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网络的发展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代的教育也顺应时代的需要将网络引入到我国的教育之中。本文主要叙述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进而笔者提出了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思想品德;建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进行了课程改革,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值得欣喜的成果。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是我们目前需要继续探索、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中的优势
1.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
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备课往往所依赖的只是一本教学所用的教科书和一本与教科书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十分的稀缺,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备课资源短缺、教案内容不够丰富的结果。而将互联网引入日常的教学中来以后,教师可以就利用网络来查找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关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富有时代性的教学素材等相关资料,然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这些内容和素材进行筛选和改造,以便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为教师编写优秀而丰富的教案、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极大便利和有效帮助。当然,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也不可盲目照抄照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网络环境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提倡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课堂的课堂模式。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的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可以跳出课本的束缚,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最新的学习资源,供学生探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可以将课堂的内容与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学习的内容相互结合,教师可以在前,对学生提出一些学科学习中的問题,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去搜索、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并详细讲解,从而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3.网络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主要是教师讲解,然后说明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记忆,课堂氛围呆板而沉重,且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但是,在网络条件下,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在线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以及相应的网络教程等,进行分组讨论解答。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动接受和盲目讨论,他们可以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完善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丰富资源和相关知识后,课堂探究的氛围就可以得到极大改善,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师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增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在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与教材上的内容相结合,并且要避免学生就此迷失在网络信息中。学生在网络上阅读海量的信息后,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教学需要进行总结,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查找,然后根据所查找的信息进行概括整理,设置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目的性强且搜索起来更容易;也可以让学生就搜索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总结答案。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发展,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展开的,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进行教育。初中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快速发生变化,因此,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师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网上有大量的时事事件、各种各样的热点话题、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教师让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加以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的兴趣,还可以增加思想品德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在讲述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事件,如:美女教师在偏远山村教书,为了当地孩子的学习,远离家乡、父母、亲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教师的楷模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教师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关注。有时也可以举一些反例,如:学生上网成瘾耽误学业,甚至受到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诱惑而走向违法犯罪等真实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诱惑等等。
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结合到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巩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知识点、视频教学等共享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优势,并且根据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传统教学,使得网络环境下教学优势越来越明显,现代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要注重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性。当然,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具体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切不可使学生走入误区,迷失在网络信息中。
参考文献:
[1]蓝小菊.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37).
[2]费晓婷.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卜振友,邢晶.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120-121.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思想品德;建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进行了课程改革,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值得欣喜的成果。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是我们目前需要继续探索、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中的优势
1.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
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备课往往所依赖的只是一本教学所用的教科书和一本与教科书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教学资源十分的稀缺,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备课资源短缺、教案内容不够丰富的结果。而将互联网引入日常的教学中来以后,教师可以就利用网络来查找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关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富有时代性的教学素材等相关资料,然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这些内容和素材进行筛选和改造,以便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为教师编写优秀而丰富的教案、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极大便利和有效帮助。当然,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也不可盲目照抄照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网络环境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提倡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课堂的课堂模式。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的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可以跳出课本的束缚,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最新的学习资源,供学生探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可以将课堂的内容与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学习的内容相互结合,教师可以在前,对学生提出一些学科学习中的問题,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去搜索、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并详细讲解,从而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3.网络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主要是教师讲解,然后说明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记忆,课堂氛围呆板而沉重,且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但是,在网络条件下,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在线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以及相应的网络教程等,进行分组讨论解答。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动接受和盲目讨论,他们可以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完善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丰富资源和相关知识后,课堂探究的氛围就可以得到极大改善,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师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增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在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与教材上的内容相结合,并且要避免学生就此迷失在网络信息中。学生在网络上阅读海量的信息后,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教学需要进行总结,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查找,然后根据所查找的信息进行概括整理,设置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目的性强且搜索起来更容易;也可以让学生就搜索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总结答案。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发展,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展开的,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进行教育。初中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快速发生变化,因此,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师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网上有大量的时事事件、各种各样的热点话题、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教师让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加以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的兴趣,还可以增加思想品德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在讲述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事件,如:美女教师在偏远山村教书,为了当地孩子的学习,远离家乡、父母、亲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教师的楷模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教师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关注。有时也可以举一些反例,如:学生上网成瘾耽误学业,甚至受到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诱惑而走向违法犯罪等真实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诱惑等等。
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结合到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在网络环境教学条件下,巩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知识点、视频教学等共享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优势,并且根据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传统教学,使得网络环境下教学优势越来越明显,现代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要注重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性。当然,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具体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切不可使学生走入误区,迷失在网络信息中。
参考文献:
[1]蓝小菊.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37).
[2]费晓婷.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卜振友,邢晶.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