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高职院校部分文体活动学生参与感偏低、活动获得感不强,对于参加校园文体活动有一定的抗拒心理。部分组织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干部对于文体活动的组织、策划、领导、控制上为了做完成工作任务而完成学生活动,加剧了学生对校园文体活动的心理抵触。校园文化是建立在文化育人的基础上,而文化育人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目标,所以校园文体活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信度和效度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体活动;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19-02
  大学是通过文化培养人才的;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到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笔者认为,高校文化育人较为重要的一个路径是校园文体活动,而文体活动折射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理念的不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大相径庭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体现出明显的先进性、职业性、地方性,形成具有其个性和特点的校园文化。
  但是,当下高职院校部分文体活动学生参与感偏低、活动获得感不强,对于参加校园文体活动有一定的抗拒。部分组织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干部对于文体活动的组织、策划、领导、控制上敷衍了事,为了做完成工作任务而完成学生活动,造成学生对校园文体活动的心理抵触。校园文化是建立在文化育人的基础上,而文化育人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目标,所以校园文体活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信度和效度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
  一、明确校园活动的目的和具体目标
  亨廷顿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递给其他人,特别是传递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笔者认为按照亨廷顿的理论,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体现在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管理制度这三个方面。
  完成具有信度和效度的高职校园文体活动的组织、策划、领导、控制者主力是老师,学生干部只能充当辅助角色。作为负责相关活动的老师首先要体现在出勤奋、踏实、刚毅的工作作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红色文化。榜样示范,共产党人身先示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学生做出榜样。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在师生的行為习惯、思想观念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好坏依赖于相关负责老师的能力、品行、责任心和执行力。所以学校对活动负责老师管理制度的水平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情况。
  校园活动意旨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活动目的上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意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职业素养,拥有职业所需系统化的专业知识、高效的执行力、强烈的集体意识;(3)社会需求,满足地方性发展需求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按照以上三个方面确定了学生所需的五种能力和高职院校校园文体活动的种类(见表1)。
  二、高职院校文体活动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文体活动中除去部分带有一定娱乐性的文体活动,学生自觉参加的意愿较低。这些情况有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也有来自学生和活动组织方的原因,笔者将从组织、策划、领导、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组织权力的挥发,当下高职院校校园文体活动组织机制往往是由学工、团委、二级学院、教务、体育部等组成的工作小组。校园文体活动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如何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基本落到了二级学院负责相关事务的老师。对于负责相关事务老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了敷衍了事的行为习惯,当协助工作的学生干部向老师学习时,就形成了不仔细和不认真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2)策划流于形式,二级学院活动策划书往往出自协助工作的学生干部,从策划书书写的范式,对活动意义的理解,对方案的可实施性未能做出一个清晰的计划。若负责老师不仔细审查活动方案,建立一套标准化计划实施方案便难以策划令学生满意的活动。(3)领导力不足,以学生干部领导学生,会提高活动的组织难度。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干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会以“头戴乌纱帽”的气场积极完成任务,会造成不可逆的官僚主义,助长学生的拜金主义。4.控制力薄弱,高职院校部分文体活动学生参与感非常低,例如文化讲座论坛,往往需要辅导员强制学生参加。但是,例如电竞比赛的活动学生往往非常热衷参与。这展现出当前活动形式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校园活动相关策划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国家意志、社会需求、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改变校园活动的工作方式。
  三、高职院校文体活动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文体活动育人机制的重点是围绕负责相关活动的老师建立,形成一套有信度和效度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1)在组织机制上,筛选根正苗红的老师负责相关活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带领学生勇做追梦者和圆梦人。把勤奋、踏实、担当的工作风格传承给学生,达到耳濡目染的育人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事情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在不断的工作学习中反思方法,举一反三从而训练出勇于创新的观念。(2)在管理机制上,面对社会从千人一面到一人一面再到一人千面的观念变迁,要强调工作的专业性。围绕相关负责老师成立工作室,组建较为专业的工作团队。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机制,规范学生组织的组织、策划、领导、控制能力。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同行业前沿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偏向职业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3)在评价机制上,对于学生而言不能忽视人的个性存在、自由存在、创造性存在,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评价方法上,不能仅仅采用素质学分的方法。尽管学生到场签到,人数上可观,但并不等于文化育人。对于老师而言,改变疲于应付的工作态度,建立相关负责老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
  [2]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测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手段,在测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将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进行调整。本文主要通过把握试卷质量、组织考试、批阅试卷、评讲试卷和指导学生整理消化试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师科学处理试卷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试卷的内容,最大程度发挥试卷的作用,做到让学生在考后能够达到“100”分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诵读经典”是指诵读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诗文包羅万象,意义深厚,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空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国人中口口相传的经典诗文,通过日常的吟诵走进千门万户,对孩童文学启蒙、语言发展、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礼仪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在1+1+N课题研究背景下,探索将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开展到大洋彼岸,以“经典诗文”为桥梁,使更多的人了解国文经典,发扬民族文化。  
期刊
【摘 要】历史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中心,围绕新课标的落实,对必修教科书正文及辅助“边角料”进行多元视角处理,会更使得教学变的简单、易行、高效。  【关键词】“边角料”;教学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85-01  “边角料”指教材中除正文内容以外,各种栏目等辅助性材料。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中几乎每课均附加大
期刊
【摘 要】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师爱,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感染我们的孩子,把爱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中,让我们的地球充满爱。  【关键词】幼儿;温暖;关爱;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控制问题是指:在每个智能体仅知道自身和其邻居智能体信息的情况下,对每个智能体设计控制器,使每个智能体的状态或输出达到一致,同时要求性能函数达到最小值。由于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因此研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状态一致性控制问题和最优输出一致性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第一,本文研究了模型完全未知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最优状态一致性控制问题。针对状态可测,但模型完全
【摘 要】在低结构游戏研究过程中,幼儿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自由创意新奇期、同伴经验影响期、游戏发展停滞期和主题创想发展期。本文以“睿睿的双笔筒诞生记”为例,随着游戏情节发展,浅谈教师在各时期形成的不同指导策略。  【关键词】低结构活动;发展阶段;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86-01  第一阶段:自由创意新奇期  低结构
期刊
【摘 要】“四动.九段”是一个符合《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基准,以学生个人成长和学习为关注对象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四动.九段”评价模式如何在教育实践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得以实现,是我校研究的课题。下面我们谈谈在“四动.九段”评价模式操作策略方面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四动.九段”;评价;模式;操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9
期刊
在机器人手眼协调中,无标定机器人克服了基于标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和困难,因此成为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针对机器人无标定手眼协调中的运动跟踪控制问题,分别用状态估计的UPF粒子滤波的方法以及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①首先为了后续对机器人手眼协调中的运动跟踪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对型号为UR5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对于机器人正向运动学以及逆向运动学进行了分析与求解推导,并对于正逆向运动学进行了实验仿真。
  ②其次针对机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电力数据。本文以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研究配电变压器负荷曲线变化规律,归纳配电变压器日负荷模式,分析配电变压器之间用电行为的相似性,该研究有助于开展需求响应、负荷预测、电价设计等电力大数据研究。同时为掌握配电变压器负荷曲线未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研究配电变压器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准确的负荷预测为实现智能电网、高效能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撑。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提出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负荷曲
精确地掌控临界交通参数及交通流临界特性是对城市路网交通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同时,对临界交通参数的分析和估计是有效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减少道路交通拥堵的前提。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路网机动车辆的精准覆盖,且能实时获取城市路网中全体机动车辆的出行信息。鉴于其优越的数据实时性以及车辆的全面覆盖性,基于RFID汽车电子标识数据深入研究城市快速路交通流,进而获得准确的临界交通参数及交通流临界特性,对改善城市快速路交通管理控制水平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