。
  must是高量值情态动词,用于加强所有判断的可能性并且赋予责任,可用于义务和树立自己的权威。在政治演讲词中使用高量值的情态动词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篇演说中must 出现了4次。如:(1)We must fight back against the attitudes and assumptions that have brought parts of our society to this shocking state.卡梅伦通过must表明对暴乱行为的态度是明确的,表明坚决打击的决心。
  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表达了演讲者的信念、预测或意图,有助于体现演讲者的客观态度,从而取得听众的信任。如:(2)We will review our work and consider whether our plans and programmes are big enough and bold enough to deliver the change that I feel this country now wants to see.通过will的使用,卡梅伦表明了将会检验自己及政府所做出的工作是否达到改变当前社会状态的效果。
  低量值情态动词的大量使用,反映了演讲者对人或事物的判断估测及对命题所保持的态度,能够增加演讲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情态动词can在文中出现了18次。除了可以表示程度较低的情态外,在语义上一方面表达有能力或没有能力做某事,如:(3)Because it’s only by getting our young people into work that we can build an ownership society in which everyone feels they have a stake. 此句中can主要表明了卡梅伦坚信自己及政府有能力建立一个人人感觉安全的社会。
  3.人称代词
  李战子(2002:124)认为:除了语气和情态之外,人称代词也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代词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演讲语篇的人称代词同样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及听众的人际系。在演讲中,使用最多的代词首先是第一人称,其次是第二人称,最后是第三人称。在这篇演讲中,出现了第一人称单数I(I35次),we(26次),第二人称you(10次),第三人称he(5次),they(25次)。可见第一人称I和we出现的频率较高。
  第一人称单数是指说话人自己,用来陈述演说者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态度,以此凸显演讲者的地位和权威,影响听众的反应。如:(4) In my very first act as leader of this party I signalled my personal priority: to mend our broken society. 卡梅伦运用“I”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意志、观点和态度,强调自己作为首相的责任,试图把自己塑造为一位负责任的英国首相。   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既可以是包含式的,又可以是排除式的。排除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往往是为了强调自己一方的立场或观点,带有很强的权威性。(5)We will review our work and consider whether our plans and programmes are big enough and bold enough to deliver the change that I feel this country now wants to see. 这里的we是排除式的,指的是卡梅伦及其所代表的政府,表明为平息骚乱所作出的努力,让听众拭目以待。
  包含式的we具有很强大的感情效力,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共同的目标、任务和利益,能够拉近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距离。如:(6)Because whatever the arguments,we all belong to the same society,and we all have a stake in making it better.这句中的we是包含式的,不仅包括卡梅伦及其政府,还包括听众。说明政府和人民的共同目标任务,不仅缩短了双方的距离,易于被听众接受,卡梅伦的政治目的还得到了实现。
  在演讲中,第二人称出现10次,通过使用第二人称,可以和听众实现交流,吸引听众的注意。同时本篇演讲多次使用第三人称指代暴乱分子及他们的父母,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反省。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对卡梅伦演说进行语篇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卡梅伦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气方面大量使用了陈述句阐述事实,表达自己向听众传达信息的客观性;在情态方面,大量使用中低量的情态动词表现了肯定以感动观众,引起互动和共鸣,避免了以权相压;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I表达了自己的责任及决心,使用we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削弱权势关系,有助于树立个人良好形象,还使用了第三人称复数they指代骚乱者,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总之,卡梅伦通过正确使用语言策略,树立了首相的形象,赢得了国内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获得了较好的演讲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m old,1994.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London Am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
  [4]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40119)。
其他文献
一、背景分析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的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接着安排的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在画圆内容之后安排了直径与半径及其关系的教学,最后安排了两个讨论题:1.圆的大小、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2.车轮为什
摘 要: 农村作文教学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教学质量一直不高。农村资源对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而言,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农村语文教师要结合农村特有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村作文教学 农村特色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加强
摘 要: 英语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不断增加学生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捕获听力信息的水平。以学定教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听说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必须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设置有趣的任务,调动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效的讲解和必要的练习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检测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以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再也不是权威,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了释放,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愿意走进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在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而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几大优点,并提出了在运用时的几点思考。教师应使其真正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数学教学 必要性 优越性 思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必然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摘 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对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而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及学生培养目标需要的建设方案却常常被忽视。作者以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校区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因地制宜地优化成本来实现建设目标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网络实验实训室 优化成本 构建方法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既受益于社会发展,又对
摘要: 中职数学教材一改再改,经多方试验,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新教材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编写原则,体现数学应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与普高相比,知识内容、难度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中职数学是基础的和必需的,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 中职数学 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我市所有中职学校从2009年秋季开始均采用高教版教材,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愉快的交际氛围,创设多样、灵活、可行的交流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法,激发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全文都寄寓着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爱,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的深爱之情,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在理解难点、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确实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胡杨将幸福带给大家却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欣
摘 要: 作者对黄厚江老师上的《孔乙己》一课的案例进行了简述,提出这一案例的妙处在于巧妙地把孔乙己的“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激活有效课堂的兴奋点,设计层层问题的追击点,训练语言活动的生长点,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  关键词: 《孔乙己》 案例简述 巧妙之处  暑期“大家学堂”培训,区教研员为我们请到了黄厚江老师,让我们亲耳听到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