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的杭州记忆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杭州市通报了钱镠墓被盗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嫌疑人于2019年5月以来从钱镠墓盗掘文物,并尝试售卖,目前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
  对于不少人来说,钱镠的名字是陌生的。但他之于杭州,犹如伍子胥之于苏州,李冰之于都江堰,他们均在一座城市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兴建钱塘江堤等水利工程,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任杭州通判时,苏轼慕钱镠之名,写下碑文《表忠观记》,说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唯独钱镠治下的杭州民丰物阜,“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钱镠写给夫人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更是让苏轼推崇之极。苏轼受此句启发,写了三首《陌上花》。
  身为吴越王的钱镠,乃一方王侯,权力跟浪漫经常水火不相容,而钱镠身上却保持着一股难得的诗性。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田间阡陌上的野花开了,夫人啊,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苏轼说,这句话被杭州本地人吟唱出来,“含思宛转,听之凄然”,浪漫而又凄凉,这何尝不是这名乱世之王一生的真实写照。
  灰色生意人的逆袭路
  晚唐大中六年二月(公元852年3月),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的一户人家,一名其丑无比的男孩呱呱落地。他出生时,屋内出现红光。父亲钱宽认为这是凶兆,想要将孩子扔到屋后的井中,但祖母怜惜这个新生命,执意留下男婴。因此,他有了小名婆留。小婆留自幼学武,擅长射箭武术,分明是一块纯美的黄金,于是以“留”的音义,取了“镠”的名字。
  钱镠一家做的是贩卖私盐的灰色生意,钱镠成年后,继承了家族的产业在生意场上结交了无数战斗力爆表的文才武将,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唐末旌旗飘飘,这时干贩卖私盐的堪比地方豪强,这些人往往对中央不买账,比如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家族,就是靠贩卖私盐积累了原始资本和人脉。
  黄巢起事后,杭州当地的团练董昌聚集民众,在杭州地区招兵买马,以遏制黄巢。这时,钱镠已在董昌手下担任部校,钱镠率士兵进攻越州、润州,平定了江浙一带。
  后来的故事比较简单了,董昌见四处流寇占山为王,自己也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遂自立为王。唐昭宗命令钱镠出兵讨伐,对老东家开刀,钱镠念及旧情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评估各种形势利弊,反戈平定了董昌的势力。直到朱温夺取唐哀帝的帝位,唐朝终结,诸侯国林立,钱镠登上人生巅峰,成为吴越国王。之后,他发展农桑,保境安民。
  钱镠与草莽出身的人最大的不同,是通晓政治智慧。他侍奉中原从不含糊,从唐朝一直到后梁,再到后唐庄宗中兴以来,他每次都向中原的朝廷贡奉。正是钱镠的大智慧,保障了吴越国不被外部势力滋扰,可以安心搞发展。
  杭州城的缔造者
  钱塘江两岸是吴越国最大的粮食产区,但战乱多年,海塘失修,遇到台风海水倒灌,农田被淹没,农民颗粒无收。钱镠将重修海塘,作为他当上国王后的第一要务,后来他写《筑塘疏》说:“虽值干戈扰攘之后,即兴筑塘修堤之举。”
  《筑塘疏》还记录了钱镠带领民众修海塘的细节。一开始,他们采用传统的“版筑法”,不到几天,新修的大堤被侵蚀冲毁。于是,诞生了“钱王射潮”的传说。据说钱镠下令“强弩五百以射涛头”,以镇潮神之威;又亲自去胥山祠(即今伍公山上的伍子胥庙)祭拜,还题诗一章,略曰:“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借取筑钱城。”之后,才降服了潮头。
  实际上,钱镠采取了筑捍海塘的新技术,即用竹器填充巨石和沙土,再壘起来修筑海塘。终于,“沙土渐积,塘岸益固”。
  解决了海塘的问题,又一项民生问题摆在钱镠眼前。隋唐时期,杭州当地的水苦咸难饮,唐初的杭州刺史李泌治期,曾挖了六口井,将西湖水引入杭州城内供居民饮用,解决了长久以来的饮水难问题。中晚唐,政府忙于征收徭役,西湖淤泥越积越多,湖面缩小,到钱镠接手时,居民饮水灌溉成了大问题。
  这时,有术士乘机兴风作浪,向钱镠进谗言说:如填西湖,以建府治,国祚可以延长十倍。钱镠头脑清醒,怼道:哪有永久的王?百姓藉湖水以生,没有西湖水,哪还有吴越国的国民?不要胡说八道了!
  钱镠不仅不填埋西湖,反而组建了一支七千人编制的“撩湖兵”,将疏浚工作纳入国家工程。吴越国最后一任国君钱弘俶当政时,有史书记载,当时几层的大船在湖上航行无阻,可见,湖水已非常充盈。
  之后,钱镠先后修筑夹城、罗城、子城,南到钱塘江北,北迆武林门,西濒西湖,东至菜市河(今东河)的“腰鼓城”有了雏形,“三面湖山一面城”的杭州格局就此成形。
  这一时期,杭州已然成为一线大都市,如钱镠在《筑塘疏》里所说,“风气所凝,人才所聚”。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杭州户籍居民只有一万五千多户,到钱镠主政时期,本地户口激增到了十万余户,常住人口达五十万,令其余九国艳羡不已。
  “牙城旧址扩篱藩,留得西湖翠浪翻;有国百年心愿足,祚无千载是名言。”这是一名无名布衣书生在西湖留下的对“杭州之王”的赞美诗句。钱镠的德行镌刻在杭州城的肌理,千百年来被当地人传颂。历史上割据吴越地区的霸主不少,但能让后世铭记并以他的谥号“武肃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唯钱镠一人。他在杭州大搞基建时,知晓增加徭役对劳动者的负担,曾意味深长地说:“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
  钱氏家族“群星闪耀”
  钱镠曾留下《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八训》,称为后世整理《钱氏家训》的雏形。
  在遗训中,钱镠回顾了自己从初出江湖到戎马执政的岁月,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对子孙后代提出忠告。如“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等句,便寄托了钱镠对子孙的期盼。
  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俊杰辈出,被称作“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苏轼曾写有《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一诗,用“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赞扬“二钱”的才华与品格。“二钱”便是钱镠的曾孙钱易与钱惟演,两人在北宋文坛举足轻重。
  到了清代,钱氏家族出了一位学术成就突出的史学家——钱大昕。钱大昕与纪昀并称为“南钱北纪”,其治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乾嘉时期的学术界,被成为乾嘉学术的典范,其著作《廿二史考异》对历代史作了全面考证研究,影响深远。
  而近现代历史上,钱氏家族更是群星闪耀。有人曾总结钱氏人才为:一诺奖(钱永健)、二外交家(钱其琛、钱复)、三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四国学大师(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锺书)、五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学森、钱昌照、钱正英、钱伟长、钱运录)、十八两院院士”。
  钱氏后人中人才辈出,与钱氏家训密不可分。钱学森父亲钱均夫就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可以说,在祖先家训的浸润下,钱氏家族后人于多个领域发光发亮,影响的又何止杭州一城。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The majority of published data report the results of biomechanical tests of various design pedicle screw performance.Th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relat
科幻叙事集科学元素和幻想成分于一身,与后人类想象紧密结合。从美国科幻文学学术史出发,回溯美国科幻小说对“人”的审视和书写,可以发现其从纯粹地维护人类主体性转向反思
近日,我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片中,王荷波、杨匏安等烈士将革命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永远充满激情,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切体会到党组织的纯洁性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体会到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学习党史、纪检监察史过程中,就是要始终做到“四心”,通过学党史,增强谋大事、解难事、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当前,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需要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社会的到来,部分干部出现“为官不为”和“避责行为”等现象。其中,“反向避责”作为下级向上级发起的避责行为,成为一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值得关注。  “官高一级压人”  与“为官不为”相似,“避责”一般指干部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向下级或服务对象“甩锅”,规避本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直接责任以及间接责任。而“反向”
得知考察组的到来,李欢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担心自己考察不过关,兴奋是源于获得了组织初步认可。  在单位考察了大半天后,考察组找她进行了一次面谈。“对于有人反映你在工作中偶尔不够细心,这点你怎么看?”  听到考察组抛出的这个问题,李欢有些措手不及,紧张得脸颊绯红:“这可能是我性子比较急的原因吧。有时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对工作的检查确实不够细致,今后我会更加用心。”  “工作实不实?从政廉不
有个游戏,一群人抢坐椅子,未坐到者不再参与,依此循环,剩下三人两椅,最后两人一椅,落坐者最终胜出。游戏的关键是椅子少了一把。当然,终归是游戏,结束后,无非哈哈一笑。  然而,外交不是游戏,三人两椅或两人一椅,必定会酿成风波之“门”。  最近,欧盟俩巨头——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造访土耳其,土方居然少摆了一把椅子。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旁观者清,三人两椅,恐怕不仅仅是外交礼仪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坚持把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主动性不够、规范性不强,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压实责任,发挥实践运用的主动性  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运用第一种形态的意识不强。针对此类问题,武侯区坚持把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贯穿运用到党员干部日常监管的全过程。  强化“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终于撕下了“联俄容共”的伪装,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分共”,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就在不到3个月前,汪精卫还出席中共五大会议现场,并发表讲话。而此时,他却悍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作为国民大革命中心的武汉,最终也沦为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虎穴狼巢。  在这样的情况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
5月22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这颗巨星陨落,举国痛悼。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袁隆平在田野间躬耕不辍,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年来,凭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袁隆平收获了无数荣誉和奖励。而对于光环带来的附加值,袁隆平也并非全然接受。  不愿留名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随父母居住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