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在小学整体教学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数学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及思路,而且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互动合作学习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与小学数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互動;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26-02
  引 言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课堂互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逐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完成高效的教学互动。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效果还有待提升,其不仅影响着教师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还会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阻碍,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但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1]。在整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内容贯穿教学课堂始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与计算有关的问题。而对于处在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思维、认知和自控等能力尚且处于发育阶段。部分学生面对大量的计算内容时,容易出现看不懂题目、不会解题等现象,从而影响其自身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重心,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而教学互动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想法、观念及问题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教师和同学那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以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2]。尽管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提升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课堂中的教学互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常态。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只体现出表面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追问,导致课堂教学互动停留在表面,无法使师生产生共鸣。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利用教学情境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特性的影响和限制,其思维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数学学科蕴含着大量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学习就比较困难。教师如果无法及时地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和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3]。此外,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较深,习惯将课堂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听讲。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教学情境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掌握,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班级内确定位置”的教学情境。教师站在班级的中心位置作为“标点”,并以此画出横纵两条线,将全班学生分开,规划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位于“标点”的什么方位,利用这种情境来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接着,教师在学生之间随机选择一个位置,如标点为(2,3),让学生依据教师的位置来猜测规律,了解“2,3”分别代表的含义——行和列,从而提升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生活化知识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运用到生活中。此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自身的数学知识认知,以达到稳固复习的效果[4]。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这一部分内容,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活动。此外,利用生活化知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各种数学现象和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及探索力。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有强烈的探究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数学思维方式很好地融入数学概念理论知识教学中,将生活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摆在首位,通过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要想充分提升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开展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数学知识完成“互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到班级和校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品,如多媒体课桌(长方体)、垃圾桶(长方体)、校门口的墩子(正方体)等,然后开展“找一找”的活动,组织学生在课后寻找身边存在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与学生比一比看谁收集得多。教师以这种游戏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强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造成的。教师的教学趣味性较低,未能以具体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排斥等心理[5]。而针对这一现象,要想提升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讨论和交流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互动学习。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取长补短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拿到题目,开始分析问题时,会从题目的已知量着手,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这是许多学生的常规性思维。若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便能利用設问的方式倒推题目逻辑,从而更高效、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要求学生以菜市场为主要区域开展调查活动,观察和记录整个菜市场中每个行业摊位的分布,如卖菜的摊位有两个、卖水产的摊位有四个、卖水果的摊位有七个等,引导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在调查完毕后,教师在课上用“圆形”表示整个菜市场,在其中按照摊位的比例对区域进行划分,从而得出每个摊位在整个菜市场“1”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水产摊是4%、水果摊是7%,利用这样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结 语
  教学互动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张晓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2):34-35.
  李伟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黑河教育,2019(09):65-66.
  王友莲.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41-142.
  何春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120-121.
  李建.以抽象思维发展为基点 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7(22):76-77.
  作者简介:沈霞旦(1982.9—),女,浙江慈溪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效开展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优化,为学生英语综合探究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在英语语篇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深层次感知,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进行探究,从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角度进行深层次探究,希望能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以促进语篇教学的不断发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初级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能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锻炼學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妙开展实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在初中物
摘 要: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在语言表达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心理、能力及习惯原因。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语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创设活动和情境,营造语言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加强指导和训练,提供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中地理;语言表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
摘 要: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教学方向要贴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教师评价要具有可參考性。但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写话教学存在脱离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空虚、教师评写意见敷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这些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整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把核心素养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小学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关键作用。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小学生兴趣不高。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通过师生双向活动,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目的进行生动活泼而又有效的语文训练。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在各个领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发生着深刻变革。本文以课堂教学方式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对当代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教育背景和小学英语课堂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英语;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
摘 要: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将其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其中,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构建问题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测等方法来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抽象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建模思想;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本文以银行信用卡业务全过程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信用卡风险类型以及表现形式和银行信用卡业务全过程风险管理问题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操作风险、欺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