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体育课在对于学生强身健体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目前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又造成一些学校不敢放手去开展体育教学。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怎样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消除;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起着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塑造良好的体型,锻炼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锻炼肢体的柔韧性等作用。但是,一些小学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出现的安全事故很多,既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又造成一些学校不敢放手去开展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流于形式。所以,如何才能消除小学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小学体育课能够顺利地进行,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具体体现
目前,各小学普遍存在的体育课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场地方面的安全隐患
运动场地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必备场所。然而,一些小学的运动场地安全性不佳。例如跑道凹凸不平,甚至在某处存在着坑洼處,以及路边较滑,导致学生容易摔倒。或跑道上碎石、碎渣较多,万一学生不慎跌倒,很容易划伤皮肤。
(二)运动器材方面的安全隐患
运动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材料。目前,一些小学的运动器材由于质量不过关,或长久失修,在使用时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比如单双杠、爬竿等因常年日晒雨淋而出现表面生锈,学生在使用时,难免会不慎摔下来。或者爬绳出现了发霉的状况而未能及时更换。学生在使用时,如果爬绳突然断裂,也会造成安全事故。
(三)部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慎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这种伤害通常都是无意间发生的,但有时造成的后果却比较严重。通常与学生过于马虎大意,或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注意方法有关。比如,学生在踢足球时,不慎把足球踢到他人身上而给他人的身体带来伤害;比如,学生在进行跳远运动时,因跳远方法有误,不慎出现跌倒,甚至导致关节脱臼等严重后果。
(四)学生在协助教师搬运器材时不慎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教师有时会让学生帮忙搬运体育器材。而如果学生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或者器材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都有可能给学生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五)因天气原因或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
比如,如天气炎热,学生长期在阳光下暴晒,就有可能发生中暑。此外,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进行一些较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铅球,跳高和跳远时,难免也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而造成不良后果。
二、怎样有效地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责任的追究,使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很多困惑:体育课既要使学生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又要保证不出大小安全事故,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教师开展教学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
当下,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安全意识不强,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安全管理不到位,不懂得怎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对教师开展教学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教学安全意识,增进他们的教学安全管理能力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二)建立体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各小学都要积极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校长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将责任层层下放,落实到人。对于因相关责任人的渎职,而造成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要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究。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赔偿机制,这样万一有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层面的纠纷。
(三)对运动场地随时进行清理和保养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对于开展体育教学的运动场地来讲,如果垃圾和障碍物没能及时清理,或没有保养到位导致损毁,都有可能埋下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当每日对运动场地随时进行清理,并做好运动场地的保养工作,对于场地中存在的一些损毁要及时修复。此外还要定期对运动场地开展安全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整改。
(四)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对学生开展安全方面的教育。包括在运动过程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应当怎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在运动过程中应当怎样避免伤及他人等。此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要严禁学生进入危险区域,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一些可能带来意外伤害的苗头,也要及时予以制止,以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五)避免学生搬运具有危险性的器材
教师安排学生帮忙搬运教学器材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建立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尤其是不可让学生搬运具有危险性的器材。此外,在学生帮忙搬运器材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
(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天气状况和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
如果天气炎热,教师不可让学生长时间在露天下进行体育锻炼,要做到劳逸结合。此外,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还要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对其减少运动量。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如果我们不注意提高教学安全意识,不注意做好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安全管理,就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面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噎废食也是不可取的。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防范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薛勇.小学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J].陕西教育,2015,5(5):113-117.
[2]丁毅琳.浅谈如何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J].文理导航,2016,7(20):135-138.
关键词:消除;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起着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塑造良好的体型,锻炼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锻炼肢体的柔韧性等作用。但是,一些小学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出现的安全事故很多,既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又造成一些学校不敢放手去开展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流于形式。所以,如何才能消除小学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小学体育课能够顺利地进行,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具体体现
目前,各小学普遍存在的体育课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场地方面的安全隐患
运动场地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必备场所。然而,一些小学的运动场地安全性不佳。例如跑道凹凸不平,甚至在某处存在着坑洼處,以及路边较滑,导致学生容易摔倒。或跑道上碎石、碎渣较多,万一学生不慎跌倒,很容易划伤皮肤。
(二)运动器材方面的安全隐患
运动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材料。目前,一些小学的运动器材由于质量不过关,或长久失修,在使用时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比如单双杠、爬竿等因常年日晒雨淋而出现表面生锈,学生在使用时,难免会不慎摔下来。或者爬绳出现了发霉的状况而未能及时更换。学生在使用时,如果爬绳突然断裂,也会造成安全事故。
(三)部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慎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这种伤害通常都是无意间发生的,但有时造成的后果却比较严重。通常与学生过于马虎大意,或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注意方法有关。比如,学生在踢足球时,不慎把足球踢到他人身上而给他人的身体带来伤害;比如,学生在进行跳远运动时,因跳远方法有误,不慎出现跌倒,甚至导致关节脱臼等严重后果。
(四)学生在协助教师搬运器材时不慎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教师有时会让学生帮忙搬运体育器材。而如果学生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或者器材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都有可能给学生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五)因天气原因或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
比如,如天气炎热,学生长期在阳光下暴晒,就有可能发生中暑。此外,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进行一些较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铅球,跳高和跳远时,难免也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而造成不良后果。
二、怎样有效地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责任的追究,使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很多困惑:体育课既要使学生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又要保证不出大小安全事故,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教师开展教学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
当下,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安全意识不强,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安全管理不到位,不懂得怎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对教师开展教学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教学安全意识,增进他们的教学安全管理能力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二)建立体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各小学都要积极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校长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将责任层层下放,落实到人。对于因相关责任人的渎职,而造成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要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究。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赔偿机制,这样万一有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层面的纠纷。
(三)对运动场地随时进行清理和保养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对于开展体育教学的运动场地来讲,如果垃圾和障碍物没能及时清理,或没有保养到位导致损毁,都有可能埋下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当每日对运动场地随时进行清理,并做好运动场地的保养工作,对于场地中存在的一些损毁要及时修复。此外还要定期对运动场地开展安全检查,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整改。
(四)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对学生开展安全方面的教育。包括在运动过程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应当怎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在运动过程中应当怎样避免伤及他人等。此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要严禁学生进入危险区域,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一些可能带来意外伤害的苗头,也要及时予以制止,以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五)避免学生搬运具有危险性的器材
教师安排学生帮忙搬运教学器材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建立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尤其是不可让学生搬运具有危险性的器材。此外,在学生帮忙搬运器材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
(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天气状况和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
如果天气炎热,教师不可让学生长时间在露天下进行体育锻炼,要做到劳逸结合。此外,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还要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对其减少运动量。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如果我们不注意提高教学安全意识,不注意做好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安全管理,就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面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噎废食也是不可取的。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防范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薛勇.小学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J].陕西教育,2015,5(5):113-117.
[2]丁毅琳.浅谈如何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J].文理导航,2016,7(20):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