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肯定的反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情感教育不仅影响学生掌握数学技能的速度和质量,而且也影响其智力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学 情感 教学 学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基本是无从涉及。所谓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喜欢、恐惧、爱慕等心理。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科,本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积累,可能在早期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知识的难度的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就可能产生学习情感的波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学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列宁说过:“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有了热情才有可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情感教学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这一庞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数学学科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情感世界的科学,是认知与情感的天然结合体。因此,数学教学的课堂,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认知的课堂,而是具有认知和情感两种素质教育的阵地。
1.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兴趣、自信心等品质,有助于形成“乐学”、“爱学”的态度,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基本动力。在教学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即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具有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2.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热情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很重要,一旦形成了学习热情,它将鼓舞着学生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前行。如在教学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去看看动物朋友。公园里真热闹。你们知道是谁的生日吗?”在小学低年级把问题设计成童话、故事,使小学生处于拟人化的世界,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很多机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学生对他人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学生学会在质疑中探索新知识。
二、如何实施小学数学中的情感教学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师生双方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认知、情感、道德、灵魂等方面不断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共鸣”,最终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受到教益。作为教师,应有这种意识:与每一个学生的关系就像圆心与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关系一样,都是等距离的。对待学生不能以家庭条件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精力集中,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优化教室环境,使整个教室整洁、宁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色调和谐,让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产生一种积极的教和学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营造和谐、轻松、活泼、灵动的课堂环境,以优良的课堂文化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让学生成为积极情感的主人,光提高认识是不行的,还必须锻炼他们不断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数学学习中,每当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到烦躁、对学习效果感到失望时,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及时疏导,给学生提供发展或改变情绪状态的机会,让其通过适当宣泄来减轻情绪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
4.创设情境, 以境渗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协调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情感投入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身心愉悦、兴趣盎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情感和极高的学习积极性。
5.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应该成为他们进行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结语
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是能力,最后是知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数学情感教学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小颍.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激励[J].视野,2009.
[2]陈光平.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9.
[3]彭芃.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江西教育,2009.
[4]丁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
关键词:数学 情感 教学 学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基本是无从涉及。所谓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喜欢、恐惧、爱慕等心理。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科,本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积累,可能在早期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知识的难度的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就可能产生学习情感的波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学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列宁说过:“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有了热情才有可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情感教学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这一庞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数学学科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情感世界的科学,是认知与情感的天然结合体。因此,数学教学的课堂,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认知的课堂,而是具有认知和情感两种素质教育的阵地。
1.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兴趣、自信心等品质,有助于形成“乐学”、“爱学”的态度,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基本动力。在教学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即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具有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2.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热情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很重要,一旦形成了学习热情,它将鼓舞着学生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前行。如在教学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去看看动物朋友。公园里真热闹。你们知道是谁的生日吗?”在小学低年级把问题设计成童话、故事,使小学生处于拟人化的世界,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很多机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学生对他人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学生学会在质疑中探索新知识。
二、如何实施小学数学中的情感教学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师生双方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认知、情感、道德、灵魂等方面不断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共鸣”,最终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受到教益。作为教师,应有这种意识:与每一个学生的关系就像圆心与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关系一样,都是等距离的。对待学生不能以家庭条件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精力集中,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优化教室环境,使整个教室整洁、宁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色调和谐,让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产生一种积极的教和学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营造和谐、轻松、活泼、灵动的课堂环境,以优良的课堂文化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让学生成为积极情感的主人,光提高认识是不行的,还必须锻炼他们不断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数学学习中,每当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到烦躁、对学习效果感到失望时,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及时疏导,给学生提供发展或改变情绪状态的机会,让其通过适当宣泄来减轻情绪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
4.创设情境, 以境渗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协调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情感投入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身心愉悦、兴趣盎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情感和极高的学习积极性。
5.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应该成为他们进行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结语
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是能力,最后是知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数学情感教学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小颍.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激励[J].视野,2009.
[2]陈光平.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9.
[3]彭芃.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江西教育,2009.
[4]丁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