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很多是非常抽象和深奥的,传统教学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概括与灌输,学生获得的都是抽象的以及概括化的生硬知识。而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究,可以获得自己能够驾驭的、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也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我们地理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下面以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II(必修)》中的《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西溪湿地为例》为例,探讨案例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案例材料的选择,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
  1. 案例来源
  (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
  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优秀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不可轻易弃之不用。它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2)从多种媒体中选取有用的案例
  现代媒体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因特网,他们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鲜活的素材,弥补了教材上一些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的劣势。平时要注意搜集,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把一些媒体中出现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信息精选设计为典型案例。
  (3)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设计案例
  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取资料作为教学案例,也可以只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
  2. 案例选择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案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要更好地落实教学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在案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确定案例。
  (2)匹配性原则
  选择的案例要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到诠释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作用。
  (3)实际性原则
  所选案例一定要切合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对案例的兴趣与参与。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使教学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的引入时机、引入目的、引入方法却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到教与学的整个环境。案例教学法基本上分四个阶段。
  1. 读懂案例,感知具体事例
  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西溪湿地为例》一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把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整治前西溪湿地的情况、西溪湿地公园等进行图文并茂地展示,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很快进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展示案例的时间和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 分析案例,探究因果关系,掌握基本原理
  学生一旦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要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指导学法。这为下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案例中,我们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1)什么叫做湿地?湿地的类型有哪些?(这是浅层次的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了解湿地的含义。此问属于知识性探究)
  (2)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西溪湿地保护为什么势在必行?(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探究出正确的行为倾向,理解湿地资源的重要作用——“地球之肾”,明白目前人类对湿地资源种种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湿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同为湿地的西溪也难逃此厄运。此问属于行为性探究)
  (3)西溪湿地采用什么保护模式,采取哪些措施?如果你是专家你会选择哪一个中国湿地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方案,为什么?(这一层次的设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问属于创新性探究)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极大诱发,一次又一次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对问题的探究形式应采用个体自主探究,还是小组合作探究,或先个体自主探究后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来考虑选择。上述问题(1)就可以个体自主探究,问题(2)(3)直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要先合理分配工作。给学生布置作业或任务,才能让讨论更深入,最好在课前探究,教师加以辅导。小组合作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3. 提高认识,解决问题
  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概念、原理、方法有了基本的认识,有的学生还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组织班级交流,提出解决办法,可以使学生取得更高层次的认识。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1)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2)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安排的班级交流形式是每小组派代表把问题做成课件进行交流。
  4. 总结评价反思
  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总结案例的知识点种类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思路的恰当与否、观点的逻辑性与全面性、课堂讨论主旨问题的把握及表达效果。
  在本节课中教师除了对知识结构的总结及学生参与度的关注外,特别要让学生明白西溪湿地的保护模式有别于洞庭湖和东北的三江平原的沼泽,但最终目的都是确保湿地生态各系统的功能,发挥湿地的最大功效,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而对于中国湿地博物馆建筑设计四种方案的选择,事实上各方面的专家已经详细进行论证,并有了评选结果,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评选,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让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具体方案时,要谨慎,要从多方面考虑,它毕竟不是课堂,在课堂上错了可以重新选择,而现实是很残酷的,错了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通过总结,学生对自己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从中取得经验,培养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结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它可以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选择和决策,还要让学生从案例学习讨论中获得某种经历、感悟和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当然,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还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测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处理突发教学事件的能力。总之,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时,都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这不仅是教学评价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同时它也是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对新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流淌的天地,是教师生命力焕发的场所。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在课前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教学手段。然后在课堂上按预先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是,教学过程不只是 “预设”教案的单纯展开
暑假,大奇来到海边度假。可一到海边,看到和闻到的只有暗黄色的海水和腥臭的海风。  “怎么会这样?”大奇正准备拍个视频问老师,一个大浪打来,将大奇推向浪尖!大奇害怕地低头一瞧:暗黄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坑!  “救命呀!”大浪一落下,大奇就掉了进去。  奇怪的是,大奇的坠落速度很慢,最后缓缓地停在了一个好像工厂一样的地方。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巨大的发条、齿轮。  大奇来到一个巨型发条下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CAI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功能,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示其积极的作用。如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界面展示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甚至可以“重现”历史发
火柴轻轻喊了一声  柴就醒了  灶膛就亮了  一根炊烟  站在云的上面  爬满雨水和鸟  故乡越站越高  乡情不是花朵 它是烟  不凋谢  只飄散
当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之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新洗牌”,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启蒙运动”。而作为一个多年来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新课改下我们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应对?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新课改下还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答案是否定的。那种传统的把学生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集中教育、集中管理的时代即将或已经
他总是那么讨厌  每次,只要他微微皱一皱眉头,我的快乐时光就会终止。  比如此刻,晚饭后我和老爸老妈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从房间出来倒水的他看到我们一脸陶醉的样子,立刻皱起了眉头,我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果然,五分钟后,他讨厌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这么吵还让不让人学习了?”我哭丧着脸看向老妈,老妈却忙不迭地关掉电视,将我赶回房间做作业。  我气不打一处来,回房间后故意将书本摔得叮当响。他为什么总
大家见过“茧”吗?有的同学养过蚕宝宝,见过它们吐丝织茧把自己包起来。还有的同学见过毛毛虫,它们在蜕变成蝴蝶前也生活在茧内。  我们常用作茧自缚这个词来形容给自己找麻烦,就像蚕一样用茧把自己包起来,传达的是一种不支持、不看好的态度,同时我们用破茧成蝶来形容走出困境,获得重生。这两个词看似有些对立,其实前者是后者完成前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先“作茧”,我们才有“破茧”的那一天,才会有成为一个全新自己的可
1  烟火镇是个很小的镇子,却也是个特别的地方。烟火镇的婴儿,在出生时,手里都紧紧攥着一枚小小的烟火筒,这就是他们的成长烟火。等到烟火镇的孩子长到十二岁,大人们会为他们举办成长礼,祝贺他们告别童年,跨入少年的行列。这时候,孩子们会亲手点燃他们的成长烟火。  有了成长烟火,十二岁的成长礼才显得隆重而完整。现在这些烟火竟一夜之间全部失踪了,这让那些快要过十二岁生日的孩子怎么办啊?  据说,成长烟火其实
(括号内依次为刊期、页码)    课 改 前 沿  新课程教学从制订“模块学程纲要”开始  林荣凑(1·3)  中学英语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陆正荣(1·7)  例谈物理教学如何构建探究任务张晓宇(1·9)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初探  沈坤华(1·11)  前沿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宋文玉(2·3)  例谈新课程下的数学建模教学  ——从阅读材料“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说起  杨柳峰(
劝说  试卷上有一道题:如何劝小明别去网吧?同学们的回答千奇百怪,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答案格外清新脱俗:小明,你别去了。我已经去过了,今天不营业!笑露八齒  听广播里说,笑露八齿是最好看的。于是我天天对着镜子练习,终于练成了。我逢人就笑,大家都惊呆了,问我:“你是怎么做到把嘴咧得这么圆的?”我回答:“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后来我才知道,笑露八齿露的都是上排的牙齿……修行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