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贫富差距和分配正义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时期,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党和国家对社会公平和正义越来越重视,分配正义的实现也变成可能。本文通过对重庆城乡家庭收入等数据的分析,研究重庆贫富差距的现状,并在分配政策方面寻找缓解贫富差距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贫富差距 分配正义
  作者简介:王飞,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社区。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216-02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地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竞争机制逐渐强化,并且国家政策由乡村向城市倾斜,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扩大在我国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导致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部分原因是我国的分配政策。我国在分配政策上开始打破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个人先富起来,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并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可见,党已经在重视分配正义,试图改革分配政策来缓解贫富差距。
  1996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2.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1692.36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止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78.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24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4倍。从各自增长的绝对差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1889.0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了2785.99元。由此可看出,重庆直辖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贫富差距明显。
  重庆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重庆市政府人民工作报告》中第二条指出,确保“十二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重庆政府提出要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报告还指出:“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富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在于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缩小贫富差距,关键靠改革,核心是制度安排。初次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又要体现公平,更加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突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可见重庆市政府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分配政策方面寻找可行路径。
  二、重庆市城鄉贫富差距现状描述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差、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数据[5]
  表1单位:元、倍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重庆自直辖以来,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都有了增长,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从1997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基本上是在稳步上升,到2006年达到最大值4.03,之后的几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基本又稳步下降,到2012年降至3.11,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在1997年至2012年一直在稳步上升,由1997年的3610元达到2012年的15585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额度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重庆城乡贫富差距显著。
  表22012年全国各直辖城乡收入对比表
  由表2可见,重庆市城乡收入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直辖市。通过数字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重庆城乡收入比远高于其他直辖市原因在于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于是,重庆市城乡贫富差距较其它直辖市显著。
  三、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这三个领域分别存在一些缺陷是引起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其中,初次分配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未顾及农民的生产现状,因为大多数农民主要靠出卖农产品增加家庭收入,而且当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再分配中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纳税主体税负不公、税收标准存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足、很多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制度;第三次分配中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益事业的机制不完善等。
  表3重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情况单位:元
  由表3可见,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工薪收入,2011年平均每人的工薪收入达到13827.72元,而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工薪收入仅仅为2894.53,相差10933.19元,这主要是城市居民大多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收入,农村居民大多不具备这一条件。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为卖农产品的收入,2011年平均每人的工薪收入为4526.48元,比城市居民的工薪收入少了9301.24元。因此,重庆城乡贫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分配政策造成的。
  四、分配正义对缓解城乡贫富差距的意义
  严格说来,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属于经济伦理学范畴,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分配正义指的是在持有正义基础之上的市场交换正义。广义的分配正义不仅包含在平等基本自由权利意义上的政治正义,而且还包括交换正义基础上的社会正义。实现分配正义对于缓解城乡贫富差距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分配正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分配政策
  我国当前分配政策不完善是影响分配正义的重要因素。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经营性收入,但是经营收入并不高,因此国家应制定政策保护农民权益,逐步、适当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实现农民增收。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首先,完善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其次,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的覆盖面积,尽可能使所有农民享有社会保障。再次,国家在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城乡之间存在的很大差异,农村远远不足。
  (三)鼓励农民创业,加大农民就业支持力度
  通过增加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的资金支持力度,并不断推广新技术,扩宽农民可经营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或者在农村通过开设工厂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对农民进行岗前培训,引导农民就业,这对于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玉明.共同富裕:理论、现状及实现机制.湖北: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2).
  [2]曹晓军,齐晓安.入世后我国各阶层收入差距的分化态势及调节对策.吉林:当代经济研究.2003(2).
  [3]陈元刚,周冲.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重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2).
  [4]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121/3273623.shtml.
  [5]高兆明.和谐社会建设领域中的社会正义问题.吉林:中共市委长春党校学报.2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在探讨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基本概念的同时,结合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对群体性事件预警与处置的前、中、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管理分析,提出了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置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群体性突发事件 预警 处置 机制 4R危机管理理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辽宁省社科规
摘 要 冀中星在北京首都机场的极端行为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其致残原因存在争议。查清事实,公正处理是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的根本。证人在调查事实真相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冀中星案,从证人的认定、证人保护制度的概念及重要意义、提请证人保护的主体和时间、证人保护的措施等方面,对如何及时保护证人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证人 证人保护制度 主体 启动时间 保护措施  作者简介:郭鑫,西安邮电大学,西安
摘 要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各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我国立法机关已先后制定和修改了多部法律、法规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革命”。贵阳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低碳革命”对贵阳的发展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此次机遇,建立完善“低碳城市”的立法,全力投入到此次“革
摘 要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程序,体现了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平等保护的刑事司法理念。本文拟以某基层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为视角,对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的适用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刑事和解 适用 特点 完善  作者简介:翁芳洁,浙江省海盐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076-02 
摘 要 无因管理制度起源于罗马法,无因管理在罗马法法律史的记载中被理解为管理他人事务,即未受他人委托,并无法律上之义务,以避免损害为目的而管理他人之事务。无因管理制度经过大陆法系国家的继承和发展,内容更加完备,既维护了本人的私权至上又兼顾社会互助精神的弘扬。在我国,无因管理制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相关法律规范内容上比较粗略、可操作性差,管理人损害赔偿的规定过于笼统导致过分依赖法官的主观判断,无因管理
摘要:著作权法定许可是现代著作权立法普遍采取的制度。随着全社会著作权意识以及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教科书的著作权法定许可作为基础教育教材出版中重要的一环,在法定许可制度中的地位也随之突显。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我国立法实践和现实情况出发,借鉴国外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相对完善的规定,对近期发布的“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付酬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评价,以期对我国教科书法定许可制度的建构有所裨益
摘 要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文是由马克斯·韦伯在就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时发表的就职演讲,为理解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全貌,《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文的思想应作为核心来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少马克斯·韦伯文集的编撰者都以《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为文集总名,的确特有见地。本文中例举德国东部的例子,揭示德国民族面临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民族国家如何制定经济政策及怎样的德国领
摘 要 虚假诉讼干扰了法院正常的司法秩序,浪费了司法资源,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进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民诉法也对虚假恶意诉讼进行明确规定。所以,探讨如何避免虚假诉讼问题就牵涉到了如何平衡审判权与诉权的问题。本文将并审判权、诉权两者的范围与限度进行探讨,对从程序法的改进、实体法的完善、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入手,试尝试建立有效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的程序与制度。  关键词
摘 要 二十世纪中期,法学家哈特与富勒就“法律与道德”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论战,《法律的道德性》一书就是由富勒在该次论战期间的几次讲座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本文在此就该书的理论精髓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富勒 法律 道德  作者简介:李文彦,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07-02  富勒在该书中对法律的概念作
摘 要 综合治理已经日益成为政府和政法机关管理共识,且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然而,不同地区的区位因素、人民法制水平、地域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口比例决定了各地的综合治理工作方式不一。作为京郊检察院,密云检察院近年来积极服务大局,而参与网格化管理则成为重要抓手之一。  关键词 检察干警 城镇网格化管理 综合治理  作者简介:王希平,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