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艺术品的“恶童”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好鬼魅
  扫视了一圈四周的软沙发,蔡康永执意要了把高脚木凳就座。个头只有一米六五的他,坐上去几乎是脚尖踮着地面。他打着一条桃红色领带,上头缀着小骷髅头的花饰,看起来实在不像吴宗宪、陈文茜的同辈人。
  从《LA流浪记》里的电影追梦人到《说话之道》里的王牌主持,蔡康永每写一本书,都像是一次对自己人生切面的展示。《艺术里的金钱游戏》的出版,他又以一个艺术品投资收藏者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
  这个自称娱乐圈里的“读书人”,身份变幻多端。
  在蔡康永的卧室里,长期悬挂着面目模糊、像鬼孩子一样的画作,从赵能智的《表情》到一位不知名的阿根廷艺术家的作品。蔡康永有时会点起一支蜡烛,在黑暗中凑近墙壁,以进入画作的气氛中去。“一点荒谬,一点恶作剧”,是他喜欢的感觉。
  这印证了蔡康永给外界的一贯印象,他因为变幻莫测被视为电视圈的“熊猫”。在《两代电力公司》的初次出镜,他拗出坐在马桶上主持的造型;到了“金钟奖”颁奖典礼,他干脆把马桶圈套在脖子上。
  艺术是玩得起的人的游戏。在这一点上,蔡康永深为认同。父亲蔡天铎是当年的上海船王,蔡康永从小耳濡目染。在哗哗的洗牌声中,父亲常常把挂在墙上的一副松鹤图,或者又画马又画猴的“马上封侯图”送给麻将桌上的牌友,而收受者常常是这位将军的夫人,那位要人的秘书。有时候,艺术品还可以用来抵债。有一位在蔡康永家打麻将打输的书法家,当场用指头蘸墨,写了一副对联给蔡天铎,当做抵麻将输的钱。
  蔡康永的第一次艺术品买卖经验,也发生在彼时,那时他在读初中。画家顾福生是父亲的牌友顾祝同将军的儿子,顾福生的现代油画当时正在画廊展出,因为顾祝同的关系,备受圈内人追捧。一次在与顾祝同打牌时,为了给顾福生捧场,蔡康永被父亲当场派去画廊,“抢”一幅顾福生的画回来交差。
  第一次花自己的钱买艺术品,则是在十几年前。为了看张晓刚的画展,蔡康永循广告找到台北的汉雅轩画廊,不巧张晓刚的画都已经被买光。画廊改展四川画家赵能智的作品,他看中了其中一幅,但已被一个香港医生订下了。第二年,那张赵能智的画出现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蔡康永以四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来。
  没想到,这是一次成功的投资经历。到现在,赵能智的画价已增长超过了十倍。“其实人花钱买东西,如果有增值就应该要偷笑了,何况当时我买画只凭喜恶,既不做功课,也不当是投资。”蔡康永说,华人圈把买当代艺术品当成投资方式,是很多年以后才流行起来的。
  当代艺术里,气氛诡异阴森的作品并不少见。与这类作品的接触,也诱出了蔡康永良好教养之下潜藏的“恶童”本性。他羡慕金庸笔下堪为“无赖少年极致”的韦小宝,和“叛逆少年冠军”的杨过。
  “我向来对于四平八稳的艺术品比较没有共鸣,也就很少买这类的作品。”蔡康永说。后来拍卖公司的人开玩笑说,他们以后会专门去为他找画面是长得鬼魅的小孩的油画,一旦类似的作品出现,画廊老板也会招呼蔡康永一声,“那幅长得像鬼孩子的油画,留给你了!”
  
  非理性购买
  直到在《康熙来了》遭遇蔡国强,蔡康永才和现代艺术创作发生了直接关系。以奥运焰火为大众所知的蔡国强,起家于在日本广岛实施一项名为“地球也有黑洞”的爆破计划。这个擅用火药导演出荒诞剧的当代艺术家,联手蔡康永在六十六枚民国纸币上炸出孔来,制成“招财平安符”,在电视直销频道上拍卖。
  “这是一次有意打破当代艺术被小圈子垄断的尝试,想从一堆厨卫用品、减肥药品里吸引家庭主妇的眼光。结果,还是专业的艺术品买家占了先手,六十六件拍品大多被熟人卷走。为了规避一人限买一件的规则,他们甚至发动全家六口,一人买了一件。”蔡康永说。这些破洞的纸币在一年内,身价从两万块涨到九万块。
  用荒诞的方式打破陈规,蔡康永很享受, 但这样的艺术创作尝试机会并不多,更多时候,他是一个艺术品收藏投资者。
  在《艺术里的金钱游戏》中,蔡康永讲述了多年赏画买画的经验和故事。但在谈及这些年的艺术品投资,虽然偶有斩获,但因为自己完全凭喜好买卖,输在了更多非理性购买上。他把艺术品投资比作女生进鞋店,“遇到有共鸣的鞋,就会买回不少逞一时之快的东西。” 当年蔡康永花八千块买下一个奈良美智的限量版公仔,还被搭档小S足足笑话了一个月。
  他的艺术品购买策略是,“十桩买卖中有一桩挣到的钱,如果比另外九桩赔的还多一点,你就是赢家。” 能产生共鸣又买得起的话,非理性购买也无妨。但这跟投资是两种不同的态度。这种买画的金额,必须控制在可负担的金额内。
  蔡康永挂在家里的画,大多是拍卖会上流拍的作品。“纯粹是非理性购买,很多连作者也找不到了。估计要等到这种作品的价格飙升,我们都已经死到不知第几代了。”
  在大陆的拍卖市场上,皇家流出的宝器依旧倍受追捧。“乾隆戴过的指甲套,可以被炒到贵过毕加索的一幅名画。”在蔡康永眼里,藏品过多地承载了民族尊严、历史回忆一类的东西。
  而在蔡康永的生意人朋友中,喜欢收艺术品古董的也大有人在。“我猜想功成名就的人,心中一定隐藏着想要不朽的念头。只是现在不流行这两个字,说出来会显得突兀。占有宋徽宗的书法、官窑的瓷器,在他们的想象中,会逃过时间的摧残而留下来。”
  “只是我怕他们是搞错了。死只是人生的下一个基本动作而已,也没有宗教和社会插手的位置。” 艺术有很多种形式,而真正去享受跟艺术品的个人私密关系,蔡康永觉得很重要。
其他文献
一个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腾讯,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团购网站Groupon,至少看起来这是一桩令人艳羡也令对手胆颤的联姻。如今这段中西合璧的姻缘终于开出了花朵,在北京、上海两地推出首单团购生意。但在中国的千团之战中,他们的结晶高朋网如何实现“高朋满座”的初衷至少现在还说不清。    2010年,一场腾讯与360的大战,小企鹅遭到千夫所指,舆论指责它是垄断、蛮横、模仿、扼杀创新以及拒绝开放的中国互联网
【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堪称儒家思想的精髓,对后世影响巨大。吴国珍先生的《论语》英译本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引起了极大反响。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分析译者如何对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选择性适应,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出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带来一些启示,为今后典籍英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吴国珍;《论语》;生态翻译学  【作者简介】张倩(19
套用《万历十五年》的开篇,公元1911年,为清宣统三年,论干支为辛亥。在武昌枪响之前,虽谈不上四海升平,但似也无大事可叙,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师,但闻者似乎有些麻木。这一年,少年吴宓考入了清华学堂,梦想着赴美留学,恽毓鼎则对皇族内阁的出炉深为失望,郑孝胥获任湖南布政使,准备大干一场,却不知历史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新年  宣統三年辛亥,正月初四。  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坐在马车里,望着窗
早在8月1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戏讯,称今年的上海国际当代戏剧节上,梨园戏折子戏《大闷》作为特邀公益演出剧目,将于11月24日、25日晚连续两晚在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演出,票价为均价80元。  在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里演出传统戏曲,绝无仅有。又顶着上海国际当代戏剧节的名头,多少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上海的戏迷们都习惯往天蟾舞台、兰心剧院这些沪上正宗的戏曲剧场看戏,因为经
今天不想再跟大家聊IT硬件产品技术相关的东西,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心情,毕竟当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  过春节,又叫“过年”,曾几何时,这是我孩提时代最盼望、最渴望的节日,几乎是从12月开始,就掰着手指头等着春节的到来。但是,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高中?大学?还是出生社会之后?我却渐渐的发现,“年”已经消失了。或许,这也叫做“成长的代价”吧
藏品的来来去去,捡漏了或卖漏了,在古玩圈里是很平常的事情。梁晓新对此有深刻的经历。    梁晓新的出名是因为他“卖漏”了一件东西。  在古玩行,把价值高的东西用便宜的价钱卖出去,这叫“卖漏”。  2002年,梁晓新手上有一件7.5公分高的青花缠枝花卉纹小水埕,“满身开冰片纹,局部吸了烟,品相实在是糟糕”,小水埕的落款是:大明宣德年制。  这件小水埕样子实在不好看,所以没怎么犹豫,他就卖给了一位朋友
正因为航母是国家军事力量中意义如此巨大的装备,所以,让我们在理解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回顾一下历史上拥有航母的国家的反面经历。    传说中的中国航母到底什么样?消息满天飞,对于久已期待强大海权的国内公众和唯恐新闻不够大的媒体,这些传闻激发了新一轮航母狂热:从“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到未来中国航母编队的部署和使用,各家媒体无不深挖广攀。透过如此蔓延的航母热情及官方没有明确否认的态度,人们隐约可以推测,
一场对话引发的宿醉  葡萄酒可以竖着喝,横着喝,可以干杯也可以细细品味,无论用什么姿势喝酒,只要喝得高兴,就好了。西蒙尼和陈朝莹这两位意大利酒专家,将跟你分享他们怎样用各种姿势,品尝意大利酒。    中国人喝茶讲究品种,有人爱喝铁观音,有人爱喝龙井,我们买茶叶会看茶叶来自什么地区,喝的时候也看茶色,闻香味喝葡萄酒,就像喝茶一样。    葡萄与茶  Simone:这几年每次来中国,都能看到新开的葡萄
除了写本书,作个系统的总结,乐嘉已经不想多谈情感,想将性格色彩的运用深入到其他领域。    “我希望我未来的另一半也能完全地理解我,弥补我的不足”    Q:乐嘉还没结婚吧?  A:没。  Q:作为单身,旁观一档择偶节目(《非诚勿扰》)这么久,对你自己理解婚姻、情感有什么影响吗?  A:观察《非诚勿扰》中的众生相,从看似完全不同、千奇百怪的人身上,更加印证了性格色彩在情感中的共性和规律。对我个人的
虎年大年三十下午,我站在闽东一个县城的街头,突然有一阵恍惚。这就是我每年不辞辛苦,跟春运大潮作斗争赶回来过春节的故乡?  从离家读大学至今已二十年,时间越久远,对故乡就越有不确定感。  少时的青石板路,曲里拐弯的小巷,结伴相行的青涩少年,如今被宽阔的水泥路,齐整的高楼大厦,发福的中年男子所取代。东奔西走间,故乡1.0升级为故乡2.0……乃至故乡N.0。  故乡,被掩埋在时间序列里,抽离成或浓或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