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血压的变化或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时应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为了实现平稳控制血压,目前专家建议:患者最好使用每天服用1次就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但有时,患者服用了这些“长效”降压药,并未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
那么,为什么服用了“长效”降压药,仍然不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呢?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4种情况有关。
1 并非24小时长效降压药
自从20多年前“每天服药1次”的长效降压药概念提出以后,许多降压药都搭上了“这班车”进行推广不管是否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都建议患者每天服用1次。
的确,许多药物可以每天服用1次控制24小时血压。但也有许多药物,虽然推荐患者每天服用1次,但在其推荐使用的剂量范围之内,并不能控制24小时血压。例如,较早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依那普利,在用于治疗高血压时就需要每天服用2次,才能控制24小时血压。
建议:患者在服药以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用药物是否为真正的长效降压药。如果是疗效稍短的降压药,就不能每天只服1次。
2 生活方式不健康
临床证实,大多数患者在服用长效降压药后,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但是,由于长效降压药易受到疾病本身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因此,并非每个患者都能够获得长效降压的效果。例如,钠盐的摄入量会严重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如果患者晚餐时摄入钠盐过多,即便使用了真正的长效降压药,其在夜间和次日早上的降压作用也会显著减弱,无法达到控制24小时血压的目的。
建议:在使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长期坚持低盐饮食,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本身可以降低血压,也可以保证药物充分发挥降压作用。
3 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证实,通过制剂改造的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非常成功,但在延长作用时间方面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通常,缓释制剂的药物作用时间尽管不足24小时,但往往比较接近24小时,肠道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胃肠道功能紊乱对控释制剂的降压作用则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严重的腹泻自不必说,即便是每日2次大便,也可能严重影响药物效果。不难想象,如果药物在第1次大便时即被排出,后面当然无法发挥降压作用。
建议: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根据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调整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的药物剂量。
4 药片掰开服用
为了平稳降血压,临床要求“所有长效降压药必须保证在24小时之内血药浓度都能达到有效发挥降压作用的水平”。也就是说,即便患者使用的是真正的长效降压药,也需要使用合适的剂量才能控制24小时血压。除非情况特殊,均应使用推荐的常规剂量。患者千万不能因为有时血压有所下降,就想当然地把药片掰成半片服用,因为掰开后服用,药物剂量下降,难以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有时,还可因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使药物迅速被人体吸收,在血液中浓度骤然升高,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建议:患者服用缓释片与控释片时,通常要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以免达不到24小时控制血压的目的,伤害身体健康。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血压监测,最终实现长期、平稳控制血压,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延年益寿。
那么,为什么服用了“长效”降压药,仍然不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呢?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4种情况有关。
1 并非24小时长效降压药
自从20多年前“每天服药1次”的长效降压药概念提出以后,许多降压药都搭上了“这班车”进行推广不管是否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都建议患者每天服用1次。
的确,许多药物可以每天服用1次控制24小时血压。但也有许多药物,虽然推荐患者每天服用1次,但在其推荐使用的剂量范围之内,并不能控制24小时血压。例如,较早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依那普利,在用于治疗高血压时就需要每天服用2次,才能控制24小时血压。
建议:患者在服药以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用药物是否为真正的长效降压药。如果是疗效稍短的降压药,就不能每天只服1次。
2 生活方式不健康
临床证实,大多数患者在服用长效降压药后,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但是,由于长效降压药易受到疾病本身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因此,并非每个患者都能够获得长效降压的效果。例如,钠盐的摄入量会严重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如果患者晚餐时摄入钠盐过多,即便使用了真正的长效降压药,其在夜间和次日早上的降压作用也会显著减弱,无法达到控制24小时血压的目的。
建议:在使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长期坚持低盐饮食,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本身可以降低血压,也可以保证药物充分发挥降压作用。
3 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证实,通过制剂改造的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非常成功,但在延长作用时间方面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通常,缓释制剂的药物作用时间尽管不足24小时,但往往比较接近24小时,肠道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胃肠道功能紊乱对控释制剂的降压作用则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严重的腹泻自不必说,即便是每日2次大便,也可能严重影响药物效果。不难想象,如果药物在第1次大便时即被排出,后面当然无法发挥降压作用。
建议: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根据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调整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的药物剂量。
4 药片掰开服用
为了平稳降血压,临床要求“所有长效降压药必须保证在24小时之内血药浓度都能达到有效发挥降压作用的水平”。也就是说,即便患者使用的是真正的长效降压药,也需要使用合适的剂量才能控制24小时血压。除非情况特殊,均应使用推荐的常规剂量。患者千万不能因为有时血压有所下降,就想当然地把药片掰成半片服用,因为掰开后服用,药物剂量下降,难以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有时,还可因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使药物迅速被人体吸收,在血液中浓度骤然升高,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建议:患者服用缓释片与控释片时,通常要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以免达不到24小时控制血压的目的,伤害身体健康。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血压监测,最终实现长期、平稳控制血压,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