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教师总是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求知欲的渴求。尤其是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疲劳,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势必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最为普通,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因而对作文潦草应付,甚至把作文看成是一个负担,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兴趣 写作 小学生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9-02
  
  作文兴趣是学生进行作文最有效、最强烈的动力,夸美纽新:“兴趣是创作一个欢乐和文明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发展若能恰到好处地施加积极的正面影响,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作文教学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诱导和激励学生,从易到难步步提高。
  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形状,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探索趔并伴有愉快情绪的心里倾向。“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培养兴趣、轻松练笔”是我一直探索并尝试的问题,并收到了成效,在这里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课堂上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1、积累素材,因势利导
  作文难,难就难在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后无从下手,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发表过许多精辟见解:“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是内容的定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注意帮助协商积累素材,储备“养料”人人建立材料库。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随着视野的开拓和阅读量的增加,脑海中不时闪出一些思想的火花,需要随时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我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自读课上,我与学生一起步入文学长廊,当我看到一段精彩的片断、当我读到优美的词章,我总要给学生反夏诵读,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每次活动及阅读课之后,我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让他们把瞬间的零星感受、把阅读中的好词好句记下来,已备作文之用。为了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库”,我利用早读前5分钟,在学生中开展“5分钟新闻”说话比赛。每次举行升旗,校运动会、长跑、篮球赛、拔河比赛活动等等,我都提前告诉小学生做好准备,注意观察,写出有意义的作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中队活动,如小队之间挑应战,擂台赛,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并抓住时机,让小学生练习。
  2、即兴作文,引发兴趣
  观察势感受事物,引起写作冲动的重要环节。一年来,我坚持每周抽两节课,前十分钟倾注在作文片断的练习上,引导学生平时有意识的捕捉身边的事,大到国家大事,小至一段对话,一幅自然风景图……我让学生先写后说或先说后写,老师最后总结,只有全神贯注的观察,才能捕捉住客观事物的细微特征,特别是那些体现事物内在蕴含的形象特征。
  我在教学中还千万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学生发表欲望,使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了,这时学生写作是积极的、主动的。孔子说:“之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从写作中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
  即兴作文,从心灵深处引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例文示范,学法引导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精选的名家名篇,每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章法到思想,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和借鉴,能够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要“借鉴”,他说:“借鉴就是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活用人家的方法而不为别人的方法所拘”。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模仿一定数量的篇章、片断,使学生觉得学文章有规可循,作文并非难事,这也是增强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办法。
  4、写“下水”文,共同提高
  当“教练”一定要下水,这在体育界是天经地义的事,语文老师“下水”作文,也意在情理之中。每当给学生布置一项作文练习,教师从审题到立意,从谋篇到布局,从列写作提纲到提笔行文,都亲自尝试一番,对作文各环节的难易程度就能了如指掌,指导学生写文章时就会得心应手。
  5、教给方法,提高兴趣
  (1)观察事物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事物观察时,随意性大,写出的作文不具体、不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事物时,从四个方向入手: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2、指导学生有重要地观察。3、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仔细观察。4、对观察的现象要分析思想、展开联想。
  学生把作文当作苦差,往往是因为没什么可写的,没有可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实践,“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在生活实践的广阔天地里,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观察力,不断丰富知识,吸取营养。只要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勤于动脑,写作素材就会涌至笔端。在这方面,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体验和描述。如:家庭中家具的造型;大自然中风云雨雪花草树木的四时变化。
   (2)指导阅读,用优美的范文培养作文兴趣。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经常给学生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为此,我让学生每两周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并指导他们参加各级报刊组织的各种阅读和写作的竞赛活动,培养其写作兴趣,另外,我还选择有关作品,在课内外辅导学生反复阅读,细心领会;精彩的地方背诵或仿写。
  
  二、在课外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1、写日记激趣
  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曾提出过“日札优于作文”的主张。他所说的“日札”就是学生课外写的日记、笔记、随笔之类。所以,二年级上学期,我开始指导学生记日记。从身边最熟悉的人、事、物写起,就像对他人讲述一件事。开初,学生不知写什么,多是些记“吃饭、睡觉”之类的流水帐。于是我找了有关资料,告诉他们记日记的益处。第一步迈开了,教师对学生的进步采取表扬激励的方法,给予热情鼓励,把有用的好的词句画出来,并注上简短的评语,把好的日记推荐给同学,或由小作者当众朗读。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的赞扬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鼓励。”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能互相学习,取偿补短,增加写作的信心。
  2、活动竞争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开展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孩子的表现力、模仿力极强。针对这一点,我在班里开展了多项活动,由班委、中队委主持的智力竞赛、猜谜会、新年联欢会、主题会;上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野游、参观、访问等等。我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写日记、作文的最好素材。使学生置身于写作的情境之中,产生写作的冲动,感受写作的乐趣,自然也就不“望文生畏”了。
  3、讲故事激趣
  我们存教学中,针对学生富有好奇心理,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激发读书兴趣,并要求他们在阅读、听讲过程中,对出现的特殊人物、景物的形象描写,比喻等修辞类型的文学手法,做好笔记,从而丰富语言及灵活运用写作技巧。
  4、就地取材,相机诱导
  现实生活中,能够触及学生灵魂,是以使他们有感而发的情景、物象是很多很多的,但他们由于视野狭窄,思维的浅显,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写起文章来,也就难免语言贫乏,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种情况,我注意引导他们细细品味,使之从表象到实质悟出真谛,然后提笔行文,从而写出有内容、有思想的好文章。
  总之,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学生有话说,敢说话,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有信心,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教师从激励的目的出发,对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见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因为称赞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如恰如其分的比喻,比较自然的过渡,优美的词句,较好的开头,恰当的结尾,别致的题目等,不但在批改时用红笔圈出,而且作文讲评时,有意当众宣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兴致勃勃,积极认真地去写一篇文章比被动应付地写十篇文章效果也要强,启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真正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尝到了甜头,是不难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46-01    好的导课会对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翻到某某页,尤其是政治课,上了几节课之后,学生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48-01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0-03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6年秋季我省正式推行使用高中地理新课程,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除了要正确地处理地理教材与课标、配套教材、学生实际知识能力的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一标多本”的关系。而这一切关系的处理,必须依靠广大的高中地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3-02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表明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价值观将面临转型,问题情境下的科学探究正是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正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行之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6-01    语文素养如何,其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作文是小学生识字、写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地练习,是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    一、语言积累    刚接触到写作,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洋洋洒洒几百字;有的学生寥寥数语,错字连篇,甚至全篇只有两三个标点符号。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语言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引导他们通过创新,把平凡的材料,写出新意来,做到以新感人,以新动人,以新引人,体现文章的个性化。  关键词:兴趣 创新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7-01    语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5-01    地理教学一直是中学学科教学中不易上好的一门基础学科,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地理课更是难上加难。一是学生刚进初中时没有一点地理知识基础,听的少,见的更少,一切从零开始;二是初中毕业升高中时又不需要地理成绩,因此,社会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多数学校也只是把地理当作一般常识课处理,学生更无上好地理课的兴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58-01    在新课改教研探索实践中,我校教师以饱满的热忱和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对待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寻求教学的新策略、新途径、新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本领,使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实践探索中我感悟到:如何把握作文教研方向,切实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必须做到如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