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愈加关注,科技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亦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科技经费执行的角度出发,按项目预算内容的顺序浅析了科技经费在预算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执行与验收方面提供参考,以保证科技项目预算的申报、执行与验收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纵向科研 预算执行 预算验收 预算顺序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愈加关注,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科技与经济融合亦愈加紧密,也使得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这也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尤其是科技经费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挑战与要求,即要求科技经费管理工作须适应新形势、创新科技管理方式、促进产学研的转化、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与效益。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国家科技计划顺利组织实施,国家各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7]393 号)、《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 号)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等文件。然而实践中,科技经费在执行、会计科目核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经费预算由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构成,间接费用由系统自动计算,直接费用成为了重点。本文按照直接费用预算顺序进行分析
1.设备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设备费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备购置费、设备试制费及设备改造与租赁费上。设备购置费方面,易产生项目列支的仪器设备购置时间、用途与课题预算不匹配或未使用政府采购方式购置的问题。设备试制费方面,应严格区分设备购置费和试制费,不得为提高间接费用将设备购置费列入设备试制费。项目负责人会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以“材料费”名义分批购入试制设备所需耗材,再进行组装,使其游离于固定资产账外。设备改造与租赁费方面,会出现非课题需要的设备的升级改造或设备的改造费没有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情况。
2.材料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材料费一般占直接费用的40%—60%,是经费预算的重头戏,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临近项目结题的大额支出,有突击支出嫌疑;(2)项目承担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材料验收入库和出库领用制度;(3)材料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计入材料费价值,而是计入了差旅费、交通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等预算项目中,与预算要求不符;(4)材料的采购没有正规合同;(5)对于材料费的供货商没有资质要求,导致材料费供应商鱼目混杂,不易管理与事后的反向追查管理;(6)重复列支与试制设备相关的材料费;(7)违规列支生产经营性材料、基建材料、办公材料。
3.测试化验加工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测试化验加工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临近项目结题,与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签订协议或者合同,大额划拨经费、突击转账划转内部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有虚列支出的嫌疑;(2)由于测试项目费用不高,但可测试单位不多,导致此类测试费无法出具测试合同,仅可提供测试报告且不加盖测试单公章,为会计核算带来困难;(3)无法真正认定内部独立经济核算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部门的实际成本。目前多数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部门,按照现有市价或以市价为基础酌情减小报价,并不是按照实际成本定价且实际成本包含许多不可分别归集费用,导致实际成本不明;(4)对外拨科技经费的管理一直是测试化验加工费管理的重中之重。某些单位存在着以测试化验加工费名义分包科研任务的现象,使得该部分外拨经费失去管理与控制;(5)对测试化验加工任务,隐瞒委托方与受托方关联关系,使得该部分费用的支付存在嫌疑。
4.燃料动力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可单独计量核算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发生的水电暖等动力费才允许计入燃料动力费。但执行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单位将应该计入管理费的公共燃料动力费也分摊计入了燃料动力费。
5.差旅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1)出差人员不易找到满足住宿标准的下榻酒店。究其原因,课题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但实际的热门城市住宿标准普遍高于办法的规定金额,即便是新调整的旺季价格亦不满足课题组成员出差住宿要求。(2)入住酒店往往存在票据开具不合规、所开住宿发票单位与住宿明细单中酒店名称不符的情况,为课题组成员报销带来困难。
6.会议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未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在執行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1)课题管理规定要求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286号)的规定,但比如天津市的会议费管理办法中规定会议费标准低于国家规定,导致课题负责人和经费管理费相关部门在执行时,只能按照低标准执行;(2)此项目合算的是举办会议产生的费用,往往被当做参加会议产生的费用使用。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课题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出国(出境)及邀请境外来华工作的费用。此项目执行过程主要产生的问题是:(1)未持因公护照(或通行证)出国(出境);(2)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学生如参加国际交流,无法成行,因无法为学生办理因公护照,为研究生的培养与课题顺利进行制造困难;(3)虽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之间可调剂使用,但课题承担单位调剂报批手续及流程繁琐,为课题执行带来困难。
8.出版/ 文献/ 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执行中在的问题。此预算项目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专利申请时间早于课题任务书签署时间;(2)课题专利发明人不是课题组成员;(3)课题专利申请人不是本课题参加单位;(4)课题论文作者不是课题组成员;(5)课题论文未标注资助科研项目名称;(6)材料、设备等购置产生的运输、整理、装卸费被错误在此项目中核算,低估了材料、设备等的价值,使会计核算不准确;(7)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虽允许调剂使用,但课题承担单位调剂报批手续及流程繁琐,为课题执行带来困难。 9.劳务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指参加课题研究但在所在单位和所在岗位没有工资收入的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列支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以及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有工资性收入或参与课题管理的人员。
10.专家咨询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该计划及其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支付给参与项目、课题管理的项目相关人员;(2)专家咨询费超标现象比较普遍;(3)存在有意延长会期加大专家咨询费的情况。
11.间接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间接费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组织课题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再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间接费适应总额控制,超额累进方式计算,在执行过程,存在预算中没有间接费中的科研管理费,但课题承担单位依旧不按照批复预算执行,强收科研管理费的现象。
12.其他支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其他支出是指课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此项目执行中,存在(1)与前述十一个费用项目重复列支的现象;(2)可列支财务验收审计费用,但列支了财务咨询业务费用。
二、加强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的对策
1.规范间接费用管理流程,完善人员经费补偿机制.目前科技经费间接经费管理方式成为主流,这就需要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并完善科研经费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运用作业成本法,依据作业成本动因确定间接成本归集比例,并将间接成本纳入单位预算系统统筹管理与使用,以发挥科研课题间接费用对课题承担单位财力运行的补充作用,使科研教学相长,保证教学科研的持续协调发展。国家对于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人员劳务报酬政策需进行改革,建立并完善课题组劳务付出的补偿机制。给予科技经费承担单位及课题组负责人更大权限,在满足课题项目研究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课题组负责人可将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用于科研课题组人员及课题组聘任人员的劳动补偿支出,且此补偿支出是不受课题承担单位工资总额限制的。
2.改进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实行课题预算的动态管理.首先,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财务和审计等部门需加强对科技经费预算编制的指导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会计法规、财务制度,做到制度法规与时俱进,以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与合规,为科技经费的预算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充分运用信息系统,课题实行全预算管理。如实际执行时,遇到需预算调整情况,如为国家规定的可调剂使用的预算项目,在一定调整比例范围内,应简化预算调整手续。同时,不同的预算项目需实行弹性预算制度,允许实际经费支出的归集预算项目有所改变。如,对于药物研发类课题,其购置材料产生的整理、运输、清理等费用需归集在材料费预算项目中,而对于临床观察类课题,其产生的试纸、测试试剂等费用应归集在測试化验加工费中。最后,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使科研管理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保证各管理信息的共享。
3.规范课题制度管理,完善课题管理流程与手续。科技经费承担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流程与财务审验报销流程,对科技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按照国家及相关部门规定进行严格管控,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入账,定期盘点,到期报废;对于材料的购进、领用,应由完备的领用制度与流程。同时,结合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手段,不定期对科技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加强宣传,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管理意识。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还应加强宣传,引导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作单位、财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部门及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科技项目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识与责任意识。同时,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应及时与科研人员沟通,及时矫正的预算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160号)[S].2006.
[2]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号)[S].2012.
[3]《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S].2014.
[4]肖小苏.关于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4):83- 86.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S].2012.
[6]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S].2011.
[7]王宁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8,(4).
[8]邵积荣,郑惠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
关键词:纵向科研 预算执行 预算验收 预算顺序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愈加关注,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科技与经济融合亦愈加紧密,也使得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这也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尤其是科技经费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挑战与要求,即要求科技经费管理工作须适应新形势、创新科技管理方式、促进产学研的转化、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与效益。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国家科技计划顺利组织实施,国家各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7]393 号)、《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 号)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等文件。然而实践中,科技经费在执行、会计科目核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经费预算由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构成,间接费用由系统自动计算,直接费用成为了重点。本文按照直接费用预算顺序进行分析
1.设备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设备费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备购置费、设备试制费及设备改造与租赁费上。设备购置费方面,易产生项目列支的仪器设备购置时间、用途与课题预算不匹配或未使用政府采购方式购置的问题。设备试制费方面,应严格区分设备购置费和试制费,不得为提高间接费用将设备购置费列入设备试制费。项目负责人会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以“材料费”名义分批购入试制设备所需耗材,再进行组装,使其游离于固定资产账外。设备改造与租赁费方面,会出现非课题需要的设备的升级改造或设备的改造费没有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情况。
2.材料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材料费一般占直接费用的40%—60%,是经费预算的重头戏,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临近项目结题的大额支出,有突击支出嫌疑;(2)项目承担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材料验收入库和出库领用制度;(3)材料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计入材料费价值,而是计入了差旅费、交通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等预算项目中,与预算要求不符;(4)材料的采购没有正规合同;(5)对于材料费的供货商没有资质要求,导致材料费供应商鱼目混杂,不易管理与事后的反向追查管理;(6)重复列支与试制设备相关的材料费;(7)违规列支生产经营性材料、基建材料、办公材料。
3.测试化验加工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测试化验加工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临近项目结题,与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签订协议或者合同,大额划拨经费、突击转账划转内部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有虚列支出的嫌疑;(2)由于测试项目费用不高,但可测试单位不多,导致此类测试费无法出具测试合同,仅可提供测试报告且不加盖测试单公章,为会计核算带来困难;(3)无法真正认定内部独立经济核算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部门的实际成本。目前多数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部门,按照现有市价或以市价为基础酌情减小报价,并不是按照实际成本定价且实际成本包含许多不可分别归集费用,导致实际成本不明;(4)对外拨科技经费的管理一直是测试化验加工费管理的重中之重。某些单位存在着以测试化验加工费名义分包科研任务的现象,使得该部分外拨经费失去管理与控制;(5)对测试化验加工任务,隐瞒委托方与受托方关联关系,使得该部分费用的支付存在嫌疑。
4.燃料动力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可单独计量核算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发生的水电暖等动力费才允许计入燃料动力费。但执行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单位将应该计入管理费的公共燃料动力费也分摊计入了燃料动力费。
5.差旅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1)出差人员不易找到满足住宿标准的下榻酒店。究其原因,课题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但实际的热门城市住宿标准普遍高于办法的规定金额,即便是新调整的旺季价格亦不满足课题组成员出差住宿要求。(2)入住酒店往往存在票据开具不合规、所开住宿发票单位与住宿明细单中酒店名称不符的情况,为课题组成员报销带来困难。
6.会议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未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在執行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1)课题管理规定要求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286号)的规定,但比如天津市的会议费管理办法中规定会议费标准低于国家规定,导致课题负责人和经费管理费相关部门在执行时,只能按照低标准执行;(2)此项目合算的是举办会议产生的费用,往往被当做参加会议产生的费用使用。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课题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出国(出境)及邀请境外来华工作的费用。此项目执行过程主要产生的问题是:(1)未持因公护照(或通行证)出国(出境);(2)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学生如参加国际交流,无法成行,因无法为学生办理因公护照,为研究生的培养与课题顺利进行制造困难;(3)虽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之间可调剂使用,但课题承担单位调剂报批手续及流程繁琐,为课题执行带来困难。
8.出版/ 文献/ 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执行中在的问题。此预算项目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专利申请时间早于课题任务书签署时间;(2)课题专利发明人不是课题组成员;(3)课题专利申请人不是本课题参加单位;(4)课题论文作者不是课题组成员;(5)课题论文未标注资助科研项目名称;(6)材料、设备等购置产生的运输、整理、装卸费被错误在此项目中核算,低估了材料、设备等的价值,使会计核算不准确;(7)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虽允许调剂使用,但课题承担单位调剂报批手续及流程繁琐,为课题执行带来困难。 9.劳务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指参加课题研究但在所在单位和所在岗位没有工资收入的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列支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以及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有工资性收入或参与课题管理的人员。
10.专家咨询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该计划及其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支付给参与项目、课题管理的项目相关人员;(2)专家咨询费超标现象比较普遍;(3)存在有意延长会期加大专家咨询费的情况。
11.间接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间接费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组织课题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再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间接费适应总额控制,超额累进方式计算,在执行过程,存在预算中没有间接费中的科研管理费,但课题承担单位依旧不按照批复预算执行,强收科研管理费的现象。
12.其他支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其他支出是指课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此项目执行中,存在(1)与前述十一个费用项目重复列支的现象;(2)可列支财务验收审计费用,但列支了财务咨询业务费用。
二、加强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的对策
1.规范间接费用管理流程,完善人员经费补偿机制.目前科技经费间接经费管理方式成为主流,这就需要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并完善科研经费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运用作业成本法,依据作业成本动因确定间接成本归集比例,并将间接成本纳入单位预算系统统筹管理与使用,以发挥科研课题间接费用对课题承担单位财力运行的补充作用,使科研教学相长,保证教学科研的持续协调发展。国家对于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人员劳务报酬政策需进行改革,建立并完善课题组劳务付出的补偿机制。给予科技经费承担单位及课题组负责人更大权限,在满足课题项目研究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课题组负责人可将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用于科研课题组人员及课题组聘任人员的劳动补偿支出,且此补偿支出是不受课题承担单位工资总额限制的。
2.改进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实行课题预算的动态管理.首先,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财务和审计等部门需加强对科技经费预算编制的指导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会计法规、财务制度,做到制度法规与时俱进,以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与合规,为科技经费的预算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充分运用信息系统,课题实行全预算管理。如实际执行时,遇到需预算调整情况,如为国家规定的可调剂使用的预算项目,在一定调整比例范围内,应简化预算调整手续。同时,不同的预算项目需实行弹性预算制度,允许实际经费支出的归集预算项目有所改变。如,对于药物研发类课题,其购置材料产生的整理、运输、清理等费用需归集在材料费预算项目中,而对于临床观察类课题,其产生的试纸、测试试剂等费用应归集在測试化验加工费中。最后,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使科研管理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保证各管理信息的共享。
3.规范课题制度管理,完善课题管理流程与手续。科技经费承担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流程与财务审验报销流程,对科技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按照国家及相关部门规定进行严格管控,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入账,定期盘点,到期报废;对于材料的购进、领用,应由完备的领用制度与流程。同时,结合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手段,不定期对科技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加强宣传,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管理意识。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还应加强宣传,引导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作单位、财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部门及人员,从思想上重视科技项目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识与责任意识。同时,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应及时与科研人员沟通,及时矫正的预算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160号)[S].2006.
[2]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号)[S].2012.
[3]《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S].2014.
[4]肖小苏.关于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4):83- 86.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S].2012.
[6]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S].2011.
[7]王宁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8,(4).
[8]邵积荣,郑惠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