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1991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自身认知能力和两者的相互作用;认知自身心理状态、能力、目标、策略等;计划、监控和评价自身认知活动。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一种。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而采取的管理手段,是学习者用来管理、监控、调节的策略。国内学者韩春晖把元认知策略具体化为三个方面, 即元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与调节策略。
  根据元认知理论的界定,我们可以这样阐述元认知策略在写作中的作用:元认知策略不但可以直接计划、监控各种学习策略,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效果,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起到计划、监控、评估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有效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的思维过程,监视和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计划策略,让习作有“径”可行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者的写作目标、过程、步骤,并作出规划和安排,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写作任务。计划策略要求教师找准学生思维和习作知识的起点,准确地把握写作方向,有目的地设计思维可视化工具,选择范文材料,避免整个写作活动的盲目性。
  1.精准审题,明确习作方向
  温儒敏教授说:“任何写作都是为了思维训练。逻辑、形象、直觉的思维训练。”不同的思维适合不同的写作文体,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思维品质。精准审题,明确写作知识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突破习作瓶颈,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为例,我们整体观照,系统梳理了与习作内容相对应的知识点和思维能力,以便用系统思维整体把控,更准确定位习作目标和方向。(如表1)

  2.找准起点,提供有效帮助
  只有找准习作起点,才能确保学生敢于写、乐于写、写得出。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为例,“想象”童话在一、二年级就有渗透,但正式出现“想象”习作是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同为“想象”主题,不同点是什么?上册强调“童话”,更注重故事本身;下册强调“想象”,更注重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更偏重想象力的训练,童话故事只是水到渠成的产物。在习作教学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通过助想图回顾第五单元的几篇童话故事,然后梳理想象要素,建构想象不同的思维路径。(如表2)

  通过这样的回顾梳理,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并建立想象路径,为学生的习作构思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监控策略,让习作有“章”可循


  监控策略包括依据写作目标、计划,有意识地监控写作方法、写作进程、写作效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活动。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以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形成更高质量的习作。
  习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视具体的教学情况,通过监控提示单的方法来增加学生的监控和调节意识。如《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构思支架(如图1)完成习作时,设计了监控提示单(如图2)。

  教师根据监控提示单,协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习作过程,及时发现缺点和不足。学生按提示单上的要求自我监控习作过程,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习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当然,每一种题材类型的表达,因为思维训练点和意图不同,监控提示单的问题支架会有所不同。学生经过练习可以将这些支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学会自我监控与调节。

三、评估与调节策略,让习作有“法”可依


  评估与调节策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反思评改,是对写作者的写作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写作进程进行调整。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他们理解上的不足。在学生元认知监控的审思中搭建支架是最有效的引导修改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可用以下支架进行评估与调节。

  一是程序支架。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修改文章的程序。如《感谢信》的写作教学就是如此。
  对照检查单,按步修改:
  1.书写是否正确;
  2.是否扣住写信的目的;
  3.写感谢信的原因是否清楚;
  4.是否有签名、日期等。
  二是方法支架。教师先不提供监控程序,而是示范修改,让学生学会监控并矫正文章的方法。
  三是佳作支架。由写作实践可知,学生写作后学习他人的佳作,可以获得写作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可见佳作亦是一个感性直观的支架。选作支架的佳作,应有两种:一是本班或其他班级优秀之作,让学生近距离发现同龄人写作的不同表达,获得写作的启示;二是教师的下水文,以更成熟的思想、更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指引努力的方向。但值得提醒的是,这属于引导或加强的支架,必须在前面的支架之后搭建。
  还需指出的是,修改支架最好在一个小组的讨论中运用。因为文章作者有自己的偏好或只有自己知道的未尽之意,往往难以发现问题。国外的专家主张要建立一个作文反馈小组处理学生的作文,让同学分担其反馈任务,使他们不仅是作文的作者,同时也是其他同学作文的读者或听众。这个反馈小组打破了封闭的小组学习,學生不仅在小组交流中学会了修改与矫正,还可借鉴班上其他同学的习作。
  总之,元认知策略通过契合学生思维实际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调节策略,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向上攀爬、获得写作思维能力提升的支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金渝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时,说话态度要大方,有礼貌”。本次口语交际所选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  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意识,培养表达的自信
一、为什么对低段小学生提出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规定识字而言的。我们知道,由于班级授课制与生俱来的缺陷,小学生入学后识多少字,识哪些字,历来是由教材规定的。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在这一点上学生始终没有自主权,而且低段识字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始终是“零识字”,因此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入学后一律都得从“一二三四、大小多少、上下来去”开始。这种硬性规定的识字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入学儿童识字量的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个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实践。其中,读写能力是语文核心能力,强大的读写能力能够带动听说能力。  读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深水区、重难点。  这几年,我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读写训练的内容
何谓时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个时期或者一个时代里流行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仅靠学生自觉读书是不可能的。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探索课外阅读课内化。其中,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在其方法上给我们探索出一条新路。下面,我将结合现代时文阅读,浅析不同课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所应采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基于阅读课型,巧用时文“三步走”  语文小社会,社会大语
一、“中国风·母语美”的价值立意与使命召唤  “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凝结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最深刻的道德精髓,激荡着最丰富的理论思维,呈现着最具神韵的精神特质。”  这是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一篇论文开头的话,精炼、精准、精彩。其实,这已不是某个学者的论述,而是世人的普遍共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一共识和记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育,可用以指导、引领语文教育。比如
“双创”往何处“升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向哪里深化?清华“双创”人把这两件事看作一件:将“双创”升级为“三创”,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尽早播下创意的种子,扎根创新的沃土,最终收获创业的累累硕果。承载着教学改革突破与“双创”升级探索双重使命的“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 成为校级大规模课赛结合、专创融合与国际化的开放创新学习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中国高校响应总书记“创新创业创造”号
学生刚开始接触散文,他们学习都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可是一做起作业来就犯难,不是把课文原句加几个字重新抄一遍,就是胡乱答一通。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我再次研究起散文的教学策略来。散文之所以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那是因为散文把看似分散的内容与形式连接成了一个“神聚”的整体。散文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连接。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散文时,首先要明确“读什么
有这样一群播散阳光的人,他们是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师,他们致力于将大美之光播进学生心田。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德育范例,就是把美育寓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美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美好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像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这样有意识、有计划、有效落实美育的可谓凤毛麟角。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让学生走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时提出的一个口号。请齐读课题。  生:(齐)只有一个地球。  师: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  文。何谓文艺性说明文呢?就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说明事理。(板书: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这篇文章要介绍的事物和说明的事理是什么呢?  生:课文要向我们介绍地  球,说明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树课程”研发背景介绍  焦作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优美教育特色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共3万多平方米,已绿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先后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一进校园,满目葱绿,随处可见一棵棵茁壮挺拔的树木。漫步在美丽优雅的校园里,细细地观赏,你会发现除了常见的杨树、柳树、松树、梧桐树之外,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树种——皂荚树、杜仲树、楸树、朴树、流苏树、菩提树等,“树”成了焦作市实验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