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方面的影响,“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成了一个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本文试从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提出了具体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转化 策略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智力发展正常,但由于受家庭原因、自身原因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低下,从而被一些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死板,学习习惯差,在学习任务的完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许多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尽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转化他们,但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转化学困生必须从了解他们每个人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入手,对症下药,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方面。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尤其以独生子女居多。于是乎他们成了全家人心中的宝,正如许多家长所言:“捧到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溺爱有加,百依百顺,逐渐使这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心理强烈,怕吃苦,怕受累,贪玩成性,养成任性的性格,想学就学,不想学任何人也奈何不了我。久而久之对于老师、父母的苦口良言置之不理,导致他们成为班级的“学困生”。
  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外奔波,辛苦劳累,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家长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帮助或指导。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吃喝、穿戴、有钱花即可,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这也是导致孩子放松学习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2.学生自身方面。许多学生升入中学后,随着课程量和课程难度的增加,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抱着应付态度,无论成绩好坏都觉得无所谓,慢慢的就变成了班级的“学困生”。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薄弱,在经历了几次挫折后便信心全无,如连续几次考试不及格等,再也无心投入学习。还有部分学生抵制外界影响的能力极差,由于受到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影响,逐渐地与他们混在一起,将学习抛之脑后,得过且过,很快也变成了班级的“学困生”。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基础也不是太弱,但由于进入初中后,课程内容的复杂性需要他们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相适应,而他们的方法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一切靠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学习无计划,课前不愿意预习,课后不巩固,慢慢的导致只学不会,也是造成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3.学校教师方面。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以及优秀率,导致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置之不理,课堂上不闻不问,让他们坐冷板櫈,久而久之,使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直接导致这些成绩差的学生无心学习,蜕变成“学困生”,甚至出现辍学或离家出走的恶果。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积极与家长沟通,家校携手,共同提高。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离开了家长的支持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教师只有与家长携起手来,互相反馈并了解学生在家里、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才能做到互通有无,才能对症下药。要通过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促使家长改变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再用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去制约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是防止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家长要为其寻找到一个成功的突破口,帮助他们重塑自信,鼓起重新再来的勇气,走上良性發展的轨道。
  2.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围绕部分“学困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怕学习过程中出错受人耻笑,不敢问问题的状况,教师应该积极引导,为他们创造一定机会,如一些略显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一些成就感,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于他们的错误要有耐心,不讥讽,不训斥,不体罚他们,多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那些行为习惯差,自制力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找他们谈心,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端正态度,尽快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来。
  3.面向全体,一视同仁。许多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受挫后便对他们失去信心,导致他们越来越差。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生的差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广告中的双关语,主要从广告双关语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及这样使用的意义两个方面展开。本文以广告双关语为研究对象,是对图形背景理论的进一步运用。  【关键词】图形背景 广告 双关语  一、图形背景理论概要  我们在观察周围的物体时,会把它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这就是图形-背景理论。Talmy认为,图形是可移动的物体,背景是相对静止的参照物。图形是背景的一部分,但又会从背景中凸
【摘要】口语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建立在大量输出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要有不断的锻炼与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的输入,即重视朗读与背诵,但更为重要的是注重语言的输出,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去争取获得更多听说训练的机会,参加更多充分的听说训练。本文就通过实际练习得出了几种口语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口语 英语 语音  一、创造氛围的愉悦感,善于乐于开口  情绪与情感的积极一面往往给人带来超强的感
【摘要】提问是阅读课堂中被普遍用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就像路标一样,指引着学生们的思考方向,让他们迅速抵达目的地。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根据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块,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来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课中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历练思维,生成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 提问  一、提问的依据及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的目的论对京剧剧本剧本《锁麟囊》的翻译进行了阐述,探讨京剧剧本英文翻译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京剧剧本 《锁麟囊》 翻译 目的论  京剧从1790年形成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京剧,有必要在海外传播,而在向海外传播京剧的过程中,京剧剧本的翻译是京剧有效传播至关重要的环节。  京剧剧本《锁麟囊》是一部在京剧史上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是由程砚秋大师
【摘要】本文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我们提出了改革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建议:一是将就业作为英语实训教学优化的导向,二是将就业作为英语教学内容优化的主要目标,三是对教学方法加以改善,增加教学的时效性,四是注重职业就业指导,激发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英语教学  引言  世界各国经济的进一步交融,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交流,而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模式的阅读课也会面临机遇和挑战,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在探索互联网辅助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阅读课程改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 网络 大学生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college English reform, the modes of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rea
【摘要】翻转课堂在如今的教育行业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以及时效性的优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这一模式,翻转课堂这一模式也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同时受到了学生的赞同和欢迎。尤其在教学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原本语法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比枯燥和无聊的,但是这一方式能使原本无趣的语法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语法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翻转课堂的应用在各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且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听说能力也是人们运用和学习英语作为关键的部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加之不了解以后的就业方向,常常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積极性,这就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下的高效英语听说课教学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高效英语 听说课教学  数字化校园指的是以计算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赵才欣老师在《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讲座中提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其中包括“全员关注 一个不落下”;“学力目标”和“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学习、实践、创新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并深入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课程发展历程及改革原因。通过学习该讲座,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对教师提出的教学上的进一步要
【摘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不过,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使教学的过程索然无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如何利用好短短的45分钟就成了众多教师研究的重点,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有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取得了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