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与扩延:r端午节的“俗”“民”流变及其当下传承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相比,别称及其缘起成因最多,显示出端午节习俗文化内涵的多样性.端午节的习俗多样性在流变过程中呈现趋同化倾向,逐渐形成纪念屈原以及与之相关的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核心习俗符号.趋同化的核心习俗符号驱动地域的群体意识扩延为国民群体意识乃至国家共同体意识,端午节的“民”“俗”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又规律性的互动关系.作为核心习俗符号的“俗”之趋同及作为“民”的群体意识扩延使端午节习俗在持续的流变中不断创意传承成为可能与必要.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实践和成就背后的发展逻辑需要有新发展理念进行解释和总结.西方学者曾经提供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念,例如中心地理理论、增长极理论、集聚扩散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五个维度阐述了我国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和刻画了新时代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态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尊重城市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有着特定而丰富的内涵.伟大建党精神生发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不懈探索中,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的精神原点,是兴党的理论基点,是强党的行动起点.
鲁迅"用功很猛"的习佛时段在抄写《法显传》后戛然而止,意味着鲁迅的佛学修习最终从发起信心的尝试又回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因缘层面.鲁迅所抄写的两部佛典的作者都对律戒十分重视,《法显传》中记载的佛陀生活遗迹所显示的佛陀人格,也在鲁迅人格生成中造就了一种深层的精神固结,这是理解鲁迅对大小乘佛教"先有""偏见"的一条路径.鲁迅一生都在文学与历史的领域中穿越往来,推崇"疑"的精神和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得益于僧佑学者人格的浸润.
邱捷教授1978年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我校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者,在近代中国商人研究、孙中山研究、近代广东社会研究、晚清政治制度研究等课题都有创新成果,近十余年集中精力点注与研究《杜凤治日记》.邱捷教授对自己学术研究的特点与局限有客观的认识,对若干课题的拓展、创新也提出了一些想法.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菲利普·克莱顿等撰写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出场.有机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怀特海过程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从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揭露“自由市场”不自由以及披露穷人待遇不公平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关于重组人类文明的生态宣言.这种致力于人类共同福祉、关注人与自然有机结合体的共同命运的世界观,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在政策层面认识尚不够清楚.在理论层面,虽然有很多文献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的机制作过论述,但这些文献散落在多个学科当中.本文较为系统地整理了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文献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微观机制的论述,并提出影响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路径.
《家规辑略》是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曹端在永乐四年以《郑氏规范》为范本撰就的一部家训,它包含重要的经济观念.《家规辑略》建立起以家长为核心的家族经济管理体系,主母和“监视”辅助家长,族众必须接受家长的管理;制定严密的经济管理条例和详赡的奖惩方法,以长久维持家族公有制;要求族人树立以节俭为准绳的消费观,摈斥佛教消费和饮酒消费;推行以仁为核心的经济援助,要求合理合法地增拓田产.《家规辑略》的经济要求比《郑氏规范》更加严苛,体现家族和国家、家法和国法的互动,也展现出曹端光前裕后的家族理想及他对家族可持续发展的
高等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正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决议的核心要义,深刻认识“两个确立”重大政治成果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必须以史为鉴,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必须坚定扛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洪武五年(1372年),明廷三路大军北伐惨遭大败.此役过后,明廷的边疆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原本激进、积极进取的边疆策略转向谨慎、保守的守边之策.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前,明廷在沿边地区设立了大量卫所,分属山西行都司、北平都司、大宁都司统辖,这些卫所多位于长城外,与洪武五年(1372年)之前所设卫所相比更凸显了“防边”的作用.与岭北之役前“大开大合”的北伐策略相比,岭北之役后明廷对北边的经略方式应属“保守的经略”.这种保守、稳固的边防战略为明廷经略辽东、降服纳哈出、捕鱼儿海大捷奠定了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孝的思想;春秋至秦,“孝”通过立法开始成为正式的法律;两汉政府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从各个层面补充并完善了对孝的立法;隋唐时期,孝法走向成熟;明清时期,该法继续强化和益趋反动.古代中国的孝法呈现出“礼法结合和德刑并用”、“维护家长的特权”、“把孝神圣化和法律化相统一”等特点.尽管古代中国的孝法充满专制和特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尊老、敬老和养老”的社会氛围,推动了“孝”行为的落实.这对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敬老及保障老年人权益等现实问题,具有某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