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会手脑并用,以做促思,以思导做,在做中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在做中去发现、体验、感悟、思考和内化,让学习真正发生。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观察尝试,激发思维;自主探究,发展思维;交流研讨,提升思维几个方面,谈一谈在科学探究、研讨交流中如何让学生发展思维、走向深度学习的做法。
  【关键词】激发思维 发展思维 提升思维 深度学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引起了许多人对教育现状的反思。现状之一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了知识丰富却缺失想象力的人,收获了知识却牺牲了智慧的内核——思维。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学习就是学会发展思维,没有思维的参与,学习便不能真正发生。
  在科学课学习中,要以思维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学会手脑并用,以做促思,以思导做,在做中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在做中去发现、体验、感悟、思考和内化,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一、观察尝试,激发思维
  观察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在探究活动中,猜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增强他们对未知事物的预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尝试实践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做思共生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使学习真正发生。
  1.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笔者为学生们提前准备探究情境,首先让大家一起唱歡快的《拍手歌》,然后过渡到学生闭眼猜测各种声音,并用语言交流不同声音的意义,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些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的探究教学留下伏笔。没有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很难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好奇和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变得活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2.猜想尝试,发散思维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猜想尝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天马行空,包容错误的猜想,这些想法也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通过“如何借助身体,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不断尝试,于是便有了“吹一吹、搓一搓、揉一揉、甩一甩、弹一弹、拍一拍”等多种方法,呈现多种结果 ,让课堂活起来,在相互交流中,启发了大家的思维,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尝试,激起探究的欲望。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只有大胆猜想,不断尝试,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科学探究,发展思维
  科学课堂是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从选择材料、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等一系列过程,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在“做与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1.探索因果,发展逻辑思维
  因果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许多科学决策是基于因果逻辑的,科学课教学要帮助学生抓住现象之间的逻辑本质,用因果联结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发展理解能力及决策能力。
  例如,在教学《水到哪里去了》一课时,教师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让学生思考: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学生回忆联想:用水洗手,不用擦手,手也会干;衣服湿了,过段时间也会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由此执果索因,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事情的真相,了解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从而明白蒸发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寻找现象背后蕴含的本质问题,发展逻辑思维。
  2.比较异同,培养推理能力
  科学课程倡导“动手动脑做科学”,只有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运用分析、比较、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方法,才能助推科学探究真正发生。学生在获得相关实验信息后,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对探究问题进行回答,这样有利于培养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往深处发展。
  例如,在教学“露的形成”时,为学生准备了两瓶同样多的水,其中一瓶是常温装,另一瓶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常温水瓶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冰箱里拿出来的水瓶外壁有小水珠出现,这有什么原因呢?难道是从冰箱里带出来的?于是教师让学生用干毛巾快速将水瓶外壁的小水珠擦干净,尽管学生很努力,但水瓶外壁的小水珠就是擦不干净。面对这个现象,学生各自发表看法。而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同中求异法。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会起“雾”,锅盖上常出现小水珠等,通过大量实例,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现象却有共同之处,而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异中求同法。将两个环节放在一起,引导学生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综合运用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发展思维,从而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引导学生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综合运用比较法、求同法、求异法、类比推理等,建构科学概念,这样不仅让科学探究更加深入,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交流研讨,提升思维
  交流研讨是学生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灵感因此产生,问题就此解决,新的问题由此产生。研讨是学生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步骤,在整个参与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更高水平的发展。因此,交流研讨是一节科学课最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非凡的意义。   1.取长补短,提升思维广度
  交流是一种互动的思维过程。在小组内,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交流中,每个人不断与别人比较、反思自已的想法及做法,修正一些想法,从而发展了思维。
  例如,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在学生寻找到土壤成分后,要求学生观察静置后土壤颗粒分布的特点,有的学生是用语言或文字汇报的:“颗粒最大的在最底下,较小的在中间,最小的在上面。”这样的汇报比较笼统,不能体现真实性。有的学生用示意图来汇报,直观形象,富于儿童情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思维加工提供形象化的支持,也让思维外化显现出来。示意图的汇报让其他同学豁然开朗,原来汇报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在无形中提升了思维的广度。
  事实上,各组学生在交流实验方案时,自然会把自已的方案与别人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他们会发现自己方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对原有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再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这样的交流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这一过程也正是取长补短、提升思维广度的契机。
  2.纵横融通,发展思维深度
  交流时,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观点、思辨,在合作交流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也得到了帮助。思维在這里碰撞,他们取长补短,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从而发展了思维深度。
  例如,在教学《纸》这一课时,在比较纸的纵、横结实程度时,学生在多次实验后,发现横向的纸比较容易拉成两半,而纵向的纸相对不容易被拉开。这是为什么呢?探究没有就此结束,学生对这一问题再进行探讨、实验,最终明白:原来纸张有纹理方向,受这个因素的影响,才有不同的结果。
  有了思维的深度参与,探究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渐趋向科学、严谨、周密。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中,要以探究活动为途径,以“做”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发展思维”为目的,走向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注:本文系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资助项目“深度学习观下科学探究的支持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Y-102)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能力的生长需要以重组的语言素材为基础,同时激活必要的语言思维意识作为支撑。统编版语文教材一直都关注学生口头复述能力的发展,将复述作为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支撑。为此,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关注学生语言实践素养的不断发展,凸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定位,在历练学生言语思维的同时,积极推动学生口语表达意识的发展。本文提出要以理解为基,扎实推动口头复述训练;以图片为法,积极创设口头复述氛
在平面图形中“周”和“面”相比,从视觉效果上看,“面”是强势的,“周”是弱势的,所以学生不容易发现和理解“周”.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吴正宪老师执教《认识
【摘 要】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走出低阶思维徘徊的羁绊,而且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是本质性、规律性、结构化、系统性、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从混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从僵化走向富有创造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引领 思维成长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分析、判断、抽象、推理、
【摘 要】译林版英语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增设了语法板块,面对这一新板块,教师有着很多困惑和问题。本文基于儿童研究探讨了语法板块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有效的语法板块教学可以尝试从“依托语篇故事,感知语法;引领自主探究,发现规则;创设语用情境,反复实践”入手,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法板块教学方式。  【关键词】儿童研究 语法教学 学习活动设计  译林版英语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增设了语法板
认为小学数学知识很简单的说法是片面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专门研习小学数学知识才能达到深入理解的程度.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功底是一个由底层、中层、高层构成的三层次结构.
【摘 要】小学音乐活动涵盖欣赏、演唱、律动、乐器演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为绝大多数学生所喜爱。本文通过几个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快速发现作品中的理性部分,并加以充分利用,为学生的思维加工过程服务,促进学生对歌曲的把握以及开展自主学习。  【关键词】模型 理性思维 自主学习  音乐创作是音乐家精神劳动的代表,是创造具有欣赏性、艺术性乐曲的复杂过程,因此,优良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相互作
充分发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教学形式的革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备了异彩纷呈的各类插图,需要语文教师多去发掘小插图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课文插图
小学数学实验工具亟待开发,以为数学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物质支持.教师在数学实验工具开发利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合数学实验材料,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学科综合能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在新授课时还比较好掌控,在面对枯燥乏味的复习课时效率就更低了,尤其是对教师知识点的整理灌输和反复练习很不感兴趣,课堂基本就是“教
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发展性思维的培养是思维品质形成的助推器.教师应解决发展性思维的困境,研究发展型思维的培养策略,通过问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