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让21世纪的青少年具备新时代必须的“关键能力”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谓的“关键能力”包括人们的主动的去了解和关心某些事情和技术的能力,利用自身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感和责任感与其它人员共同协作工作的能力,利用当代先进的技术来获取知识并用这些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必须使用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将这一方法具体应用到语文学科学习上,将说听读写能力综合发展结合其他学科将实践和课本内容紧紧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前提下全面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对学生培养语文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教师能做出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
  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这种学习以学生主动的、创新的去学习为根本,依托语文学科,进行观察、交流、实践、合作等活动,并综合其他学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培养语文素质,进而实现健康和谐发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的主要包含的是实践性、广泛性、综合性和自主性,而这些性质中最重要的就是综合性、自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时,就要把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修养上,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升。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老师的要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本身就热爱人文艺术、热爱自然,能够将语文知识综合分析、概括总结,然后指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摒弃旧思维、开拓眼界、发散思维,在自我反思后能够改正错误,实现质的飞跃。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学习实践语文的理论知识,多与他们进行语文知识的交流,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主动接近语文并大胆探究语文中的问题并找出其中的解决办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学习中,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今后学习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支持老师的教学工作,在平时生活中督促引导孩子学习语文,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提升初中语文成绩的综合性学习策略探析
  1.明确教学目的,将语文核心和大语文观智能统一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对于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然后结合课程和学习目的运用综合性学习方法将语文的核心内容与大语文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文的核心内容就是将读听写说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而提高其理解分析语言文章的能力。而大语文观讲究的是人文素质,它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心理认知和人格与人文修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及文字表达能力,追求身心全面发展。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二者的智能结合,综合性的选择符合学生们的想法和实际生活的考试题目、相关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高效学习语文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不可出现“唯语文”现象和“无语文”现象,也不可与其他学科混淆。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都重视其综合性学习并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2.使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案,注重学习过程
  灵活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缓解学习疲劳和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从中调整学习方法的缺陷改进教学方案,则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质,达到新课标综合性学习的标准。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千万不可统一而论。比如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就应灵活引导,利用他的好奇心来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不仅是引导,还有学习的内容、环节、方法和过程都应是灵活的,教师综合性的研究和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享受整个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优秀的人格。
  3.拓展学生思维,多渠道选取学习资料
  初中生的语文思维开发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渠道选择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现有课本上知识对语文进行适当的知识延伸,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然后综合性地分析语文、学习语文进而掌握语文。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高度发展的时期,教师要适当的把握这个时机,多给学生找一些课外的文学阅读让学生观看,同时从网络上搜寻一些新颖的题型,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开阔眼界,通过这样双向综合性学习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总结
  在新课改后初中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可以为现今的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素质,对于初中教师提升语文教学成果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的优点,针对语文课程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案,使综合性语文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教育的改革,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在此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深有体会,有所感慨,现谈谈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一、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除了要求教师以最充分的备课、最精炼的语言、最饱满的激情外,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也是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探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患者从预处理开始的体重、腹痛并肝大、腹水、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数学气质;数学活动教学模式  一、数学创新思维教学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目的 :报告 3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方法 :化疗和放疗治疗3例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结果 :3例患者均对化疗、放疗敏感 ,并得到完全缓解。结论 :原发性骨
摘要:政治是一门偏理论性的科目,如果课堂教学单纯依靠空洞的理论讲解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会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分析理论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丰富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知识,师生在情境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感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设情境;教学情境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
摘要: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发教育部门一系列“减负”措施。如何让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便成了每位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校“校本作业”例题为依托,介绍了我校拓展作业内涵,激发学生潜能的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校本作业; 减负增效;兴趣  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帮助教师诊断教学效果,因此它便成了学生每天必定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对于这项不仅需要动手劳心,更是挤占了学生们大量课余时间的差事,
目的 :探讨 SAPO- 1/ Fas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浓度的变化及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对 92例初诊的急性白血病进行血浆 SAPO- 1/ Fas浓度测定 ,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