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歌唱让课堂洋溢一种“最美的声音”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中普及程度最高、最大众化、最简便的一种教学形式,不受经济条件、地域等限制,适合所有学校、所有班级,极易提高有效性。主要探究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助力小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有效性
  歌唱教学是组成小学音乐的重要部分,是以美育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有效的歌唱教学要求教师满足学生音乐认知需求,提高学生处理音乐的能力,从而提升音乐素养。那么,究竟应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探究具体的策略。
  一、善用媒体——创设歌唱情境
  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应重视利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歌唱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心境,唤起他们的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
  例如,针对歌曲《小猫钓鱼》的教学,其主要目标是教学生有表情地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于是教师按照这首歌的特征精心设计教案,先围绕新奇的目标让学生讲述故事“小猫钓魚”,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动画片,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参与热情。学生瞬间被动画片所吸引,教师则把握他们的积极情趣开始讲课,使歌唱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歌唱情境,激发其参与意识与激情,提高歌唱学习效率。
  二、及时纠错——学会科学演唱
  学生的情绪一旦在歌唱教学中被调动起来,就极易发生喊唱问题,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渴望突出表现自己,以便引起他人注意,实际上并未理解歌曲的情感。对此,教师应重视心理疏导,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让学生明白歌唱要发自内心,按照歌曲的情感合理选择音量,引出内心的真挚情感表现。
  例如,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在歌唱时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自然打开口腔,放松下颚,用O、U等母音进行发音练习,使其逐渐掌握正确的音量调整与控制方法。同时,教师要渗透“歌声是情感外延”这一理念,让小学生尽早认识到自己并非发声机器,歌唱也远不止一种声音,歌唱实际上是抒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是心灵感受的外延,从而让学生体会以情感人远比以声感人重要。所以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要加强反思、改进,教给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与技能,奠定学生的歌唱基础,让学生真正爱上唱歌,并用心唱歌,潜移默化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三、即兴创作——培养学生表现力
  小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希望在展示才艺的过程中获得赞美、表扬。所以,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让他们即兴创作,包括唱歌、演奏、跳舞等,从而活跃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音乐能力。在即兴创作中,学生不仅能巩固已学歌唱知识与技能,还能挖掘自己在歌唱表演中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歌唱表现能力。
  例如,当教师教学生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之后,就可让学生创编音乐故事,扮演洋娃娃、小熊的角色,通过歌唱与跳舞的形式将创编的故事演绎出来,在活跃歌唱课堂氛围的同时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热情,加深学生对唱这首歌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歌曲《鸭子拌嘴》,教师也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鸭妈妈,让其按照音乐歌唱内容添加相应的语言、动作,完成即兴表演,增强表现力。
  四、师生互动——有效体验歌曲
  教小学生掌握歌唱技巧时,教师要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有效交流、沟通,优化课堂枯燥的歌唱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有效体验,获得审美感受,使歌唱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例如,针对歌曲《夏夜》,其歌唱教学的关键在于把跳音与休止唱好,恰当表现出萤火虫可爱、轻盈的形象。教学生学唱这首歌时,教师适当把握速度与力度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深对歌曲的体验。在处理歌曲时,教师可提问:萤火虫飞向我们时,它们尾巴上的灯会如何?学生纷纷回答会一闪一闪,于是教师继续提问:谁能唱出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感觉?此时学生踊跃参与歌唱体验。教师再提问:萤火虫飞向我们时,它们尾巴上的灯是微弱的还是强烈的,应怎么唱?学生回答是微弱的,要唱得弱一点。通过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直观体验萤火虫的可爱与轻盈,仿佛尾巴闪烁着小灯的萤火虫就在眼前,歌唱感悟能力大大提高。最后,教师还可以设计富有创意的“小小作曲家”教学环节,让学生交流对歌曲尾声部分的音乐表现,用越来越弱的声音唱出萤火虫慢慢飞远的感觉,成功将视觉形象转变成音乐想象,提高歌唱能力。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关键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歌唱是音乐之根,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的基础,理应受到重视。在实践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有效实施歌唱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促使歌唱教学的进一步普及,进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敏.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J].黄河之声,2015(8):45.
  [2]丁丽红.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提高唱歌教学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6(21):20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即由传统、经典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改为“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活动为例,阐述在“数数”活动中能为学生积累哪些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几何模型;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下,小学数学应该在情境设置中聚焦学生,在自主合作中锻造学生,在探究延伸中拓展学生,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让儿童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孩子们的学习力、自主力、扩展力等思维因子一一登场,以此让课堂多姿多彩,让数学教学更富朝气,更加生机勃勃。  关键词:情境设置;自主合作;拓展延伸  好的数学课堂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孩子们沉浸在新颖活泼的情境中学得有滋有味,在自主
写作指导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容量少,阅历经验浅,期望他们写就长篇大论当然是不可能的,在最初的写作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巧妙指导,既让学生对作文不会产生排斥心理畏惧写作,也让学生对写作保持兴趣,能够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情感,能够充分感知“我手写我心”的酣畅淋漓,更能够在写作中任意驰骋自己思维的马驹,放飞想象,创新更为新颖、独到、特色的文学作品。不过,在现实写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不
摘 要: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涌进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的人群走进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还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离开父母,缺失亲情教育,导致道德意识浅淡、心理问题剧增、安全问题频出等。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成因 
摘 要:曾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除了没出生的和已经逝世的,人人都会犯错误。”任何人物(包括伟人)都会犯错误,何况孩子!但每当向办公室同事诉说自己班里一个名叫马××的孩子所犯的错误时,对方总会先问道是本地生还是外地生。这令人十分不解,这难道有区别吗?为什么在老师的心里外地生的犯错几率一定高于本地生呢?为什么会觉得外地生天生就是会犯错呢?这些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关键词:流动生;爱;行
摘 要:我国小学体育在课程资源,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方面仍比较缺乏。因此,作为学校或教师,均应加大对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具体分析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旨在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完善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
摘 要: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使小学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推行以“2 2 2”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就更加必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是教育改变的行动过程。近四年的行动研究,从管理改革入手,以文化管理为手段,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管理制度,铸造和谐的管理团队。同时强化班主任工作,加大班主任班级管理力度,扩大班级管理的覆盖
摘 要:近年来,加强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以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用微课作为切入点,并通过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概述了微课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作用  一、微課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
【案例背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这个时代背
摘 要:针对课文的特点,以文为本,抓住“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单元主题和“读课文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学习目标,我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与文本对话,注重展开多方面的言语实践,创设多元体验的学习型阅读课堂。  关键词:以文为本;阅读;教学反思  一、给阅读课堂多一份“读者”的情怀  自己做个好“读者”。“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沉睡着的情感唤醒。”作为语文教师,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