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建筑行业投资控制的工程造价专业有广泛而持续的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从2003年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教育部2009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明确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被列为精品课程评审的一项主要指标,这充分体现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仅是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难以使专业建设有长足进步的,难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一个专业的整体提高需要一系列的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建设。应明确各精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工程造价这个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在设计院或者造价咨询公司从事工程概预算工作,或在招标咨询公司从事标底报价编制工作,也可以在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或者进行工程结算。就业前景好,但是专业知识必须扎实,才能适应这个责任与压力并重的行业。因此,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着眼于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按照“分项目、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方针进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特点,我们在大量的工程项目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训练的载体。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求即不能太复杂繁琐,也不能太简单。我们选取了校园里的两栋综合教学楼———计算机楼和经管楼来模拟造价任务。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两个工程项目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进行概预算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负责的职业素质。
精品课程评估标准主要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六个方面考察。这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组织教学的方法,刚好符合了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标要求。如教学内容的评审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的评审要求: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课程改革内容设计
在学习项目设计上,计算机楼和经管楼这两个工程项目的模拟造价任务,贯穿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始末。结合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砼及钢筋砼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工程)”3大项11小项学习情景,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11个分部分项工程(学习情景)进行训练。比如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土石方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当全部专业课程学完,把11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结果汇总,一栋综合楼的计价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这种以造价员岗位所需的概预算实务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教学过程设计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是安排学生组建多家公司,学生组建了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招标代理)。组建了粤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创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施工单位参与竞标(投标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担任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及施工人员等职位,参与到公司的初期组建、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和投标策略的研究)及开标、评标过程中。
四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大量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如: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虚拟企业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案例引导教学法等。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课程中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结合,体现适用性原则。
项目任务教学法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内容为背景”的原则。以上面列举的11个施工中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以第1个学习情境土石方工程的实训为基本项目,以第2个学习情境桩与地基基础工程和第3个学习情境砼与钢筋砼工程为强化提升项目,每个情境按照“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编制”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施工蓝图的算量与计价任务驱动,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与投标文件编制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如图1所示。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了解了造价员职业岗位相关知识,其依据图纸算量与计价的技能也实现了螺旋型上升。

虚拟企业教学法安排学生模拟组建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等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的组成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参与到公司的组建、招投标和项目承接过程中,所有的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都是围绕造价员的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展的。每一个工作任务下达以后,学生争前恐后地去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角色锻炼。当学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将11个项目任务训练完后,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再也不怕做实际工程了”。学生体验造价员的具体工作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了充分准备。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条件,模拟现实的工作场景,创设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具体情景,将学生分组参加模拟的业务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根据造价员工作的技能要求,模拟了上述的11个工程任务,在这些项目任务中各个公司的学生均完成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投标工作。在最后开标、评标阶段,与教师给出的标底最接近的小组为中标单位,其得分最高,其余小组依次类推。得分较低的小组,在下一个工作项目中就会严肃对待,争取计算的更加准确,获得较好的分数。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相应的工作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对造价员职业岗位有更为具体、全面的了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后续企业实习做好准备。
案例引导教学法通过提供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比较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从而起到借鉴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工程造价专业是非常适用的,在土建、安装预算课程中,我们提供了新校区在建工程多家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供学生在完成11个工作任务时借鉴和研讨,使学生递交的投标成果更接近于实际工程文件。在合同法规及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安排学生根据工程进度组织施工例会,对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施工索赔等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各小组讨论分析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把各学生小组的方案与实际工程中的解决办法相对照,学生的成长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从2001年我校开设造价专业开始,经过工程造价教学团队11年的不懈努力,该专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成熟四个阶段。教学过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造价员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遵循现代教育理念,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09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11年初获评院级精品课程。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的深入研究学习,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上获得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10(1):57-61.
[2]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9-62.
[3]马俊.以学生受益为中心开展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89-92.
[4]王燕,王小芳,李靖.高职院校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9):119-120.
[5]陈永跃.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63.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7]张文芳.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1(5):239-240.
教育部2009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明确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被列为精品课程评审的一项主要指标,这充分体现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仅是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难以使专业建设有长足进步的,难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一个专业的整体提高需要一系列的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建设。应明确各精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工程造价这个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在设计院或者造价咨询公司从事工程概预算工作,或在招标咨询公司从事标底报价编制工作,也可以在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或者进行工程结算。就业前景好,但是专业知识必须扎实,才能适应这个责任与压力并重的行业。因此,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着眼于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按照“分项目、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方针进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特点,我们在大量的工程项目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训练的载体。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求即不能太复杂繁琐,也不能太简单。我们选取了校园里的两栋综合教学楼———计算机楼和经管楼来模拟造价任务。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两个工程项目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进行概预算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负责的职业素质。
精品课程评估标准主要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六个方面考察。这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组织教学的方法,刚好符合了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标要求。如教学内容的评审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的评审要求: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课程改革内容设计
在学习项目设计上,计算机楼和经管楼这两个工程项目的模拟造价任务,贯穿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始末。结合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砼及钢筋砼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工程)”3大项11小项学习情景,所选取建设的多门课程均围绕这11个分部分项工程(学习情景)进行训练。比如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土石方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结合计算机楼的工程图纸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清单、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进行开标和评标工作。当全部专业课程学完,把11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结果汇总,一栋综合楼的计价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这种以造价员岗位所需的概预算实务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教学过程设计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是安排学生组建多家公司,学生组建了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招标代理)。组建了粤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创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施工单位参与竞标(投标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担任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及施工人员等职位,参与到公司的初期组建、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和投标策略的研究)及开标、评标过程中。
四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大量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如: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虚拟企业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案例引导教学法等。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课程中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结合,体现适用性原则。
项目任务教学法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内容为背景”的原则。以上面列举的11个施工中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以第1个学习情境土石方工程的实训为基本项目,以第2个学习情境桩与地基基础工程和第3个学习情境砼与钢筋砼工程为强化提升项目,每个情境按照“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编制”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施工蓝图的算量与计价任务驱动,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工程量计算、清单及招标文件编制与投标文件编制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如图1所示。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了解了造价员职业岗位相关知识,其依据图纸算量与计价的技能也实现了螺旋型上升。

虚拟企业教学法安排学生模拟组建金城造价咨询公司、聚鑫造价咨询公司等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的组成人数为6~8人,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法人(总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参与到公司的组建、招投标和项目承接过程中,所有的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都是围绕造价员的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展的。每一个工作任务下达以后,学生争前恐后地去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角色锻炼。当学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将11个项目任务训练完后,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再也不怕做实际工程了”。学生体验造价员的具体工作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了充分准备。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条件,模拟现实的工作场景,创设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具体情景,将学生分组参加模拟的业务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根据造价员工作的技能要求,模拟了上述的11个工程任务,在这些项目任务中各个公司的学生均完成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的编制、投标工作。在最后开标、评标阶段,与教师给出的标底最接近的小组为中标单位,其得分最高,其余小组依次类推。得分较低的小组,在下一个工作项目中就会严肃对待,争取计算的更加准确,获得较好的分数。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相应的工作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对造价员职业岗位有更为具体、全面的了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后续企业实习做好准备。
案例引导教学法通过提供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比较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从而起到借鉴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工程造价专业是非常适用的,在土建、安装预算课程中,我们提供了新校区在建工程多家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供学生在完成11个工作任务时借鉴和研讨,使学生递交的投标成果更接近于实际工程文件。在合同法规及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安排学生根据工程进度组织施工例会,对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施工索赔等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各小组讨论分析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把各学生小组的方案与实际工程中的解决办法相对照,学生的成长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从2001年我校开设造价专业开始,经过工程造价教学团队11年的不懈努力,该专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成熟四个阶段。教学过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造价员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遵循现代教育理念,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09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于2011年初获评院级精品课程。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的深入研究学习,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上获得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10(1):57-61.
[2]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9-62.
[3]马俊.以学生受益为中心开展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89-92.
[4]王燕,王小芳,李靖.高职院校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9):119-120.
[5]陈永跃.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63.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7]张文芳.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1(5):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