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性思维培养的高三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高三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旨在探讨通过“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模型与建模,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利用科学史,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高三生物;核心素养;理性思维;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理性思维是指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具体表现为能够运用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高三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他们的理性思维的培养更易得到贯彻实施。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
  一、 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在思维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善于建立事物的内在和外部联系。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当复习基因的表达时,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关于基因的表达,你能想到哪些相关知识点?请用笔在纸张上写下来,内容不要重复”。
  以下是学生写出来的内容:DNA、mRNA、rRNA、tRNA、核糖体、转录、翻译、转录过程、转录场所、翻译过程、翻译场所、密码子、反密码子、真核生物转录翻译、原核生物转录、翻译、多聚核糖体、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教师课堂发现,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比较活跃,反应迅速,写得较多,后来就逐渐慢下来,经过他们努力思考,依然能继续写出较多的关联知识。一定的时间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善、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基因表达的概念图。学生在参与此类开放性问题的互动中,一方面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时也能了解别人的答案,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并且,通过进一步构建概念图,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这是一个思维从“零散、无序”到“系统、有序”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思考,建立知识内在联系的过程,有助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二、 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科学方法。其中“演绎和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演绎和推理思维要求学生能运用已知的生物学规律,预测或探讨相关生命现象的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剖析典型案例,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交给他们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例如,在复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时,学生已经熟悉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流程,也已经清楚果蝇的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此时教师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F2白眼果蝇只有雄性?經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假设一: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二,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上也有等位基因;假设三: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让学生分三个小组,分别对三种假说书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谱,学生通过书写遗传图谱,自然把假设一排除掉,剩下假设二和假设三,再让学生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最后教师把摩尔根做的测交实验的真实结果告诉学生,从而验证了假设三是正确的。学生通过亲自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且设计实验在证实结论,通过假设、推理、对比、排除、验证等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三、 通过模型与建模,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模型。在高三复习阶段,多加锻炼学生的建模能力,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复习呼吸作用之后,让学生按照以下顺序在同一个坐标轴画图:(1)画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变化曲线;(2)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氧气变化曲线;(3)画出总呼吸强度随氧气变化曲线。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很快能准确的画出第一个曲线和第二个曲线,第三个图就存在明显的问题。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特殊点分析的方法,把起点、拐点、终点三个点确定后,再用平滑的曲线链接起来就得到第三个曲线,最后让学生总结从点、线、面的角度分析第三个曲线的意义。这一教学过程就是典型的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难点知识,借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使高中生物学的微观和抽象问题直观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高中生物知识零散、繁杂,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串起来,通过构建概念图,对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认清每一个概念,同时能够努力寻找不同概念的关联,建立不同概念的逻辑关系,训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四、 利用科学史,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很多教师在复习科学史时,只是简单的呈现事实,学生背下结论。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这些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例如,对于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在单侧光下,向光侧的生长素横向往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更快。对于这个结果,是否有质疑呢?学生思考之后回答,还可能是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所以向光侧长的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两种推测。学生在质疑过程,修正主张,多维度体验科学史的经典实验。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经典实验,意味着教育只是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不是满堂灌,让个体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选择。
  总之,在高三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寻找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理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不断钻研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认真把握和驾驭教材,积极反思,注重积累经验,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塑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柴葳,刘博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N].中国教育报,2016-09-14(1).
  [2]候凤霞.例谈高中生物深度学习对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7(7):74-76.
  [3]王吉文.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7(5):13-14.
  作者简介:
  陈小华,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方式,以思维的逻辑和流程作为线索组织教师备课时候的思路.以“世界分区?拉丁美洲”为例展现该种教学设计过程和板书设计,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
摘要: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学生不太感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巧妙地将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那么将有助于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而构建充满温情与诗意的政治课堂,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兴趣爱好;政治学科;教学  初中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枯燥,
摘要:从了解当前轻德育重智育的状况出发,围绕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核心素养体系背景下思考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老师怎样来充分挖掘课堂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立德树人;政治课德育功能;核心素养  如何真正培养出道德素质高的人才呢?这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探究的问题。初中思品课是一个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更需要好好来探究核心素养体系背景下初中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在国家人才培
摘要:分层次教学是在各阶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针对于不用层次阶段的学生同时学习一门学科语言的教学现状。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情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对于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历史学科教学动态管理,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动态管理  历史课程是学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何在题干之中发掘有效信息是教师所研究的一个课题,只有找到有效消息才能获取高分。中考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这两种,它们俩信息的搜集、提取与辨析的方法不尽相同,以下是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信息搜集、提取与辨析  众所周知,初三学生作业多、学习压力大,初中历史与社会作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学习水平上的差异,使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契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其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初中的历史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作用;应用  历史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也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其历史素养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表现出来了
摘要: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对有效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掌握基本的有效史料挑选原则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知识认知和掌握情况。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客观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拓展延伸性原则这三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史料;选择原则  一、 引言  历史学科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单一的板式教学或者纸质学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所提出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实现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升。文章主要是就多媒體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具体应用  一、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当分清主次 
摘要:现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于学生素质、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大有助益,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不佳,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种现状亟待得到改善。本文将对科学素养的内涵加以探讨和分析,并重点论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和有效方法,以期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