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 一通百通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很多题型都与百分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小升初的数学试卷中应用题比分的不断上升,百分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由易到难地归纳出四种常见的百分率题型,并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百分率 应用题 生活实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61
  近十年来,小升初的数学试卷中,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题型一般有以下几种:求平均数应用题、归一问题(如工程问题)、相遇以及追及问题、比和比例问题……它们或多或少地与分数和百分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下面将百分率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已知的两个数之间的百分率计算
  常见题型:(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2)甲数比乙数多(少)百分之几。
  这是所有百分率问题的基础,尽管这两类题型比较简单,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务必确保百分之百的通过率。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结合产品的合格率、考试成绩的优分率等设置一些习题。对于题型(2),要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a比b多的百分率不等于b比a少的百分率!(如,5比4多25%,但4比5不是少25%,而是少20%。)
  二、已知一个数a和百分率x%,求另一个数b
  对此,可以设置习题:(1)50的70%为_________;(2)_____的60%为30;(3)_______比5大20%;(4)比_____大20%的数是72;(5)一件衣服打九折之后出售还赚利润21元,进价是2400元,标价是_____元;(6)一件衣服的进价为50元,售价为80元,若按售价的八折售出,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为_____。
  重点题型:(1)已知数a增加(或减少)百分率x%,得b,求b的值;(2)a增加(或减少)百分率x%后为已知数b,求a的值。
  解这两种题型可用图示法: (增加对应的等式为a×(1 x%)=b)或 (減少对应的等式为a×(1-x%)=b)。
  【例1】 (1)值日生乙单独擦黑板所用时间是20秒,甲单独擦黑板所用时间比乙多50%,两人一起擦黑板,需多少秒?
  (2)值日生甲单独擦黑板所用时间比乙单独擦黑板多50%,两人一起擦需12秒,单独擦各需多少秒?
  解:(1)乙用20秒,工效是1/20;甲所用时间为20×(1 50%)=30(秒),工效是1/30。两人一起擦的工效为1/20 1/30=1/12,所用时间为12秒。
  (2)两人一起擦需12秒,合擦工效为1/12;甲单独擦比乙用时多50%,甲用时=乙用时×(1 50%)=乙用时的1.5倍,于是甲的工效是乙的2/3。所以乙的工效为 ÷(1 )= ,乙单独擦黑板用时为20秒,甲单独擦黑板用时为30秒。
  【例2】 服装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羊毛衫,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总的来说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解:结合 120和 120,可得a=120÷(1 25%)=96(元),b=120÷(1-25%)=160。由于进价a b=256(元)大于售价120×2=240(元),所以卖这两件总的来说亏损16元。
  三、连续变化的百分率的计算
  解答此类题,需要每变一步,就画一个分析图。
  【例1】 大润发卖场的某种电器的进价是120元,按利率25%的售价摆上货架后,由于其供不应求,卖主将售价提高了20%,发现销售情况不大理想,只能再将销售价下调10%,此时该电器的售价为多少元?
  解:三次变化的过程: 。利用有关等式,可得c=120×(1 25%)×(1 20%)×(1-10%)=162(元)。
  四、盐水中的百分率计算
  盐水问题就是传统的浓度问题。掌握这类问题的关键只有一个:含盐的百分率= ×100%。
  常见题型:
  (1)盐与水混合,求含盐的百分率。这一类题比较容易,但也要多让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含盐率的理解。
  (2)在已知含盐率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或水,求新盐水的含盐率。只要把握新盐水中的真实盐量和新的盐水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其变形题(在已知含盐率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或水,并且知道新盐水的含盐率,求加入的量。)有一定的难度,建议用“加盐水不变、加水盐不变”的思路进行解题。
  (3)两种盐水混合所涉及的运算。这类习题看似复杂,实际上不难,只要搞清盐量的变化情况,解题就易如反掌。
  (4)在已知含盐率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求新盐水的含盐率。(其类似题目还有在酒中加入酒精或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胆矾等)这类习题本质上是以题型(2)的形式出现,用解题型(3)的方法解题,只偶尔出现在竞赛试题中。
  【例1】 在含盐率50%的40克盐水中加入多少克盐,才能使盐水的含盐率变为60%?
  解1:(方程法)设需加入x克盐,则x 40×50%=(x 40)×60%, 解得x=10。
  解2:用“加盐水不变”的思路解。加盐之前的水=40×(1-50%)=20(克),加盐之后的水也是20克,此时的盐水量为20÷(1-60%)=50(克),比以前增加的量=50-40=10(克),10克就是加入的盐量。
  【例2】 李明在超市购买了以下商品:①康师傅方便面4桶,单价3.5元/桶,打九折;②脉动饮用水10瓶,单价3.1元/瓶,不打折;③苹果2斤,单价4.5元/斤,打八五折;④雕牌洗衣粉2袋,单价5.5元/袋,打八折。
  (1)仔细读题,完成下表,并求出总付款多少元;
  (2)若超市的平均赢利率为20%,则这批商品超市的成本是多少?
  (3)如果李明是为5位客户跑腿的,每位客户都买了一份上述商品,每个客户都允许李明多拿15%的辛苦费,那么诚信的李明必须向每位客户收取多少费用?一共获得多少辛苦费?
  解:(1)
  总付款=各商品的应付款的总和=12.6 31 7.65 8.8=60.05(元),因此实际付款60元。(5分钱各大超市还是乐意让利的)
  (2)学生在解此题时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是60×(1-20%)=48(元)。很明显,如果成本是48元,收入为60元,其赢利是60-48=12(元),赢利率为12÷48×100%=25%,与已知条件矛盾。正解是60÷(1 20%)=50(元)。
  (3) 李明必须向每位客户收取的费用=60×(1 15%)=69(元),辛苦费=5×9=45(元)。
  综上,教师如能结合实际问题行之有效地完成百分率的教学任务,学生必然就能轻松自如地消灭应用题这只“拦路虎”。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创设真实的情境,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运用,也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无处不在。在一次的展示活动中,我执教“认识整百数”一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师:还记得今年过年得了多少压岁钱吗?  生1:一千六百元。  生2:九百元。  生3:三千六百元。  ……  【说明:课始从学生的压岁钱导入,既激发了学生
[摘 要]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外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作业设计的“三层四趣”(四趣即乐趣、兴趣、情趣、志趣)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五动六感”(六感即数感、符号感、形体感、空间感、应用感、整体感),让课外作业更富有色彩、充满情趣。  [关键词]课外作业;设计;实施;“三层四趣”;“五动六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5
[摘要]“动手做”是苏教版教材改版后新增加的栏目。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面积的变化”中的“动手做”为例,将“动手做”置于素养的高度来研究教学策略,实现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让学生用需要的方式“动手做”自己需要的数学,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动手做;苏教版教材;面积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教师一味追求表面形式试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目不暇接,其效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如何从学习主体的本质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学生趣学的数学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为生所需,导新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是估计数值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生活中很多时候都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估算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估算方法,但对结果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较,看哪种估计结果比较接近准确值,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是
图形与几何(原称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引入,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舞台。教学时,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会创造出一些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分析等活动,为学生的空间发展助燃。发展离不开活动、活动离不开教师精心为学生提供的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素材的准备上,教师和巧妇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活动素材要“绿色的”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观察和动
[摘 要]深度学习是触及事物本质和深入知识内核的学习。要让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要深度理解教材,明确教学要点,同时借助几何直观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应在深度解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究百分数的本质,体会百分数的价值。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概念;百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去年学校推荐我参加县优质课竞赛活动,选的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由于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会设计“拼一拼”的环节,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悟棱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在备课中也设计了“拼一拼”的环节。  第一次试教片断回放: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并通过交流感受长方体是指物体的形状,体会长方体的本质属性,再通过观察、分类、操作、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这不仅是下课的铃声,更是抢占位置的铃声!每到快下课时,我就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一只脚伸出课桌外,身体前倾,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的嘴巴,只要老师喊出“下课”二字,我便风驰电掣般冲出教室。  老师终于喊了一声“下课”,我夺门而出,十万火急地从三楼往下跑,如同一只饥饿的雪豹,冲向操场边的乒乓球台!可是“人有旦夕祸福,乒乓球台有阴晴圆缺”,当狂奔的我冲到操场时,发现几个六年级的同
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更是走在教材改革的前沿。作为教材核心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紧紧依托《数学课程标准》配置了大量的插图,精心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片前所未有、耳目一新、广阔的教学活动天地。图文并茂更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大量的插图中,例题插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