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遣词角度分析定式思维对翻译的消极作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式思维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本文主要研究其对翻译遣词方面的消极作用,通过探讨运用常规音译法翻译唐诗及其它文体时,译文所受定式思维的校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解决措施,指出交叉检验法是翻译中遣词的必要一环。
  【关键词】定式思维 翻译 遣词 交叉检验法
  一、思维定势的概念
  定式思维或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思维定势和错觉思维定势。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
  二、思维定势对翻译的影响
  巴甫洛夫曾指出:语言是抽象思维的承担者。由此可见,话语与思维密不可分。它们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促进了人类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这一研究结果也提醒我们,某种特定语言可能给人带来特定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活动,也是思维模式的转换活动。那么,定式思维对于翻译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根据定式思维对于作用于事物的不同形式——适合思维定势和错觉思维定势,那么,可以推论:定式思维对于翻译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三、破除思维定势的翻译方法
  本文仅从遣词方面分析定式思维对翻译的消极作用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涉及到的问题提出对应解决方法。
  一位译者将“Chiang Kai-She”按照音译法这一策略,译为了“常凯甲”。殊不知,这正是“蒋介石”的英译,来源于广东话中其名字的发音,在其治期间开始使用,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即便是处理英文名字这一基本元素的翻译时也应当避免定式思维的约束,应该仔细考察后方才可以定稿,例如,当翻译“Genghis khan”,“Ulanhu”(分别译为“成吉思汗”、“乌兰夫”)这一类有特定译名的英文名称时,不应该落入定式思维的桎梏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的思想,查找相关资料,或者平行文本,保证译文的准确。否则译文的质量可能受到质疑,贻笑大方,不但会对读者产生误导,对译者自身也会带来损害。
  在翻译较复杂的内容时,如唐诗,避免定式思维的支配,在充分查证诗文及具体真实含义的基础上准确遣词就更为重要了。如果稍有不慎,在定式思维的支配下,之追求字眼表面的大意对等,就可能使得译文与原诗句的含义大相径庭。例如,在翻译孟浩然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美国诗人爱兹杰拉德·庞德将其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译为“smoke-flower”与其原意“暮春浓艳的景色”不相一致。作者有受到定式思维影响嫌疑,读到“烟”和“花”就简单用“smoke”和“flower”进行对应。当然,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可能是直译或异化,而其直译的“smoke”的中文意义为“烟(尘)等,与原文中的“烟”在内涵和外延意义两方面均不对等。由于汉语中的“烟”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译者需要在充分考察语境的情况下具体选取英文对应词进行翻译,避免受到定式思维的支配,认为相同的字眼想当然地选取“smoke”这一字面上看似对等的词汇。许渊冲先生对此句的译文“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则生动描写了暮春时节繁华似锦、草木繁盛的景象。人们就更能够明白smoke-flower与原文意义的差距所在了。
  因此,翻译中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是译者必须掌握的。比如交叉检验法法。在决定一个词汇或句子如何能与译入语中的词汇或句子对等,汉英词典可以是调查的开始。而汉英词典里提供的英语对等次,不一定是译者希望表达的意思;所以,译者需要利用英英词典提供的意思,甚至是汉语词典提供的汉语意思,对选取的对等词进行验证,以确定它的准确意思和用法。交叉检验法就是利用英英词典提供的英语释意、例句和词源等信息,并通过不同的词典和资料相互验证,来把握英语单词的准确含义和用法,从而准确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不假思索地将“提倡”一词译为“advocate”,而且大多数词典给出的意思是指个人倡导者或者他们的倡导活动,而非政府的“提倡”。政府在这里的提倡,很可能就是“鼓励”。在译者对具体词汇进行翻译时,自身的知识储备固然是重要的,而为了避免定式思维可能给翻译的准确程度带来影响,交叉检验法是有必要的。经过多方查证,在有确切理据存在的基础上,译者才可以给出对应翻译。虽然程序复杂,但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这项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定向思维对于翻译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译者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定式思维对翻译工作地不利影响。交叉检验法可以有效避免译者翻译时主观根据已有知识储备下意识给出不对等译文。翻译对于准确传播原作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译者需要在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尽量做到细致和严密,尤其是要了解原作含义的基础上仔细推敲关键词汇的翻译,然后经过多方查询词典,再给出“准确”译文,尽量做到“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黄信.思维定势——翻译思维中的双刃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2]刘怀惠.思维定势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州学刊, 1989(4).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深刻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因而,在英汉翻译中,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社会制度等,把握英汉词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词汇翻译。  【关键词】英汉词语 文化内涵 翻译 历史传统 英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在这种环境下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由于底子差,对学习英语很排斥,学习上缺乏动机,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笔者决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习兴趣、成功感和效果强
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灌注出这无边春色的就是“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  所谓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交流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
专业招生规模的稳定,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从专业招生宣传角度出发,面向高考考生和入校报道新生两个群体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的专业宣传以期让该群体了解和选
【摘要】ESP英语教学是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实施语言教学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为护理专业教学服务的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既懂护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ESP 护理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兼顾两者的ESP教学成为教学的必然选择。ESP是English for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运动技术是人们合理利用身体能力和动作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即科学地完成技术动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方法和途径。技术“要领”是什么。笼统地讲,就是动作技术的要点、重点。我们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都有其动作技术要领。动作技术的质量,取决于对技术要领的掌握情况。怎样来理解动作技术“要领”。  一、从“广义”上讲,技术要领是对动作技术过程的概括性描述  学习和掌握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提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提问也
我认为“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爱为圆心,以严为半径,蘸取心血和汗水,画出自己笃志执教的一生。”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座佑铭。如何去
【摘要】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因此,研究教学方法,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就成为拼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从汉语拼音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如儿歌、顺口溜及游戏活动;从巩固已学的拼音,扩展阅读的方法上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