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阳光体育指的不仅仅是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体育,更是让每个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学生体验到快乐和阳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意识;自觉锻炼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通过这一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光下,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这项活动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整体氛围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学校需要加大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我校的团委与体育组充分利用板报,每周的周会,校园内悬挂宣传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活动,并向学生讲明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活动方案。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师生对健康的关注,积极地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
二、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并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在普及阳光体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专业系统的体育指导是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师在具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通过进修培训,都具有组织和开展集体项目的业务素质,不管在课堂内外,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这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得心应手,学生积极主动,两者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局面,对培养学生体育乐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从与学生谈话和日常教学情况来看,体育兴趣不高往往是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是在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的。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创新,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对任教的每一节课,首先要钻研该课程内容的魅力所在;其次,要研究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展示,学生才乐于接受;第三,有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师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体育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保证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结合当地的天气特色,开展了一些特色的体育活动。如:春,秋,冬季开展跳绳比赛,踢毽比赛,健身操,拔河比赛,长跑等活动。夏季开展武术及开展拓展训练,每年一次的秋季运动会等活动。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定,不但有国家规定的广播操,眼保健操,还具有学校特色的自编操。艺术和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增强体魄。
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多年来,学生体育活动一直处不被重视,为此,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把体育活动纳入德育范畴,一面抓课堂渗透,一面抓活动时间占有,实施活动育人,逐步实现全程育人。一是把体育活动育人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下来,强化学生在课间从事特点项目;二是兴趣引领,在进行体育活动的特点项目活动时,要遵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突出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等原则,便于让学生在特點项目活动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从而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间里都至少参加一项自己喜爱的特点项目,让学生没有时间从事不良行为活动,从而占有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没有机会想一些不愉快的事,从而占有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的生活中也想着自己感兴趣的特点项目,减少学生上网吧、游戏厅等不良行为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占有学生的课余生活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同时,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有机整合。
五.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学校各种竞赛活动相结合。
运动训练对许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初中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为了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学校与各年级制定出具体的竞赛活动计划。如春季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夏季举行自编健身操比赛,师生乒乓球比赛;秋季举行师生篮球赛,羽毛球比赛;冬季举行师生拔河比赛,长跑项目。使体育运动更具群体性和广泛性,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珍惜健康的良好风气。
通过以上五点策略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阳光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项活动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和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师生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意识;自觉锻炼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通过这一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光下,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这项活动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整体氛围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学校需要加大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我校的团委与体育组充分利用板报,每周的周会,校园内悬挂宣传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活动,并向学生讲明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活动方案。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师生对健康的关注,积极地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
二、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并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在普及阳光体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专业系统的体育指导是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师在具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通过进修培训,都具有组织和开展集体项目的业务素质,不管在课堂内外,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这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得心应手,学生积极主动,两者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局面,对培养学生体育乐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从与学生谈话和日常教学情况来看,体育兴趣不高往往是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是在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的。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创新,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对任教的每一节课,首先要钻研该课程内容的魅力所在;其次,要研究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展示,学生才乐于接受;第三,有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师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体育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保证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结合当地的天气特色,开展了一些特色的体育活动。如:春,秋,冬季开展跳绳比赛,踢毽比赛,健身操,拔河比赛,长跑等活动。夏季开展武术及开展拓展训练,每年一次的秋季运动会等活动。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定,不但有国家规定的广播操,眼保健操,还具有学校特色的自编操。艺术和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增强体魄。
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多年来,学生体育活动一直处不被重视,为此,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把体育活动纳入德育范畴,一面抓课堂渗透,一面抓活动时间占有,实施活动育人,逐步实现全程育人。一是把体育活动育人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下来,强化学生在课间从事特点项目;二是兴趣引领,在进行体育活动的特点项目活动时,要遵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突出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等原则,便于让学生在特點项目活动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从而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间里都至少参加一项自己喜爱的特点项目,让学生没有时间从事不良行为活动,从而占有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没有机会想一些不愉快的事,从而占有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的生活中也想着自己感兴趣的特点项目,减少学生上网吧、游戏厅等不良行为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占有学生的课余生活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同时,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有机整合。
五.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学校各种竞赛活动相结合。
运动训练对许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初中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为了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学校与各年级制定出具体的竞赛活动计划。如春季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夏季举行自编健身操比赛,师生乒乓球比赛;秋季举行师生篮球赛,羽毛球比赛;冬季举行师生拔河比赛,长跑项目。使体育运动更具群体性和广泛性,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珍惜健康的良好风气。
通过以上五点策略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阳光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项活动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和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师生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