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能动 科学评价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vewpyc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之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新洗牌”,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启蒙运动”。而作为一个多年来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新课改下我们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应对?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新课改下还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答案是否定的。那种传统的把学生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集中教育、集中管理的时代即将或已经走下历史舞台。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我们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根本上的确立,其能动性和对他们评价的科学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对课堂、对教师、对学校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学生有权选择教师、选择课程(一定范围内)、选择学科的进度、选择与其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活动。这样,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被破坏。由此必然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既然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已经不复存在,那么还需不需要班集体建设?班主任的角色应该如何转换?
  为此,笔者曾向400多名学生和50名班主任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和92%的班主任认为班集体是不可或缺的,10%的学生和6%的班主任表示无所谓,只有6%的学生和2%的班主任认为班集体和班主任已经失去了意义。由此看来,新课改下的班集体建设需要的应该是除旧布新,也就是通过班主任实现角色转换有序开展新课改下的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班主任制度是最基础的德育载体。过去,班主任是教师、家长、保姆,甚至是“执法者”,在学生面前班主任“言是真理、行是标准”,学生唯班主任“言是听、行是从”,两者之间构成了简单的上下级、教与学的关系。这种旧模式下的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性遭践踏、能动性被扼杀。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并与他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一位学生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责权的主体。因此,班主任必须完成从居高临下的关怀到朋友式的坦诚相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角色转换。
  班主任角色意识的转换是新课改下班主任生存与提高、新型班集体逐步形成的基础。笔者认为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做到“主体能动、科学评价”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策略的研究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即提高文化上的自学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体魄上的自健能力、情感上的自控能力、个性上的自制能力、道德上的自评能力等。正如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所说:“记住你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远低于生理成熟程度,他们或不会内省,无法自主思考自己的问题;或不善于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和倾听。在新型班集体建设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是传统德育上的关心集体,有班级荣誉感,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认识自己、展示自己、管理自己,倡导“班级自己管、同学自己帮、责任自己明、情感自己调、历史自己写”,在“尊重、独立、民主”的氛围中让每一位学生自我督促、自我要求、自我反思、自我体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班主任应该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变“管我”为“我管”。“青少年时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1]
  成功的素质教育总是德与才、文与道的完美结合。教师变监护为引导,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使学生在为人、做事、求知过程中实现“他控”向“自控”的飞跃,真正做到“博学、审问、明辨、笃行”,是新型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关于发型、服饰等问题,就可以以“中学生如何追求美”为题展开辩论,让学生懂得:“我们的校服也许不美,但我们若爱班级、爱学校,校服就是我们的荣誉,就像警察的服装让我们觉得很威严,大夫的白大褂让我们觉得很神圣,清华、北大有校服会让我们很向往,博士服和博士帽让我们梦寐以求一样。”
  
  二、帮助班干部实现角色转换
  
  新型班集体建设中的班干部,应该由原来的班主任助手转变为班集体的主要领导集团,是班集体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因此,班干部的选用应该改变“只要教师认可、不管社会需求”的传统倾向。学校是培养后备干部的“第一只摇篮”,要把社会需求作为班干部培养的方向,把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到为社会造就合格干部后备力量的高度,培养他们独立工作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古对联云:“梅(眉)先生,徐(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鼻孔子,眼珠子(朱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说的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道理。在选用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更多的应在幕后而不是在前台,不能强行干预、武断结论。要搭建一个舞台,赋予一种权力,指出一条明路,给出一个评价。当然,在班干部选用和培养过程中,有些传统的做法依然是有用的:学会开班委会,培训、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开班会、开民主生活会;分工协作、岗位锻炼;集体活动(晚会、比赛……);学会教学尝试(我替老师来上课);执行决议;善于情感渲染与宣传舆论辅导等。
  同时,可以实施班干部培养的“轮换与稳定”机制,在逐步实施培养目标的同时,要对班级管理办法作出规定,如班级公约,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要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良好机制,既区别于班主任一统天下的管理方式,又区别于随意性、放羊式的管理方式。
  最主要的是,新课改下的班干部队伍建设,要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德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创造更加完善的生存状况。就个人来说,就是希望有限的生命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包括人自我的存在、本性、需要、力量以及意识本身和人自己的全部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抉择、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调控等等的意识”[2]23。
  
  三、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切实改变
  
  新课改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结论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结论就难以获得。同样,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我们经常强调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学生思想的发展轨迹更应引起重视。班主任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那些所谓的“至理名言”“金科玉律”,允许学生大胆质疑,认同学生不同个性。我们可以比较两类学生: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这类学生对班主任言听计从,言行举止中规中矩;另一类被认为是桀骜不驯的差生,这类学生往往游离于集体之外,经常“违反”班纪班规。如果我们能转换一下对学生的评价思路,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的思想如果经过痛苦碰撞磨砺将日趋成熟明朗。
  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切实改变还应体现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上。应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教育评价的公平公正:如何把“负面”影响转化为最大的教育“收益”,这是一种教育勇气,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民主宽容、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学活动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感,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自主、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如果班主任一味面慈手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一个学生看事情的主流,心存善意要看事情的发展,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古语说得好:“以己之心恕人则全,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民主的评价捍卫的是人格的尊严,成就的是人性的光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育的根虽苦,果却是甜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确实需要新课改下的教师经受思想的阵痛!
  
  四、调查方式的可行性探索
  
  新课改下班集体在表象上显得松散不集中,这就给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带来难度,一些传统的调查方式(如向科任教师了解情况,多到班级走动等)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班主任迫切需要探索新的了解班级状况的调查方式。建立一个持久稳定的交流平台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这个平台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型的,具体的手段包括建立班主任信箱、定期举行由学生主导的新型班会课、建立德育导师制并建立学生个体成长档案、通过在开放的空间里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等等。
  在流动性大集中性不强的新课改背景下,设置班主任信箱,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班主任,有些当面难以表达的问题也可以由此得到交流。这一举措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必须定期答复相关内容,并且既要面向全体,又能个别沟通。当然,走近学生,还应该了解其家庭背景,在沟通过程中要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出现。要树立一种大班集体的观念,尽可能地扩大班集体的外延,充分认识到班集体成员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还应该包括家庭和社区,班集体的空间不仅仅是教室学校,还应该是一个更广阔的开放空间。
  新课改下的主题班会课当然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作出革命性的探索。传统的班会课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是制片和导演,学生只是演员和道具,主题虽高亢上进,却流于空洞缺乏鲜活生命色彩。新型的班会课应该让学生成为制片和导演,“片子”不求精致但要求真实,结局不求完美但要求有回味(这种回味应该是学生的自我体悟,是一种真实的启迪)。
  班集体建设可行性调查方式的探索,其核心思想是让习惯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根也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形成后,学生逐渐在班集体中由他律改为自律,增强了自我责任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又会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建立德育导师制并建立学生个体成长档案则是促进学生品质内化的有效方法。因为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蕴涵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因此,人对自我的内向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2]9。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的方式,让学生不断认识自己成长过程的每一步,同时通过德育导师不断引导、启迪、指正、鼓励,让学生不断收获每一步成长、每一份成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苏]科恩.青年心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77.
  [2]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其他文献
记得从前跟长辈一起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里面的内容大多已经淡忘,唯独主题曲里的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一直记在心里。秤,是一个标准,是一把戒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杆秤。  我最好的朋友应子兮捡到了杨艺的拇指熊,想据为己有,我知道这种行为不可取,但是一听到她那句“捡了送给你的”,我的心就融化了。我答应让她先玩一晚,可一连过去好几天,应子兮都没有要把拇指熊给我的意思,我又生气
一、教师结对活动,本质上是合作活动    许多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活动。结对活动的显著优势是发挥老教师的引领性,即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师德、业务等方面的引领。结对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可以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完成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乃至“骨干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教师的发展。从而优化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传统的新老教师结对活动存在着“引领
上课时,教授端着一杯咖啡问同学们:“如果我把这杯咖啡这样举几分钟,会有什么结果?”  “什么结果也没有!”有同学回答。  “如果举一个小时呢?”  “您的胳膊肯定会又酸又痛。”  “要是舉一整天呢?”  “那您的肌肉肯定会极度紧张。”  “可在整个过程中,这杯咖啡并无变化,所以是什么让胳膊酸痛、肌肉紧张呢?”面对教授的问题,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教授接着问:“那我要怎样做,胳膊才不会痛呢?”
有一天,还是孩童的苏轼和苏辙正在院子里玩,忽然看到父亲站在一个角落里,背对着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什么。哥俩想看个究竟,就跑到苏洵面前。谁知,苏洵快速将双手藏在背后。苏轼疑惑地问:“父亲,您在干什么呀?”苏洵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这种情况一连发生了好几次,这激起了哥俩的好奇心。于是,有一天他们突然袭击,悄悄地出现在父亲面前。苏洵似乎来不及躲避,让哥俩逮了个正着。原来父亲手里捧着一本书。  谜团虽然解
- 1 -  京都大原区有座古寺叫作“三千院”,寺院后山一带虽然离村庄不远,却十分安静,寺院门前有一片树林,这片树林就是獾的家。  这里少有人来往,是獾理想的居住地。另外,村庄附近的白薯、谷类,还有寺庙里和尚们吃剩的饭菜,都足够养活獾的全家。  这晚,獾妈妈带着刚满四个月的獾宝宝们出来了,因为这附近一到天黑就很少有人经过,所以它们大摇大摆地走向寺庙。  可是偏偏不巧,路上碰上了干农活刚要回家的增二
这段时间,咖同学的数学课正在学估算,这是他的三道题:  算术题1:妈妈去商场买了一台396元的取暖器和一只488元的电饭锅,应准备多少钱才够?  咖同学答:“这道题不合理,哪有人还没去商场就知道價格的?而且既然知道了准确价格,为什么还要估算呢?还有,现在去买东西都是刷手机或卡,根本不需要估算!最重要的是妈妈每次到了商场,还要买一堆衣服鞋子,根本没法估算!”  算术题2:妈妈煮饭用去25分钟,洗菜用
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流淌的天地,是教师生命力焕发的场所。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在课前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教学手段。然后在课堂上按预先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是,教学过程不只是 “预设”教案的单纯展开
暑假,大奇来到海边度假。可一到海边,看到和闻到的只有暗黄色的海水和腥臭的海风。  “怎么会这样?”大奇正准备拍个视频问老师,一个大浪打来,将大奇推向浪尖!大奇害怕地低头一瞧:暗黄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坑!  “救命呀!”大浪一落下,大奇就掉了进去。  奇怪的是,大奇的坠落速度很慢,最后缓缓地停在了一个好像工厂一样的地方。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巨大的发条、齿轮。  大奇来到一个巨型发条下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CAI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功能,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示其积极的作用。如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界面展示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供形象化的教学信息,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甚至可以“重现”历史发
火柴轻轻喊了一声  柴就醒了  灶膛就亮了  一根炊烟  站在云的上面  爬满雨水和鸟  故乡越站越高  乡情不是花朵 它是烟  不凋谢  只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