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ing_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 课堂气氛 成功体验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小,表现为:体育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管理式体育课教法”充斥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是一切井井有條。长此以往,学生依赖性增强,学习效益低下,喜欢体育活动却害怕上体育课。因此,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
  
  一、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体差异,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人格,树立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持续发展的潜能的观念,正确认识学生间的差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尤其是实际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间的体能、体育基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以及全体学生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在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在目标确定、内容安排、方法采用等方面区别对待,使全体学生都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尤其要给体能、运动技能差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促使其进步与发展。
  其次,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
  
  1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认识倾向,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内在“激素”,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情绪和反馈效果,并对人类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促使其体育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我们以舒适的场地布置引发学生良好的心境;以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学生产生运动的热情;创造协作气氛,使学生在各种身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向上的意志。
  2 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动机,形成强大合力,形成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适时调整体育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尊重和采纳学生合理建议,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障碍时,教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进行鼓励;当学生遇到挫折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避免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当学生“出格”时,用善意的语言提示;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或竞赛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活动;练习中手把手对学生动作做指导、保护;多让学生针对学习情况互相讨论学习内容,互相评价学习效果,发表学习后的身体、心理感受等等。
  
  三、实施开放、成功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
  
  1 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实施开放式教学
  首先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体育课要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要敢“放”且善“放”。其次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练练、试试、比赛比赛、表演表演。三是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体育教学应改变“管理式教法”的局面,让学生对教学中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享有发言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活动多元化、自主化。
  
  2 创造成功机会
  要努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潜在能力可挖。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根据学生实际,变化练习条件,降低难度,提出适当要求,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关键。
  第二,进行激励性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过程与发展性评价。
  第三,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创造条件,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注重教法、学法指导,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还必须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把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练习热情,使课堂出现想、练、比多层次的结构,使学生愿学、乐学。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7-9年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慕菊,刘兼,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高凤华,体育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中国学校体育学,2000(3)
其他文献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语法、词汇而轻视听说,致使语言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词汇量在五、六千以上的中国学生很多,但是很多人却连日常对话都很困难。这是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把英语教学带进了死胡同,也是英语教学慢、费、差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呢?    一、端正教学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第一位    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表达,“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让
摘要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要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严格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即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文讲解、复习巩固。  关键词 英语阅读 英语教学    如今,英语的阅读教学靠投入大量时间来提高教学效果已失去实现条件,而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又相当繁重
目的: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程度甚高的原发性骨肿瘤。该肿瘤易在早期出现远处肺转移,病死率较高,预后极差。探索骨肉瘤的具体发病机制以及新的诊治策略是改善其预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内容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更要“悟其渔识”。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落实,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惟其如此,学校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创新人才。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更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所谓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统
摘要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历史学习 兴趣 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的关键。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
摘要 利用生物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师生互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实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教育改革的主题是: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其中,科学素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素质”的内涵在不断的改变,外延也在不断地向外延伸。这就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拓出了一条没有止境的路。21世纪是生物世
新课程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