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英语也不例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阅读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整体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从淡化语言、浸入语境、梯度练习、自主板书四个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展开板块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提升英语语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板块教学;语篇阅读;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也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学生很难马上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良好的英语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多从学生立场出发,开展板块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篇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多年来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同行共享。
一、淡化语言,注重整体感知
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特别是一门外语来说,单是让学生从音标、单词开始进行片段式的记忆,去逐渐接受一门新的语言,将它转化为自身的语言是万万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将这门语言进行淡化,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门新知识,才能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ow do you feel?”时,我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掌握了该篇文章的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脱离课本,淡化语言本身。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会直观地表现出兴奋的形态,告诉学生现在这种情绪在英语中就可以用“excited”来表示。再告诉学生:“今天下午有雨,下午的体育课取消,改上数学课。”学生情緒又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表现为“悲伤的”,此时告诉学生现在这种情绪就可以用英语中的“sad”来表示。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将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淡化。从学生的整体感知上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这是帮助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浸入语境,指导推理判断
学生之所以对英语这门语言难以进行深度学习理解,主要是因为没有该种语言的应用环境。像我们的母语——汉语,在我们未接受学校教育时,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流畅的和人们交流,这更加证明了语言学习环境对我们学习这门语言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ow can I get there?”时,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运用、如何将其举一反三运用到合适的情境中。为了方便教学,在教学前我要将教具制备完善。首先,分别制作park、school、home等地理位置,再将这几个地址在上课前粘贴在黑板上。在课上,我会提问学生:“Now, I am in my home, I want to go to the park, how can I get there?”学生首先会思考,这就和我们生活中一样,要先考虑从“home”到“park”的路线,再根据距离的长短判断该用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如此,将学生带入浸入到课堂主旨的语境中,指导并帮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进行推理判断,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能力。
在英语中为学生建立合适的语境,将学生浸入到语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提升英语语篇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帮助学生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梯度练习,拓展阅读视线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都注重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打好基础,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同样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对学生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线,指导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aily life”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有效地进入到英语学习中,我会先引导学生:“Who can tell me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n your daily life?”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接着追问学生:“What time do you have breakfast?”学生很快进行回答:“I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7:00.”再接着询问学生:“When do you often go to school?”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很快进行回答,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整理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Daily life”,从而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主题中来。最后,我会让学生向老师询问或者根据生活中的观察写一篇“My teacher’s daily life”的作文。这样给学生布置答案未知的课题,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自主进行课外求知,当遇到问题时自己去询问、去查阅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线提升自身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在阅读时不单单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在学习中多思考和课堂主题相关的问题,从而拓宽自己的阅读视线,提升自己的语篇阅读能力。
四、自主板书,内化知识脉络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记住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可以灵活地掌控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自主板书,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脉络,提升英语的语篇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es he do?”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环境,在课前我会制作好卡片,内容分别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正在工作的图片,将它们粘贴在黑板上。在课上,我会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找学生在黑板上作答,作答结束和学生一起检查是否存在语法或者用词不当的错误,并和学生讲述这是“小明的一家”,接着追问学生:“What about you?”找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结束后让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板书,写下“My family”从而帮助学生内化该堂重点知识的脉络,学会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
设置合适的教学用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板书,帮助学生将头脑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内化知识脉络,这对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来说是必经的途径之一。
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利用淡化语言、浸入语境、梯度练习、自主板书,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指导并帮助学生推理判断。从而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线、内化知识脉络,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语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敏.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7, 30(7):6-9.
[2] 施苏静. 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 2013(3):71-71.
【关键词】小学英语;板块教学;语篇阅读;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也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学生很难马上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良好的英语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多从学生立场出发,开展板块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篇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多年来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同行共享。
一、淡化语言,注重整体感知
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特别是一门外语来说,单是让学生从音标、单词开始进行片段式的记忆,去逐渐接受一门新的语言,将它转化为自身的语言是万万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将这门语言进行淡化,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门新知识,才能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ow do you feel?”时,我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掌握了该篇文章的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脱离课本,淡化语言本身。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会直观地表现出兴奋的形态,告诉学生现在这种情绪在英语中就可以用“excited”来表示。再告诉学生:“今天下午有雨,下午的体育课取消,改上数学课。”学生情緒又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表现为“悲伤的”,此时告诉学生现在这种情绪就可以用英语中的“sad”来表示。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将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淡化。从学生的整体感知上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这是帮助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浸入语境,指导推理判断
学生之所以对英语这门语言难以进行深度学习理解,主要是因为没有该种语言的应用环境。像我们的母语——汉语,在我们未接受学校教育时,就可以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流畅的和人们交流,这更加证明了语言学习环境对我们学习这门语言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ow can I get there?”时,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运用、如何将其举一反三运用到合适的情境中。为了方便教学,在教学前我要将教具制备完善。首先,分别制作park、school、home等地理位置,再将这几个地址在上课前粘贴在黑板上。在课上,我会提问学生:“Now, I am in my home, I want to go to the park, how can I get there?”学生首先会思考,这就和我们生活中一样,要先考虑从“home”到“park”的路线,再根据距离的长短判断该用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如此,将学生带入浸入到课堂主旨的语境中,指导并帮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进行推理判断,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能力。
在英语中为学生建立合适的语境,将学生浸入到语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提升英语语篇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帮助学生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梯度练习,拓展阅读视线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都注重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打好基础,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同样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对学生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线,指导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aily life”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有效地进入到英语学习中,我会先引导学生:“Who can tell me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n your daily life?”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接着追问学生:“What time do you have breakfast?”学生很快进行回答:“I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7:00.”再接着询问学生:“When do you often go to school?”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很快进行回答,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整理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Daily life”,从而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主题中来。最后,我会让学生向老师询问或者根据生活中的观察写一篇“My teacher’s daily life”的作文。这样给学生布置答案未知的课题,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自主进行课外求知,当遇到问题时自己去询问、去查阅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线提升自身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梯度练习,帮助学生在阅读时不单单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在学习中多思考和课堂主题相关的问题,从而拓宽自己的阅读视线,提升自己的语篇阅读能力。
四、自主板书,内化知识脉络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记住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可以灵活地掌控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自主板书,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脉络,提升英语的语篇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es he do?”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环境,在课前我会制作好卡片,内容分别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正在工作的图片,将它们粘贴在黑板上。在课上,我会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找学生在黑板上作答,作答结束和学生一起检查是否存在语法或者用词不当的错误,并和学生讲述这是“小明的一家”,接着追问学生:“What about you?”找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结束后让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板书,写下“My family”从而帮助学生内化该堂重点知识的脉络,学会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
设置合适的教学用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板书,帮助学生将头脑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内化知识脉络,这对学生提升语篇阅读能力来说是必经的途径之一。
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利用淡化语言、浸入语境、梯度练习、自主板书,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指导并帮助学生推理判断。从而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线、内化知识脉络,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语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敏.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7, 30(7):6-9.
[2] 施苏静. 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 2013(3):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