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学生的自主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lin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也需要变化。面对教育的新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学习方式。这不仅对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让学生们乏味的知识与枯燥的课堂上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本文针对的是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来开展一些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程的改革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了现阶段教师们的一大重点。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快乐还给学生。在以往传统的教育课堂里,教师讲得多,节奏快,内容大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改革就需要教师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新的学习具有探究性,从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让学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 自主学习,教学中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占主体,而教师则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大多以知识灌输为主,无法让学生参与进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自主学习则有利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严厉的鞭策着,是学生的引导者或是领路人,在这个环境下,师生之间能够共同的参与进去,进行和谐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地、自发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效率,这比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要收益的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保障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究性,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们提起兴趣。为了让教学更鲜活起来,教师们课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设定一些情景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与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可以引用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自主探索学习的效果。
  可以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中寻找问题,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如:遗传与进化的课堂上,课让学生们找一些与父母家人相似的某些遗传特征,提出一些问题,①家庭成员的血型?②家庭成员的身高?③家庭成员是否具有酒窝?④家庭成员是否是双眼皮?⑤家庭成员的脸型?⑥家庭成员是否具有美人尖?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往往是学生最熟悉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套就兴趣的。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不但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生物知识的无处不在,更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还能满足学生们自信的心理,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或是教师课事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在读完后做出解答并找出疑难。例如:①什么是光合作用?②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③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⑤光合作用场所在哪里?⑥那些物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⑦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光合作用?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学生去主动探寻,或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换意见。在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者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进行系统的总结。加强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印象。要求学生对不用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让零散的知识点聚合成完整。如: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③心脏的结构和功能;④体循环和肺循环及血液循环的过程;⑤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⑥呼吸运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⑦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让学生们把所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更便于记忆。
  初中生物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解决一个个问题,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创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在抽象的生物学学习中,能够更具象的学习。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掌握,学以致用。
  三、 因材施教,正视个体差异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对生物学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生物学十分枯燥;有些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与接受力强,而有些学生则不太理想;有些学生倾向于理论课程的讲述,有些学生则更喜欢实验课程的学习。这边需要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用的学习指导。对于那些对生物学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接受力强的学生,教师可要却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进行回答,如遇没有透彻的知识,教师则需要适当的点拨及指导。在教师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时,应尽可能地多给予耐心指导,设置一些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来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兴趣。
  四、 丰富教学,多方面利用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程学习中,涉及很多大自然、动物与人体机能等相关的知识。教师可针对学生思维活跃的特性,将于教学相关的动植物结构一特批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进行课程的学习。
  生物科学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教师可在周末组织学生到户外寻找与生物课程相关的动植物,在探寻的过程中教师课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的魅力。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他们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兴趣,来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总之,自主学习是在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下摸索出来的新的教育方法。是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是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只有学生对生物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
  参考文献:
  [1]咸卫华.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6(11):69-70.
  [2]吕霞.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5(20):20-21.
  [3]贠雯红.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初中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4(11):94.
  作者简介:
  胡曼,江苏省南通市,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先民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分层次教学是在各阶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针对于不用层次阶段的学生同时学习一门学科语言的教学现状。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情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对于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历史学科教学动态管理,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动态管理  历史课程是学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何在题干之中发掘有效信息是教师所研究的一个课题,只有找到有效消息才能获取高分。中考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这两种,它们俩信息的搜集、提取与辨析的方法不尽相同,以下是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信息搜集、提取与辨析  众所周知,初三学生作业多、学习压力大,初中历史与社会作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学习水平上的差异,使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契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其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初中的历史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作用;应用  历史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也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其历史素养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表现出来了
摘要: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对有效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掌握基本的有效史料挑选原则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知识认知和掌握情况。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客观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拓展延伸性原则这三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史料;选择原则  一、 引言  历史学科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单一的板式教学或者纸质学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实现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升。文章主要是就多媒體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具体应用  一、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当分清主次 
摘要:现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于学生素质、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大有助益,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不佳,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种现状亟待得到改善。本文将对科学素养的内涵加以探讨和分析,并重点论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和有效方法,以期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结合高三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旨在探讨通过“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模型与建模,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利用科学史,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高三生物;核心素养;理性思维;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理性思维是指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具体表现为能
摘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粒子等一切,探索物质的基本规律,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所以,学好高中物理,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中老师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核心素养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丰富完善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教学  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要使学生
摘要:初中化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激发并持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方法  成功的教育不是强制的灌输,而在于循序渐进的引导。以兴趣为学习的出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摘要:突破思维障碍,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中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题的时候,思维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很难打开思路,从而形成了思维障碍,使得高中生疑惑不解,很难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笔者针对高中生在物理教学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做出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突破;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