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动机的指导与对策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ol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获取新的信息与观点的重要手段,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学生来说,阅读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里最为重要的一项,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阅读能力很差,而且害怕阅读。
  阅读与动机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与兴趣和动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取他们需要的知识,他们就会受到鼓励而继续阅读;反之,如果他们感到阅读困难,就会减慢阅读速度,如果他们减慢了阅读速度,就会读得较少,读得少,从而导致对阅读失去兴趣,从而陷入了下图中的恶性循环圈(见图一)。因此,必须得采取某种措施帮助学生来摆脱这个挫折重重的怪圈,而进入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圈(如图二)。速度、成就感和理解会直接关系到阅读者的阅读量,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为人们提供一个摆脱恶性循环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契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能引导读者大量阅读的成就感。
  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根据上述理论和思路,结合小学生阅读的实际以及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笔者进行了一次有关阅读现状的调查。
  调查目的 一是学生们对阅读的认识情况;二是学生们在阅读中采取了哪些策略;三是目前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能不能达到大纲要求。
  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涉及小学生对阅读的认识,阅读能力以及所采用的阅读策略等方面,共12个问题。调查对象为笔者学校六年级135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28份。
  调查结果分析 其一,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但缺乏强烈的阅读动机。调查结果表明,27.34%的学生从不喜欢阅读,害怕阅读的学生占12.5%,6.25%的学生被迫进行阅读,50.7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真正自己感兴趣的只有35.16%,这说明学生们还只是停留在“要我读”,而不是“我要读”的状态。其二,学生的阅读习惯差异较大。根据调查,43.75%的学生开始阅读一篇文章时采用快速浏览后再仔细阅读的方法,70.3%的学生采用逐词逐句的阅读方法,78.13%的学生在阅读中经常跳读,40.63%的学生经常复视,15.63%的学生用手指着读,有些学生这几种情况兼而有之。其三,学生阅读范围狭窄,阅读量小。一方面是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书籍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另一方面是阅读数量不够,调查中每学期能读一本的学生占29.69%,一本都没读的占32.8%。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只限于课本或试卷上的阅读,几乎没有人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阅读量恐怕很难达到大纲所要求的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动机与对策
  设置阅读目标 其一,目标设置要明确。阅读目标要明确,就是学生学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清楚楚;用什么办法达到目标,什么时候达到目标,要明明白白。其二,目标设置要分层。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目标,并把自己的行动和目标不断加以对照,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正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持续高涨,并通过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营造阅读的气氛 首先,营造好班级的阅读氛围。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建立班级图书架。图书由学生自带,互相交流。作为图书角忠实的读者,教师要带动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次,多和家长沟通、交流,鼓励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比学校多,教师要把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当作自己的份内工作去完成,让家长认识到,加强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各科学习。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否喜欢教师也非常重要,两位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可能会迥然不同。教师需要哪些能够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的品质呢?教师首先应当保证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这是让学生喜欢阅读的基础;其次,应当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最后,应当给学生树立一个使用目标语言的榜样,以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信赖教师。
  如果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而且在阅读前就得到很好的鼓励、启发,他们就会自觉进行阅读,并且会努力提高阅读效率。没有人能强迫一个人去阅读,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如果学生的阅读动机得以被激发,他们将会喜欢阅读进而学会阅读,他们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提高,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竞技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存在,发展到现在是指专门的运动训练,在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个人与集体体力、心理、智力等的基础上,以在比赛中创造最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早期人类生活中,便已出现以争取胜利为特点的原始、古朴的体育比赛形式。此后,这种活动形式又经过长期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少项目已略具雏形,为近、现代体育运动打下了基础。竞技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产生较晚。  有关竞技
吕叔湘(1904-1998),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和翻译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中国语言大师,但他的语言造诣并不啻于汉语的造诣。1926年大学毕业后,吕叔湘在中学执教英语时间近10年。无论是在教英语期间,还是从事于语文教育和词典编纂工作期间,他都亲历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还积极编写相关教材,并对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创新性见解。  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英语教
传统的古诗教学,常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形式:解析词句——理解诗意——感受诗情。这种教学结构较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教学思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例、遣词造句等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四年级学生在感悟古诗所蕴涵的优美意境和独特情趣时有所困难。而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表现形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弥补了古诗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进入诗文意
Based on the idea of backstepping design, distributed coordinated tracking problems under directed topology are discussed for multiple Euler-Lagrange(EL) systems. The dynamic leader case is considered
自古以来,学校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场所。然而时至今日,学校教育却更多的停留在了知识教育上。知识教育并没有错。如果没有知识教育,就不会有现代科技文明。问题是,当传统教育转到知识教育以后,我们却丢掉了“传道”即价值教育的真正内涵。如何将价值教育补充进知识教育,从而构成完整的国民教育,是我们现在不能回避的,更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今日盛行的国学教育,即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中国价值教育的
期刊
研究了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 (ZA- 6 )存在下 ,MMA/ 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 ,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 ,2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 .经分析 ,是新的成核作用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笔者也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碰到了不少问题: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探究方式,效果迥异;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参与探究之后,教学进度会跟不上;探究课堂有时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收效甚微。如何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探究,成为笔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探究教学在中职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对云南巍山县五印新民村彝族传统体育打歌的起源,演变形式进行了田野考察,以及笔者的家乡正是新民村,多年来对新民村十几个村社的打歌形式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