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课堂引入微课优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来源 :中小学电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297481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物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重视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教师可通过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微课,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综合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意义和策略,希望能给初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价值,采用比较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种植模式,即玉米-大豆带状套作(SRI)、玉米-大豆单行套作(RI)、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B)的产量、产值、成本、成本构成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与单作相比,SRI模式显著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不同地区SRI模式的平均纯收益为13 422.17元/hm~2,较RI、M
“大思政课”格局下,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善未形成合力,在价值引领上不凸显,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对策: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强化协同育人的理念;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平台;营造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氛围;完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图文声像进行各类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信息技术已日渐成熟。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课堂,使原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与学更加高效。以“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课为例,从学生兴趣激发、实验探究创新、教学重难点突破、课堂互动与反馈四个方面着手,基于信息技术进行了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文以贝叶斯方法为基础构建了用于估计银行间负债的模型,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造了可在条件分布基础上进行抽样的Gibbs取样器,抽样被用于压力测试,以此给出所有可能测试结果的概率。最后,推导出了银行的违约概率并讨论其对包含在网络模型中的先验信息的敏感性,帮助金融监管部门评估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正>美白理发馆坐落于王府井大街,是北京一家老字号的美容美发店,它成立于1928年,和当时的另外六家理发馆并称为北京理发行业的七大家。在清朝之前,理发行业是极不发达的,因为儒家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个人成年之后就不再理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那时,有人犯了罪,会判一种髡刑的惩罚,就是将人须发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羞辱。
期刊
信息设计作为年轻学科,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分析信息设计的发展脉络、研究领域和实践过程,总结研究方法与逻辑。首先,简述在跨学科背景下信息设计的基本定义,然后分别总结内容驱动和艺术驱动下信息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在两种驱动下模型研究法、用户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和视觉思维在信息设计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最后特别指出信息设计的逻辑思路以表达和规则为主。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22年4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习主题为框架的课程理念,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确立了关于学习主题的课程内容,研制了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学业评价标准等内容,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根本上的不同。研究对比
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土壤微生态、养分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试验于2018—2020年,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连作(MS1)、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轮作(MS2)、传统套作玉米/大豆(MS3)、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和休闲地(FL)6个模式下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套作土壤全氮大豆行含量大于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有机质含量存在
情境教学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还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展开分析,旨在借助情境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高效课堂,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进步。
电影自诞生以来,便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关联。文学的结构方式、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对电影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作为以活动影像为媒介的独立艺术,与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文学不同,电影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同一文学词语叙述的句式可以应用于多部不同影片,影片则通过不同镜头切换,人物关系处理等使原著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以葛水平《喊山》改编的两部电影为例,并观照原著,就文学改编电影多样性做探讨,希望为改编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