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游戏化的体育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相互团结、顽强拼搏等精神。我在小学体育课上总是用各种策略让学生“玩”起来,用各种游戏使得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有趣。
  一、情境创设游戏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我设计了一个“小兔子乖乖”的游戏,让一组学生扮演小兔子,一组学生扮演大灰狼。两组学生分别站在相聚20米左右的两根线上。在游戏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念诵“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的儿歌,在这个过程中,小兔子可以离开自己所站的地方,快速跑到中间,捡起地上代表“蘑菇”的沙包,然后回去。在儿歌念诵结束的时候,原本背对“小兔子”站立的“大灰狼”可以回头,并追赶“小兔子”。如果“小兔子”回到了自己出发的白线,那么就算是成功地将“蘑菇”捡回来了,“小兔子”那组得一分。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灰狼”将“小兔子”抓住了,则“大灰狼”的小组得一份。在若干次游戏之后,看哪一组的得分高。这个游戏将原本枯燥的短跑练习融入到了游戏之中,而且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定情境的促进下激发锻炼的兴趣,投入到火热的练习之中。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短跑,比起原本枯燥的锻炼方式要更吸引人,同时锻炼效果也会更好。
  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的锻炼兴趣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他们的精神可以得到放松,在一定运动负荷的锻炼中,锻炼的效果也会更加好。
  二、自主锻炼游戏化
  每一个学生都是游戏的主体,设置个性化的游戏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游戏中更好地进行自主锻炼,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练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跳远的诀窍,我让学生展开个性化小游戏“学一学,看谁跳得远”,我让学生思考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小动物是善于跳的,它们在跳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然后在跳远的过程中,模仿这种小动物,并说一说自己模仿这种小动物跳远的感觉。这个活动使得枯燥的跳远练习变得有趣了起来,学生们有的模仿麻雀跳,双腿并拢,向上一跳,结果发现并不能跳得很远;有学生模仿了青蛙跳,双腿用力,摆动双臂,结果跳得很远。我让学生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能跳那么远,学生们提出:“青蛙的腿很有力,它们在跳的时候腿会用力地蹬地,所以跳得远。”我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来跳远,结果发现学生们注意了腿部动作,但是却忽略了手部的摆动,于是我便让学生再次进行跳远对比游戏,一组手臂不动,一组甩动手臂,比比哪组跳得远。经过了几轮游戏之后,学生都对跳远的基本动作有所了解,这比简单示范动作的效果要更好。
  个性化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现个性,将游戏的竞争压力转化为锻炼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因材施教游戏化
  有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设计游戏,让学生多锻炼自己的弱项,从而收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效果。如在训练学生实心球投掷能力的时候,我就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了游戏项目,我设计了一个名为“战场豪杰”的小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实心球水平较好,但是短跑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为一组,当“战场勤务员”,而另外的一些力量小,但是速度较快的学生作为一组,当“炮手”。根据我的命令,当我命令“炮手开炮”的时候,“炮手”就要向前扔实心球,看谁扔得远;而当我命令“勤务员清理战场”的时候,“战场勤务员”就要快速地跑过去,将实心球捡起,并带回来,表示“弹药入库”。这个游戏不仅用一定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更收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让跑步差,但是实心球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主要锻炼跑步,而让力量较小的学生主要锻炼实心球投掷。通过游戏来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锻炼,能够体现差异教学的特点。
  各种体育游戏内容丰富,锻炼的部位、锻炼的强度都有所不同,适合不同体能的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各种体育游戏会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游戏化不仅可以让教学的内容有所丰富,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安排适合他们的游戏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农民工子女就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这部分孩子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甜甜,一个离家出走的初二留守女孩,她是一个农民工子女,父母在生下她不久之后就去了外地打工。她就一直被留在农村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和我女儿是小学闺蜜,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
[摘 要] 心理辅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和方法。高中生的心理辅导,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服务,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疏导不良情绪,发挥自身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协调人际关系,将先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心理辅导这一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对高中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辅导  老师:  Sadness and lonene
此行含山,我和张俊玲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在环峰三小诊断课堂、高效课堂讲座答疑、同课异构。三天的活动,听课五节、评课四节、讲座一次、答疑一次、做课一节。整个活动安排,时间很紧凑,环峰三小的校长和老师们更是忙忙碌碌。三小洪茂涛校长全程参与了几天的活动,并热情地招呼我们参观学校。在洪校长介绍过程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洪校长精神、精干、精细以及对课改的精准发力。他年龄不大但任校长已近20年,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唐
现代教育在发展中明确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播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均处于变化发展状态中,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引导,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创设优良和谐的班级环境  第一,保证班级内桌椅的平整及干净。可在教师内悬挂一些名人名言、绘画,以此在班级中创设一个“新颖、整洁、明亮”的风貌。第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
石军,中学一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民进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读学校教师,他时常被政府机关、高校邀请参加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时常被中小学邀请就青少年问题进行学术讲座。2016年他又被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研究中心作为专家,邀请参加“全国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干预机制”的学术报告会,大会发言中,他针对
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教育情怀就是给我们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  自2016年9月12日从丰县到如东学习两个多月来,我更深深领悟到教育情怀的含义,也看到了如东的教育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必说教师们伏案工作的身影,也不必说放学后教室内依然闪耀的灯光,单是对教育的研究探索就足以让我体会到他们教育情怀的深厚。  记得2016年9月20日,我随我的导师叶敬国主任去海门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所谓“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习惯则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效度与力度,决定着教师自身素质是否完善,决定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否充分体现。好习惯使教师自身受益终生,也使学生受益匪浅。而坏习惯则有损教师自身形象,降低教学效率。    陋习一: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对策:等一等  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执教公开课时,有些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好似胸有成竹,但
孙明霞,山东省泰山学院附中生物高级教师, 网名“迎春花开”。1983年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中国教师报》204期头版刊登了本报记者茅卫东老师关于孙明霞老师的采访报道《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近年来,“教育在线”、“《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等多家知名教育网站都能见到孙明霞老师的主题帖子《生命的色彩》,里面汇总了她的课堂记录、教育教学反思等几百余篇几十万字的文章,这都是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字
[摘 要] 叙事记人类散文有着自身的创作特点。本文借助《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教学提出要类比辨析,在揣摩中感知语言描写的表达价值;联系统整,在细节中洞察动作外貌的表达效果;聚合而悟,在衬托中感知侧面烘托得表达秘妙,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类比辨析;联系统整;聚合而悟;文本体式  叙事记人类散文有着自身的创作特点,教师必须要遵循这一文体的体式特点,在“遵路识斯真”的基础上,让每个
[摘 要] 生物学学科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理解深刻,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解题。教师可以从分析亲代基因型、后代基因型和隐性纯合子三种类型题,分析正推法和逆推法在高中遗传推断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逻辑思维;应用  1992年,广东省开始试行“3 X”高考模式,生物也从此进入了高考的舞台,生物占据理综卷面30%左右的权重,相对于难度较高、比重较大的物理学科,知识储备量要求较高、做题需要前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