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示语作为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日常生活。为了给外国旅游者提供方便,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提供了公示语英文翻译。但是,许多景点的公示语英译存在误译现象,不能起到友好提示与文明交流的作用。文章运用目的论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现象进行分类剖析,并提出公示语英译的策略。
  关键词: 目的论 湖北省旅游景区 公示语英译 翻译策略
  
  1.引言
  公示语又称“标志语”、“标识语”、“告示语”、“警示语”等,是社会用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管理用语范畴。它向人们传达提示、提醒、警告、请求等意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1]。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旅游。为了给外国旅游者提供方便,英文公示语在全国各大城市出现,特别是在承载着中国灿烂文化的旅游景区。公示语作为无声的交流工具,代表着良好的国家形象,维系着中外友好关系。然而,很多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能起到友好提示与文明交流的作用。因此,我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采集相关语料,运用翻译目的论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公示语英译的策略。
  2.目的论简述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由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卡特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和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创立。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都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最高法则,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让接收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的是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目的论三法则中,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两者又皆从属于目的法则。[2]
  目的论认为,评价一篇译文,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equivalence),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应有一份详细说明翻译目的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包括译文预期读者、译文预期功能、译文的传播时空和媒介等[2]。对于公示语英译来说,其具体翻译要求如下:(1)译文预期读者。公示语译文的读者包括来中国参观、旅游、工作或学习的国外人士。他们大都缺乏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因此译文要尽可能符合英语的文化规范,以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2)译文预期功能。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向人们传达提示、提醒、警告、请求等意图[3]。指示性公示语和提示性公示语主要是信息型文本;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主要是呼唤型文本,两者分别达到提供信息或召唤行为的效果。(3)传播时空及媒介。公示语的传播媒介是公共场所的标示牌,空间有限,读者往往是临时快速阅读,所以公示语语言必须简洁明了,以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了解相关信息。英文公示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在我国的衣食住行,因而将目的论用来指导公示语英译是非常必要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目的论下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分析
  翻译目的论对“翻译失误”(translation error)的定义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译文预期读者的特殊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所造成的失误就是一种翻译失误”[2]。判定翻译失误的标准是看译文是否符合翻译的目的,而不只是看它的语句使用是否正确,是否忠实于原文。诺德采用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划分法(topdown hierarchy),将翻译中的失误概括为四种不同的功能类型:“语言性翻译失误”(linguistic translation errors)、“语用性翻译失误”(pragmatic translation errors)、“文化性翻译失误”(cultural translation errors)和语篇性翻译失误(text specific translation errors)。[2]
  湖北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旅游景点,如武当山、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旅游者。然而,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误译现象主要集中于语言性翻译失误、语用性翻译失误和文化性翻译失误三种。本部分将运用翻译目的论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现象进行分类剖析,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3.1语言性翻译失误
  语言性翻译失误是指译文因违背译语语言规范而导致的误译,违背了翻译目的论中的连贯性法则,是公示语英译中出错最多之处。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语言性翻译失误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书写不规范、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涉及的书写不规范主要有:介词、冠词使用不当、大小写问题和英译名称中汉语拼音的使用。“武汉动物园”、“福寿门”和“楚风号游船”被分别书写为“WU HAN ZOO”、“The FuShou Gate”和“Chu Feng Cruise Ship”。这样的英译名称看起来十分凌乱且不和谐,难以在游客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11月发布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下简称《通则》)来规范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根据《通则》: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中尽量不使用冠词和介词,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但有些约定俗成的说法和固定用法除外,如天坛Temple of Heaven。《通则》还规定:旅游景点地名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英文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同时,根据我国使用汉语拼音拼写名称的法律法规,用于表示名称的汉语拼音应以词组形式出现,并视为一个英文单词。因此,上述的英文翻译应分别修正为“Wuhan Zoo”、“Fushou Gate”和“Chufeng Cruise Ship”。
  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也是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中常见的错误。武汉动物园中“售票处”和东湖风景区中“行吟阁”被分别书写为“Ticket Ottice”和“XingYing Parilion”。上述两例中都出现了明显的拼写错误,正确写法为“Ticket Office”和“Xingying Pavilion”。东湖一景区中“在迷宫中游玩的时候,不仅能掌握园林知识,也可作为休息的场所。”所提供的英文翻译是“Visiting the maze not only make you know some knowledge of gardening but also provide you a rest place.”这里出现了明显的语法错误:动名词短语作主语要看成单数,所以后面的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地变为第三人称单数“makes”和“provides”。这些误译不仅会影响外国旅游者对公示语原意的正确理解,产生交流障碍,而且会严重损害景区的美好形象。产生这些低级错误的主要原因有:(1)译者水平不高导致错误的出现;(2)公示牌制作者排版时疏忽大意导致错误。只要翻译者和公示语制作者认真负责,对英译公示语加强校对修正,类似的误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2语用性翻译失误
  语用性翻译失误是由于译者无视译文的功能或目的而造成误译。语用性失误违背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法则和忠实性法则,严重妨碍译文功能或交际目的的实现。
  汤池温泉内有一公示牌为“小心地滑”,其对应的英文标识为“Slip Carefully”。译文看上去好像相当“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这个译文严重违背目的法则和忠实性法则,与原文严重不符。汉语公示语“小心地滑”是用来提醒旅游者“地面很滑,小心行走”,而英语译文“Slip Carefully”表示的是“小心地滑行”。原文与译文不符,严重违背了忠实性法则。这样的译文不仅会导致外国旅游者的误解,起不到友好提示的作用,还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里的英语译文应修正为“Caution:Wet Floor”。东湖风景区内“东湖大门”的英译版本有两个:“The East Lake Gate”和“Entrance Gate of East Lake”。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大门”一词的英译,一个认为是“gate”,实实在在的门;另一个则认为是“entrance”,某地的入口处。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东湖景区并没有一扇实实在在存在的大门,所谓的“大门”指的就是东湖景区的入口处,所以这里选用“entrance”一词更为恰当。译文“The East Lake Gate”违背了忠实性法则,导致译文接受者寻遍东湖景区,也无法找到公示语中所说的东湖“大门”。参考前面讲过的翻译规定,这里“东湖大门”的正确英译应该是“Entrance of East Lake”。语用性翻译失误不仅会造成阅读者的误解,而且会破坏外国旅游者对国人英语能力的怀疑,不利于维护国家形象。
  3.3文化性翻译失误
  文化性翻译失误是指因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其应用必然要考虑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否则就难以准确传达语义。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差异很大的语系,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规范惯例的影响,所以英汉互译也就是跨文化翻译。译者因受本国文化的影响,习惯于按照自己熟悉的文化去理解,因而造成文化误译。文化性失误违背翻译目的论的三法则,严重妨碍公示语友好提示和文明交流目的的实现。
  在多处景区的公共厕所都标有英文公示语“W.C.”。在英语文化环境中,“W.C.”指的是“茅房、茅厕”,属于非常不文雅的词汇。这样的词出现在旅游景区势必会引起外国游客的反感,破坏景区的美好形象。所以这里应直接按照国际惯例使用英文译语“toilet”或“restroom”更为合适。又如在湖北省博物馆中有一则公示语:“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照顾好他们的安全!”其对应英译是“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 Children And Aged Companions!”这里将“老人”一词翻译成“aged companions”是十分不恰当的,不仅曲解了原意,还可能引起外国旅游者的愤怒。汉语中“老”的使用十分广泛,在不同场合带有不同感情色彩。在这里,“老人”是对前辈、年长者的尊称,没有不妥之处。而在英语中,“aged”虽然可以表示一种客观的生命状态,但其含有“老而无用”的意思,属于一种生活禁忌语。英语国家非常注重表达的委婉性,特别是在公示牌这种正式场合不会使用此类不文明用语,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语际失衡。所以这里采用英语国家普遍使用的“senior citizens”一词最为恰当,整个公示语英译为:“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children and senior citizens。”可见,文化性翻译失误不但会破坏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而且会严重阻碍中西方友好交流。
  4.目的论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策略
  在目的论三法则中,目的法则是最高法则——任何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2]。因此,翻译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目的是向不懂汉语的外国旅游者传达信息,方便他们在中国的旅游和生活。根据目的论三法则和公示语的特点、功能及其翻译目的,我提出了以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4.1直接借译
  直接借译是指直接将国外已有的标准化表达借用到汉语公示语翻译中。虽然各种语言表达形式之间有差异,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没有国界的。所以在公示语英译中,可以借用相应的英语固定表达。例如:地下停车场“Underground Parking”,旅客止步“No Admittance!”,失物招领处“Lost and Found”,出口“Exit”,入口“Entrance”,等等[2]。使用这些现成的英文表达法,可以让外国旅游者一目了然,方便快捷。
  4.2间接仿译
  对于没有对应英文表达式的汉语公示语,其英译可以采用间接模仿的方法。在模仿时,可根据一定的格式或句型进行程式化翻译。如表示“禁止做某事”、“莫”、“勿”等,可采用“No 名词或ing”形式:禁止吸烟“No Smoking”,禁止吐痰“No Spitting”,禁止攀爬“No Climbing”,等等。表示“专用”或“只有”,可采用“名词 only”的形式:员工专用“Staff Only”,贵宾专用“VIP Only”,闲人免进“Staff Only”,等等。表示“请勿做某事”,可以采用off词组或“Do not 动词”:请勿触摸“Hands Off”,请勿践踏草坪“Keep Off the Grass”,等等。[5]这些间接仿译的公示语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可以准确地为外国游客传达有用信息。
  4.3创造翻译
  在翻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时,如果没有现成或类似的英文公示语可以借用或模仿,译者就要敢于创造性翻译,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创造性翻译时要牢记公示语英译的特点和功能目的,努力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如:绿色饭店“Green Hotel”,绿色消费“Green Consumption”已被大多数外国友人所理解并接受;创一流服务,迎四海宾客“First class service to all guests”也是十分好的英语译文。这些创造性翻译不仅提供了交流信息,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了中国特色。
  4.4省略不译
  对于一些专门针对国人提出、用来规范国人行为的号召性标语口号,就没有必要将其译出。诸如“争创一流文明城市”、“禁止乱刻乱画”、“小商小贩禁止入内”等标示语的预期读者是我国国人而非外国旅游者,其预期功能是号召或规范国人行为而非与外国友人传递交流信息。将这些汉语标示语译成英文,不仅会让外国朋友感到疑惑不解,更会严重影响我国形象,所以此类公示语可省略不译。
  5.结语
  旅游景区英文公示语作为一国文化的重要传递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公示语英译堪称一项严肃认真的对外交流工作,任何误译现象都会导致外国旅游者的疑惑和不便,造成很不好的国际影响。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如此多的误译实属不该,但同时也反映出全国公示语英译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规范和完善。要有效解决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必备专业的公示语翻译人员,还必须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和公示牌制作者的通力合作。翻译人员应遵循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相关原则,字斟句酌,严谨认真;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规范公示语的出台;公示牌制作者也要认真负责,不可疏忽大意。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才能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7.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9-34,74.
  [3]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38-41.
  [4]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94.
  [5]吕和发,王颖.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76.
  
  基金项目:此文系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2010-2011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湖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几年来,许多中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发现课堂上随着教师不断地敲击鼠标,学生被“牵”着鼻子走,教师
摘 要: 技校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过程。作者认为培养的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民主鼓励,有话敢讲;曲径通幽,乐讲不疲;交际得体,言之有“礼”。  关键词: 技校生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需要通过相互协作以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需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与全球化关系的分析,对跨文化交际方式的论述,以及对一些现实状况的阐释,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采取新儒学的文化观,以我为主,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新儒学 跨文化交际 全球化 启示    一、什么是新儒学    简而言之,新儒学是一种文化观。所谓新儒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外张力的肯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不
何谓大语文观?大语文教育观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生活化。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不仅仅靠语文课、局限的语文课本教材来完成语言的任务,而是要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等相沟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它的精髓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它的最终目标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多翼展开,增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向学生传授真知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一个真实的课堂,学生会永远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真实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真”的英语课堂是怎样的?  一、精心预设,求真  王鉴先生认为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先进理念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护理教育的效果,本文对其他中等、高职学校的教师培训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方法。  关键词: 中等卫生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    教师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的主力军。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中等卫生学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为了更好地提高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实现课堂的多元化,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增色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名画,通过这些作品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
摘 要: 新闻报道中普遍使用模糊限制语,它是新闻报道中的评价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来看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立场,进而说明新闻报道的客观的相对性。  关键词: 中英新闻报道 模糊限制语 评价功能 对比    一、引言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前总编、著名记者埃文斯(Evans) 曾说,任何一位语言大师对
摘 要: 作者引用了朱光潜先生的文字提出了文学教学内容的指向是“看那一园灿烂的葛藤花卉”,即细读文本,欣赏言语本身的观点,并从教学实践中选取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经典散文的不同教学设计来对比例证,进一步论证观点。  关键词: 文学教学 品味言语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写道:“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职思想政治教材的新特点(综合探究活动渗透到了每一单元),通过《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探究策略,说明探究之于素质教育就像画龙点睛。  关键词: 中职政治教学 探究课 新特点 策略    1909年,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中职思想政治课标提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