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的发展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其进行完善可以从各个方面整体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以及能够对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扩大社会效益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建设 问题与对策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样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正是因为时代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施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开始受到各类事业单位的关注,成为事业单位的努力方向,也成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探究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寻求有效的建设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确保国有资產安全、完整。只有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才能将国有资产的实用性和利用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系统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有很多的事业单位对于资产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数据,在真正进行单位资产的盘点时,很多固定资产会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对于国家和社会容易产生严重的损失。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下属单位和基层单位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单位工作分工管理。指定相关部门及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负责归口管理,明确财务、监察、后勤等各自工作任务,齐抓共管,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三是重视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单位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盘点中发现的财产非正常损失问题,严格追究相关经办人员责任。
2.确保事业单位的信息及时、真实。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需要依靠准确的信息来衡量,若想获得大量的完整、准确和真实的信息,则需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强大支持,只有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才能通过有效的信息为领导层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犯法乱纪现象,其与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3.充分挖掘事业单位财务价值。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同样是产生问题非常严重的区域,其极容易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直接影响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甚至对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容易产生极为严重的制约。只有不断的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把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障,才能有利于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1.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好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和严格的预算执行不但能够提升单位管理的效力,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针对于现在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善:第一,在各个事业单位中必须深刻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坚决抵制不合理盲目的编制预算;第二,在各个事业单位需要设置一个与其相关的业务部门,从而实现对于预算工作的严格而准确控制,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检查其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预算方案。从而对事业单位预算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严格收支管理,加强票据管控。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单位收支管理,增强对票据的控制。单位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强化对票据的管控。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必须进行及时的归口管理,严格落实好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内容,避免账目模糊不清晰现象的产生。此外,对于必要经济活动资金支出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支出标准,报销款项同样需要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的审核,构建严格的审核报销流程,将事业单位的虚报现象降到最低,避免出现财务部门违法行为产生。同时各事业单位也要增强对各类票据的核销、领用等活动的控制,创建一个独立的岗位,由专人负责此方面的管理工作,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小金库”。
3.加强采购验收,严格管控采购过程。在事业单位的采购方面,必须创建相应的验收制度,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事业单位采购部门同样被认为是“肥缺”部门,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管控过程的不严格所致。这就需要各事业单位创建一个专门的采购小组,在进行采购预算招投标管理和验收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控制指导作用。另外,对于一些非政府采购项目,事业单位的采购小组应根据单位预算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做好评标、议标等相关工作,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记录,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对于政府部门采购项目,采购小组必须及时关注采购合同是否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如期履约,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自身的验收工作,合理利用国家资源,避免资源出现浪费。
4.加强资产管理,合理构建监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同样需要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资产大多数是由国家出资购置,客观上就要求各事业单位必须严格加强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不断的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合理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具体落实方面,需要单位能够设立一个单独的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存放、使用、购置、维护等处理情况必须进行一个有效的详细的记录,以保障国有资产的真实和准确。另外,各事业单位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对于盘点结果进行分析,准确了解单位整体的资产管理情况。此外,在事业单位的现金资产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监管制度,及时明了的监控货币资金的去向,严格控制各项资金的调动,严禁由一人负责办理资金支付的全过程,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相关公益事业的推动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标准和依据。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案,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以及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等等方面探究有效的管理措施,真正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成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大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时代金融,2015,35:233+237.
[2]申慧君.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3:90-91.
[3]张岩峰.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8:70-71.
[4]罗青.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4:89-90.
关键词:新时代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建设 问题与对策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样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正是因为时代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施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开始受到各类事业单位的关注,成为事业单位的努力方向,也成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探究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寻求有效的建设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确保国有资產安全、完整。只有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才能将国有资产的实用性和利用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系统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有很多的事业单位对于资产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数据,在真正进行单位资产的盘点时,很多固定资产会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对于国家和社会容易产生严重的损失。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下属单位和基层单位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单位工作分工管理。指定相关部门及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负责归口管理,明确财务、监察、后勤等各自工作任务,齐抓共管,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三是重视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单位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盘点中发现的财产非正常损失问题,严格追究相关经办人员责任。
2.确保事业单位的信息及时、真实。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需要依靠准确的信息来衡量,若想获得大量的完整、准确和真实的信息,则需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强大支持,只有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才能通过有效的信息为领导层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犯法乱纪现象,其与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3.充分挖掘事业单位财务价值。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同样是产生问题非常严重的区域,其极容易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直接影响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甚至对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容易产生极为严重的制约。只有不断的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把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障,才能有利于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1.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好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和严格的预算执行不但能够提升单位管理的效力,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针对于现在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善:第一,在各个事业单位中必须深刻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坚决抵制不合理盲目的编制预算;第二,在各个事业单位需要设置一个与其相关的业务部门,从而实现对于预算工作的严格而准确控制,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检查其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预算方案。从而对事业单位预算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严格收支管理,加强票据管控。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单位收支管理,增强对票据的控制。单位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强化对票据的管控。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必须进行及时的归口管理,严格落实好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内容,避免账目模糊不清晰现象的产生。此外,对于必要经济活动资金支出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支出标准,报销款项同样需要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的审核,构建严格的审核报销流程,将事业单位的虚报现象降到最低,避免出现财务部门违法行为产生。同时各事业单位也要增强对各类票据的核销、领用等活动的控制,创建一个独立的岗位,由专人负责此方面的管理工作,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小金库”。
3.加强采购验收,严格管控采购过程。在事业单位的采购方面,必须创建相应的验收制度,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事业单位采购部门同样被认为是“肥缺”部门,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管控过程的不严格所致。这就需要各事业单位创建一个专门的采购小组,在进行采购预算招投标管理和验收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控制指导作用。另外,对于一些非政府采购项目,事业单位的采购小组应根据单位预算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做好评标、议标等相关工作,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记录,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对于政府部门采购项目,采购小组必须及时关注采购合同是否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如期履约,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自身的验收工作,合理利用国家资源,避免资源出现浪费。
4.加强资产管理,合理构建监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同样需要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资产大多数是由国家出资购置,客观上就要求各事业单位必须严格加强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不断的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合理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具体落实方面,需要单位能够设立一个单独的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存放、使用、购置、维护等处理情况必须进行一个有效的详细的记录,以保障国有资产的真实和准确。另外,各事业单位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对于盘点结果进行分析,准确了解单位整体的资产管理情况。此外,在事业单位的现金资产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监管制度,及时明了的监控货币资金的去向,严格控制各项资金的调动,严禁由一人负责办理资金支付的全过程,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相关公益事业的推动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标准和依据。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案,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以及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等等方面探究有效的管理措施,真正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成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大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时代金融,2015,35:233+237.
[2]申慧君.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3:90-91.
[3]张岩峰.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8:70-71.
[4]罗青.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