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评价机制——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安全生产问题深刻影响着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是水利部安全监督司、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编写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考核指导书之一,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工具书。
其他文献
科幻叙事集科学元素和幻想成分于一身,与后人类想象紧密结合。从美国科幻文学学术史出发,回溯美国科幻小说对“人”的审视和书写,可以发现其从纯粹地维护人类主体性转向反思
近日,我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片中,王荷波、杨匏安等烈士将革命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永远充满激情,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切体会到党组织的纯洁性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体会到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学习党史、纪检监察史过程中,就是要始终做到“四心”,通过学党史,增强谋大事、解难事、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当前,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需要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社会的到来,部分干部出现“为官不为”和“避责行为”等现象。其中,“反向避责”作为下级向上级发起的避责行为,成为一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值得关注。  “官高一级压人”  与“为官不为”相似,“避责”一般指干部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向下级或服务对象“甩锅”,规避本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直接责任以及间接责任。而“反向”
得知考察组的到来,李欢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担心自己考察不过关,兴奋是源于获得了组织初步认可。  在单位考察了大半天后,考察组找她进行了一次面谈。“对于有人反映你在工作中偶尔不够细心,这点你怎么看?”  听到考察组抛出的这个问题,李欢有些措手不及,紧张得脸颊绯红:“这可能是我性子比较急的原因吧。有时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对工作的检查确实不够细致,今后我会更加用心。”  “工作实不实?从政廉不
有个游戏,一群人抢坐椅子,未坐到者不再参与,依此循环,剩下三人两椅,最后两人一椅,落坐者最终胜出。游戏的关键是椅子少了一把。当然,终归是游戏,结束后,无非哈哈一笑。  然而,外交不是游戏,三人两椅或两人一椅,必定会酿成风波之“门”。  最近,欧盟俩巨头——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造访土耳其,土方居然少摆了一把椅子。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旁观者清,三人两椅,恐怕不仅仅是外交礼仪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坚持把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主动性不够、规范性不强,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压实责任,发挥实践运用的主动性  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运用第一种形态的意识不强。针对此类问题,武侯区坚持把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贯穿运用到党员干部日常监管的全过程。  强化“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终于撕下了“联俄容共”的伪装,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分共”,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就在不到3个月前,汪精卫还出席中共五大会议现场,并发表讲话。而此时,他却悍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作为国民大革命中心的武汉,最终也沦为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虎穴狼巢。  在这样的情况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
5月22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这颗巨星陨落,举国痛悼。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袁隆平在田野间躬耕不辍,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年来,凭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袁隆平收获了无数荣誉和奖励。而对于光环带来的附加值,袁隆平也并非全然接受。  不愿留名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随父母居住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
近日,杭州市通报了钱镠墓被盗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嫌疑人于2019年5月以来从钱镠墓盗掘文物,并尝试售卖,目前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  对于不少人来说,钱镠的名字是陌生的。但他之于杭州,犹如伍子胥之于苏州,李冰之于都江堰,他们均在一座城市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兴建钱塘江堤等水利工程,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任杭州通判时,苏轼慕钱镠之名,写下碑文《表忠观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