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快速增长的相关需求,IMS行政交换系统将取而代之。通过对IMS技术的定义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并结合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換的现状,分析了IMS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IMS;电力系统;行政交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14
一、引言
行政交换系统是电力系统日常办公的重要手段,是调度交换系统的备用保障。传统的电力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已经难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1]。因此,电力通信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必须打破传统的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程控语音通信等相关窄带业务,适应时代需求,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多媒体通信系统等有关宽带业务方向发展[2]。
二、行政交换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全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的现状
省公司配置有2套行政交换机,朗讯5ESS2000型行政交换机作为局端用户交换机使用,中兴ZXJ10交换机专用于汇接交换机使用。此外,为了提高行政交换网中继路由的可靠性,各地市供电公司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就近的两两供电公司间采用2×2M中继互联。
(二)IMS技术
随着程控交换设备逐渐淡出市场,从目前已有的技术来看,软交换和IMS是下一代交换网络两种比较适合的网络技术。
(三)IMS技术概述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技术即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基础上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它被认为是未来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FMC)的重要技术基础[3]。
(四)IMS系统架构及网元
IMS 技术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见下图)
三、IMS的具体网架规划
(一)核心层
IMS核心设备1+1部署可分为主备和互备方式:主备方式一般多采用热备的方式,即业务正常运行于一套主机,备机监控主机,两机采用心跳线相连,当主机出现故障时,备机接管业务;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支撑层
在吉林省公司配置1套网管系统,完成对整个吉林省公司IMS域内注册用户的业务管理和号码分配,网管系统需具备拓扑管理、告警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系统管理、安全管理、操作维护等功能,并提供北向接口功能。
四、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IMS 作为基础的NGN 网络凭借语音和多数据等的强融合能力,多种的接入支持能力等特点,引领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而IMS 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可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随着IMS 技术的逐步成熟及吉林省电力骨干传输网络的逐步优化和完善, 为IMS 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中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阶段吉林省电力行政网传统的电路交换系统已运行多年,因此,IMS 系统的建设应用,应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实现传统的电路交换向IMS 系统网络的完美过渡。
参考文献
[1] 鲍捷.IMS 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电力系统通信,2010(7):9~13.
[2] 王晓东.吉林电力省公司行政交换系统IMS核心网建设工程[R].长春:东北电力设计院,2014
[3] 任超.试论IMS 技术在甘肃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J] .电力讯息.2014
[4] 殷步强,刘晨.电力系统业务网中NGN技术的應用[J].华东电力,2008,36(9):59-63.
【关键词】IMS;电力系统;行政交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14
一、引言
行政交换系统是电力系统日常办公的重要手段,是调度交换系统的备用保障。传统的电力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已经难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1]。因此,电力通信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必须打破传统的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程控语音通信等相关窄带业务,适应时代需求,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多媒体通信系统等有关宽带业务方向发展[2]。
二、行政交换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全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的现状
省公司配置有2套行政交换机,朗讯5ESS2000型行政交换机作为局端用户交换机使用,中兴ZXJ10交换机专用于汇接交换机使用。此外,为了提高行政交换网中继路由的可靠性,各地市供电公司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就近的两两供电公司间采用2×2M中继互联。
(二)IMS技术
随着程控交换设备逐渐淡出市场,从目前已有的技术来看,软交换和IMS是下一代交换网络两种比较适合的网络技术。
(三)IMS技术概述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技术即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基础上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它被认为是未来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FMC)的重要技术基础[3]。
(四)IMS系统架构及网元
IMS 技术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见下图)
三、IMS的具体网架规划
(一)核心层
IMS核心设备1+1部署可分为主备和互备方式:主备方式一般多采用热备的方式,即业务正常运行于一套主机,备机监控主机,两机采用心跳线相连,当主机出现故障时,备机接管业务;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支撑层
在吉林省公司配置1套网管系统,完成对整个吉林省公司IMS域内注册用户的业务管理和号码分配,网管系统需具备拓扑管理、告警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系统管理、安全管理、操作维护等功能,并提供北向接口功能。
四、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IMS 作为基础的NGN 网络凭借语音和多数据等的强融合能力,多种的接入支持能力等特点,引领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而IMS 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可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随着IMS 技术的逐步成熟及吉林省电力骨干传输网络的逐步优化和完善, 为IMS 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中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阶段吉林省电力行政网传统的电路交换系统已运行多年,因此,IMS 系统的建设应用,应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实现传统的电路交换向IMS 系统网络的完美过渡。
参考文献
[1] 鲍捷.IMS 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电力系统通信,2010(7):9~13.
[2] 王晓东.吉林电力省公司行政交换系统IMS核心网建设工程[R].长春:东北电力设计院,2014
[3] 任超.试论IMS 技术在甘肃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J] .电力讯息.2014
[4] 殷步强,刘晨.电力系统业务网中NGN技术的應用[J].华东电力,2008,36(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