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工具课,那么它就应该是有声有色的。学语言先从听听、说说开始,文字符号是讲话 的记录。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阶段宜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对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听说训练。除 对教材的听说内容训练外,在选材时尽量选与英、美的文化生活习惯有关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英语国 家的人民生活情况及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将来用英语正常交际打好基础。结合教材安排,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视听模仿,加强口语训练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训练内容,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 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新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 、录像机、投影机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模仿。小学生视、听觉敏锐,标准的语音、语调,特别是 一段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 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
  坚持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开始应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 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逐步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三、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
  每次上课前由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开始练习时,可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后逐渐加深。可让值日生提前 准备,写在笔记本上。老师提前批阅、修改。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值日汇报的内容中去。无论 是谈论天气、谈论家庭,还是谈论学校、班集体,或是自己的好朋友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听说能力及语言表达 能力的好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由看着材料到不看材料讲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完 成好值日汇报的任务,准备一下,写一写、说一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四、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 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音标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等都可以让学 生自己做一下教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 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 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做好会话表演教师应注意四点:
  (1)要让学生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
  (2)老师领读时声音、语调要有感情色彩,要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随着情节的发展,要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要做些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尽量使学生在表演时更有真实感。
  六、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进行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语言水 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象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朗读比赛,表演 话剧,小游戏;猜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 长知识。
  七、改革测试方法,增加听力、口试检测
  除平时对学生加强听说训练外,还应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考试既然是 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那么增加听力、口试检测并且合理安排好分数比例,可以进一步强化 学生的听说意识,提高听说水平。
  总之,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小学生在听说方面有长足的进展,有滴水穿石之效,我们首先要 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笔者依据体育学科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这点切人,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挫折教育对人格建树等方面的意义、作用及施教要求进行初步探讨,旨在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挫折教育,有人称磨难教育、逆境教育,或称挫折承受力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总称。”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必须坚持
摘 要:以“细胞核统的控制中心”教学为例,通过学生自编小品或者紧扣题目的视频引入,自主学习,利用老师所给材料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小组互评和教师及时评价等步骤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脑海深处记忆深刻,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时解决问题,显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乐学课堂;教具;多用性;活动性;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展现生动多彩的教学画面,创设有趣的音乐教学情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音乐教学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辅助中职教学的优势,接着从几个方面就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音乐教学;有效性  音乐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听觉艺术。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需要打破常
摘 要:英语是农村初中的薄弱科目,学生由于在小学没有学好英语,很难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思考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
摘 要:新课改最大的特点是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教学方法替代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如不能慎重对待,及时纠正,很容易进入教改的误区,从而影响课改的进程和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能力  中学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
摘 要: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技术科学,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能力,进而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把物理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融合,具有较强求知欲的目标。本文就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几点看法:  一、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与环节,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激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习惯,在低年级这一点极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引领教师提升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摒弃过去加重学生负担的刻板、重复、无效的大量训练题。说起作业的“革命”,并不是要抛弃那些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应该说,适当的抄写、背诵仍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抄抄写写,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被忽视了,创新思维被冻结了。我们的教育应当走出封闭的课堂,让学生能在更开放、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