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心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方向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笑心理彰显着民族和社会的文明素养和道德风尚,微笑心理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面貌产生着巨大影响,尤其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层面具有着前沿式的引导作用。因此,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当重视微笑心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微笑心理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创新教育方式,真正发挥微笑心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微笑心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微笑是一个表达方式,当内心产生愉悦、欢乐或幸福等的心理反应后,表达在面部的一种动作或神态,而产生这种动作或神态的心理就被称为微笑心理。跨文化研究表明,微笑心理是健康心理状态的象征。
  一、微笑心理的重要作用
  微笑心理有助于表达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诚信程度、吸引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信息。同时微笑代表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当身处窘境,微笑是我们摆脱烦扰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脸部反馈假设。即使我们只是强颜欢笑,微笑仍然具有平复心灵的作用。微笑是生命中能体会到一种简单的社会化快乐,是有时候我们不会注意的但已然成为的一种自发反应,即我们对别人笑,对方会报以同样的笑容,这就是著名的曼狄诺定律。
  二、微笑心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微笑心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俨然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现象。而中国有着丰富的微笑文化和悠久的微笑传统,进入新时期,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世界的“微笑教育”浪潮当中,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更为突出鲜明地彰显“微笑教育”的理念。
  在教育教学实践上,许多教育者在素质教育开展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入探索微笑教育方法,以微笑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学生心灵相通、共同成长,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找到增强自尊自信的教育。
  在思想道德指导方向上,定位与取向也逐渐向微笑靠拢,美国著名企業家麦迪克劳德提出的“微笑管理”理念被创新应用于教育,教育工作者与青少年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交流互动形式,直接调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社会中更加年轻、更具活力的青年群体的微笑心理表现却显得较为冷漠,差强人意。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社会的冷漠心态,大部分大学生自身显然并没有注意到微笑心理的显著影响,更没有产生传播微笑的自觉意识。本应该与青少年有着直接接触与影响的群体正面临着“微笑冷漠化”的现实窘境。
  三、将微笑心理作为青少年教育新出口的具体措施
  (一)以笑化心,重视对于青少年心态的培养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青少年由于对各种压力缺乏接受能力而导致悲剧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心态建设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微笑心理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心态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青少年教育者应密切关注微笑心理对于青少年心态改善作用。通过言传来实现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在第二课堂等不同场合以微笑的实例感染青少年,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同时,通过身教来进行对青少年的心态培养。
  (二)以笑化行,关注对于青少年行为的引导
  青少年的微笑行为、正能量行动更能为社会中的人们带来积极的意义,如青少年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事例更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因此以微笑心理促进对青少年正能量行为的引导对于发掘人心的闪光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首先,用感人的表现优良品质的事例感染青少年加以学习,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其次,发掘青少年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青少年的视角达到他们“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以笑互助,以大学生对于青少年的朋辈互助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新方向
  当代大学生相比于普通社会人员受到了更优质的道德教育,大学生这一群体距离青少年群体更近,因此搭建起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朋辈教育的桥梁对于青少年微笑心理的培养和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项重要举措。首先,大学生通过宣讲的方式从礼仪、心态、写作等多个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微笑心理的渗透,发挥对青少年心态、行为的积极作用。其次,大学生与青少年携手实践,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通过下社区、关爱身边困难人群等公益性活动促进青少年对社会的关注。
  四、微笑心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本项目组在研究和实践当中,不断创新实践方式,着力挖掘微笑心理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微笑沈阳”为大背景,与沈阳市青少年记者协会合作,打造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深入沈阳市和平一校、昆山二校、童晖小学,先后开展了“沈阳市首届‘爱沈阳·爱家乡’美文美读大赛”嘉宾指导、“微笑天使礼仪培训会”等系列活动,将微笑心理与第二课堂相融合,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今后的实践中,项目组将继续探索创新途径,通过宣讲、第二课堂等活动方式,以中小学校为载体,将微笑心理的现实意义与思想道德教育相契合,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共同为“微笑沈阳”的城市建设、“微笑中国”的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教育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9,(07):39-42.
  [2]赵君,黄柳媚.微笑管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6):29-30.
  作者簡介:
  郑思佳(1996—),女,汉族,吉林吉林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殷悦(1996—),女,汉族,山东蓬莱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杨悠然(1996—),女,汉族,浙江象山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李一鸣(1997—),男,汉族,甘肃敦煌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朱莉(1997—),女,汉族,安徽宁国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大创项目:本研究为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从‘微笑沈阳’出发的青年‘微笑心理’研究和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201610140001,负责人:郑思佳;参与人:殷悦、杨悠然、李一鸣、朱莉)。
其他文献
奶奶是典型的南方女子,说话的腔调总是软声细气的。她总爱在老屋的后院里放一把结婚时带来的长竹椅,坐在椅子上欣赏爷爷给她种的雏菊。午后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的脸庞上。她和爷爷在院子里各居一隅,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静祥和。  饭后,爷爷喜欢搬张小凳子坐在老屋门前,戴上陪伴他已久的老花镜看报纸。每次看报时,奶奶总会像个小孩一样乖乖地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针线缝补衣服。爷爷时不时偏过头来瞧瞧他的老太婆,眼神流
摘 要:美术高考热度不减,美术考生数量增高不下,美术考生综合素质低下,高校培养的美术人才能力不强,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和模式导致美术教育的畸形发展。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能力和素养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是应对现在美术高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艺术素质;高考美术;教育  2014年高考美术专业考试中的素描考试一改前几年的人物头像而
摘 要:幼儿园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通过科学的指导方式能够充分调動幼儿的主动性,使得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来,从而有利于幼儿收获经验和知识,并培养其社会性。这就需要教师要对游戏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积极地与幼儿进行互动,并且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仔细的进行观察,从而在幼儿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指导。本文就幼儿园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如何来进行指导做简要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
摘 要:小学体育课在对于学生强身健体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目前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又造成一些学校不敢放手去开展体育教学。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怎样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消除;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起着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塑造良好的体型,锻炼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锻炼肢体的柔韧性等作用
摘 要: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就业,大力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然而随着新形势的不断更新变革,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据研究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如果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广泛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文章从体验式教学概况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指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
摘 要: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她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顽强进取;对子女爱而不溺,启发向上,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成功的教育了自己的后代。她老人家一生的辛苦与无私的奉献谱写的是一曲既平凡而伟大、并激励后人的颂歌。  关键词:母亲;平凡女性;宽厚待人;启发向上;寓教育于日常生活  一九九七年旧历三月初二日(1997年4月8日)酉时,母亲因丘脑大面积出血,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作为长子,我虽然在
摘 要:当代网络的发展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代的教育也顺应时代的需要将网络引入到我国的教育之中。本文主要叙述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进而笔者提出了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思想品德;建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进行了课程改革,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值得欣喜的成果。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对教师如何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动”与“静”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质量的措施,对如何有效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动”;“静”  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绥化一中工作了五年,其中四年的班主任工作里可谓是酸甜苦辣俱常,经过这四年的班主任工作打磨,我慢慢的掌握了一些方法,也慢慢的摸索了一条道路,那就是用真诚真心对待学生,用激情点燃工作热情!  班主任工作的繁杂、琐碎且不说,光是每日面对那一群个性多样,思想各异,家庭教育亦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真正关爱他们的心,就很容易流于表面化、简单化;或者是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格外地重视起来,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讨论,重点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动力分析进行讨论,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动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即使是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