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下达以后,教育部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却还保留着很多陈旧的方法。本文简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立足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本文介绍了一种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实施不同方法的教学对策,相信会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阅读教学; 现象分析; 实施策略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英语新课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包括要求学生能通过前后文及构词法相关知识推断和揣测生词的意思;能快速抓住简单阅读文章的大意并读懂它,学会挖掘文章的核心信息,学会通过各种重要的阅读策略达到相应的阅读目的。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弄清各段落的前后关系;能自己弄懂每一个段落中各个句子的意思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常见阅读体裁的大致结构,了解书信的格式并学会写简单信件。能熟练掌握电子词典等课外工具辅助自己的阅读。
  一、对不理想的阅读教学现状的剖析
  1、阅读材料加大了难度。与传统教材不同,新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出现许多成分多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全文生词数也明显增多,如初三第一单元的阅读材料中就出现了宾语从句里又含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子;第二单元还有虚拟语气的句子;第三单元又出现了被动语态等等。难度明显加大的新教材对学生词汇量、把握全文结构能力、语法理解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不够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提高难度的阅读教材提出的新要求相对应的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远未成熟,他们对事物进行归纳分析、演绎推理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往往在阅读过程中抱着消极应付的态度,没有学会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3、落后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下达以前,老师的教学任务较轻,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耐心讲解、强调重难点;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而很少自己去思考,丧失了独立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能力。新课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难度明显加大,许多学生难以掌握新出现的语法,阅读变得困难重重,这也在无形中消磨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动力和兴趣,变得消极应付起来。
  4、缺乏对正确阅读方法的掌握。在读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词汇的大关,也无法拿捏好时间的分配。新课标阅读材料的生词增多、难度加大,遇到生词难句学生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也慢慢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倦和畏惧,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全新有效的教学新策略
  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简洁高效和较强的针对性是对读前设计的基本要求,要尽力将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比较受认同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课文。这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背景知识有一个大概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期待和兴趣。
  如:SEFC Book 1B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这篇文章是讲英语在全世界的分布。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开始讲课前可以提些问题来测试他们的自学效果,比如让他们说出地图上重要英语国家的位置。
  2、课前讨论。鼓励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标题或插图等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猜测,对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进行发挥讨论。这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对文章提问。在经过上一轮的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对文章背景、内容等各方面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
  4、课前提示部分重难点生词及句子。老师可以在课前挑出一些影响全文阅读、难以通过上下文及构词法进行揣测的重难点词汇,同时也要讲解个别重难句子,预先进行这个工作能让后面的阅读教学变得高效顺畅。
  阅读教学开始后,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或默读全文,了解全文框架及大意。读中活动设计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大概到具体的原则。
  1、实例铺垫,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材料的亲和力。教师应把复杂的阅读材料简单和明了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就是用简洁的例子引出跟课文有关的主题,使学生逐渐对课文产生兴趣。
  以“Go for it”系列B9教材Unit 14 Reading“He has already visited the place where his ancestors lived”为例。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的铺垫,拉近学生与阅读材料的距离。举出春晚中精彩的魔术表演,引出备受学生喜爱的魔术师刘谦。在学生们对刘谦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引出刘谦的祖籍在大陆,他将要回乡访祖的话题,顺势引出文中的关键词汇。
  2、快速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快速浏览或者诵读文章,以期尽快掌握全文主旨。具体把握主旨大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找核心词或主旨句。让学生在快速浏览过程后找出某个段落或全文的核心词或句子,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2、理解上下核心句之间的逻辑。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一般以句子形式出现,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排序,使他们了解全文逻辑结构。
  3、理解全文细节。在理解了全文大意、把握了全文结构之后,让学生细致地阅读文章,理解各个细节的意思。
  3.1安排细节问题测试。在学生完成细节理解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解答;提问和回答也可以都由学生来完成,老师起监督协助作用。活动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要求形式的多样化。
  3.2代词的理解测试。根据学生对文中代词的指代情况的了解可以推知她们对文章的把握程度。比如,There are always a lot of traffic jams on the roads,but it may get better while we are on the highway.可以问学生这个“it”所指代的内容。   基于文本内容设计一些读后活动,这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求。有以下几种读后活动备受青睐:
  1、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设置课后问题。
  课本总的阅读材料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要求学生对所学的阅读内容有一个较深的理解。老师可以在课后设置一些概括性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以“Go for it”7B Unit 4 Section B 3a-4为例,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
  问题1. What may help you if you want to be a reporter?
  问题2. Who has a restaurant?
  问题3. Which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job,a reporter, a waiter, or an actor?
  问题4.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f you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2、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续写。可以给予学生某些指导,让他们发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所学课文进行仿写、改写或续写等。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最好,因为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言谈、可以产生更多的灵感,同时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项活动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B9 Unit 15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Section A 3a,3b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探讨动物园是否适合动物生活的文章。由于有了教学资料的学习,学生趁热打铁,往往能写出较优秀的作品。
  3、课后阅读。
  课程结束以后,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力不足,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内容最好以幽默故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材料为主;体裁一般以较简单的叙述文或应用文为主,以免太难了而消磨学生兴趣。
  三、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标教学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活动,努力提升学生在阅读以及相关各方面的能力。唯有如此正确而长久的付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海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J] 教育与知识, 2009(01)
  [2]易曼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 中学教育, 2009(04)
  [3]李景庆,李大中 探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J] 科技信息, 2010(08)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摘要:任务教学法强调“做中学”,是一种新的语言学习观和教学观,缩短了语言学习课堂和生活的距离。将任务教学法运用到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及学习能力,并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教学;任务教学法;写作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在职场中如何做到游刃有余,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呢?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十分重要.rn忌托太多关系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據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特点,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而交际文化指在跨文化交际时影响交际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题、致谢、称谓、习语、委婉语、禁忌语等。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都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以沟通和交流为目的的,因此英语口语活动具有口头性,交际性,公开性等特征。英语课堂上口语训练时所出现的错误显而易见,这使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如:自信心不足,怕开口,怕出错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大大地影响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
摘要:高中英语相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它的难度大大增加,单词、词汇量增多,语言点、语法增多并且难度加大。再加上,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如果不及时的激发和抓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听不懂英语、不爱学英语、英语成绩下滑等很好问题。所以,记下来本文将研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对将来的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字: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兴趣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难学,学生不知所谓,而厌学,不学。因此,对英语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采取盆栽、人工控水的方式,研究并比较了美国本土海滨桤木(Alnus maritima)和薄叶桤木(A.incana)的气孔导度(Gs)、叶片水势(ψleaf)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以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让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语感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跟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
于各测定月的小潮日,使用悬管装置采集气样并结合气相色谱测定,对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湿地互花米草植株的甲烷传输量及其主要释放部位进行了研究,另又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的排放通量,以此分析互花米草植物体甲烷传输对互花米草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贡献率,最后测定了互花米草植株髓腔内的甲烷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互花米草植株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