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AlSiTiNi粉末的成分设计,在直接激光熔覆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条件下制备双模态铝基复合涂层。探索了直接激光熔覆涂层、添加WC粉末强化相制备激光熔覆涂层和高频微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AlSiTiNi粉末的成分设计,在直接激光熔覆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条件下制备双模态铝基复合涂层。探索了直接激光熔覆涂层、添加WC粉末强化相制备激光熔覆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制备涂层的工艺,对涂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结构、相成分组成、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对比分析了三类不同条件下涂层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性能差异。激光熔覆AlSiTi涂层时,涂层的宏观形貌呈现中部下凹,两边凸起的略扁平熔道特征,添加10%纯Ni粉末后,涂层的熔道形貌呈现圆润弧形熔道特征。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状况良好。其中60Al20Si20Ti+10%Ni涂层组织包含未完全熔化颗粒形成的网状结构和熔融的花蕊状熔凝组织;该涂层主要由Fe Al,Fe Ni和Al Cr2相组成。在60Al20Si20Ti+10%Ni粉末成分配比下,激光熔覆制备AlSiTiNi-WC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制备AlSiTiNi涂层,涂层均呈现圆润弧形熔道特征,涂层表面连续光滑且有金属光泽,无明显裂纹气孔等缺陷。当采用搭接率40%制备多道熔覆涂层时,高频微振制备的涂层熔道出现波纹状并且搭接效果最好,涂层平整。在60Al20Si20Ti+10%Ni成分的基础上制备了激光熔覆AlSiTiNi-WC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当WC含量为20%,或振动频率为551HZ时,两种涂层均能够有效减少涂层内部未完全熔化区面积,减少熔融的熔凝组织,且未完全熔化区嵌入在熔凝组织中,形成了独特的双模态组织结构,可改善涂层的综合性能。在高频微振作用下,由于具有细化晶粒作用,其熔凝组织区最窄。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的相成分组成基本一致。当激光熔覆制备AlSiTiNi涂层时,60Al20Si20Ti+10%Ni涂层的硬度值最高,平均硬度为699.6HV0.2,该涂层摩擦系数较低,磨合期时间最短,磨损量最低。在该涂层成分配比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激光熔覆制备AlSiTiNi-WC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制备AlSiTiNi涂层,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当WC含量为20%、振动频率为551HZ时,涂层的平均硬度分别达到960.5HV0.2和725.2HV0.2。对比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激光熔覆AlSiTiNi-WC涂层和高频微振辅助激光熔覆AlSiTiNi涂层的显微硬度发现,施加高频微振辅助制备的涂层显微硬度值波动幅度较小。此外,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551HZ时,高频微振辅助制备的涂层较另两种涂层的磨合期时间减少,稳定磨损期时间延长,且在稳定磨损阶段摩擦系数平稳,波动较小;涂层的磨痕形貌较好,磨损量较低。
其他文献
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定制化CPU和硬件、按需协同软硬件设计,能极大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但定制化CPU如果缺少配套编译器的支持,就无法执行应用程序,即新芯无“魂”。因此如何快速地为其开发编译器,从而打通软硬件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与编译器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优化上,但在为特定目标生成代码的后端领域,缺乏广泛地研究和应有的重视。因此,本课题对编译器后端移植技术进
为了应对IP地址封锁和DNS沉洞,现代僵尸网络开始使用域名生成算法(DGA)来动态生成恶意域名,作为感染主机和控制者通信的集合点。对恶意域名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感染主机,保障用户上网安全,同时也有助于僵尸网络的追踪和溯源。现有的恶意域名检测方法仍然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无法有效检测基于单词表的DGA生成的恶意域名,二是检测模型可能会被对抗样本欺骗,模型的鲁棒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
我国基于多年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道路。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因此,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新四化”发展战略的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有着“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巨大潜力的城市群,其耦合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区域的经济需求,也是减小东西部差异化,完善我国“新四化”战略的需要。但目前来看,探索关中平
长时间相参积累技术通过增加积累时间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探测能力和参数估计精度,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探测领域。然而,由于目标的高速和高机动性造成回波信号在相参积累过程中产生距离走动和多普勒频率走动(扩展),导致雷达的相参积累性能严重下降。为得到更好的目标积累性能和参数估计精度,需要消除回波信号中速度和加速度对距离走动以及多普勒频率走动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高速运动目标的相参积累技术,针对匀速运动和匀加速
近年来三维扫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点云数据的获取变得方便快捷。由于点云具有物体深度信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使用点云进行物体识别。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研究后,论文对固定、非固定场景分别提出两种识别算法,针对点云滤波、法线计算、关键点提取、特征描述、特征匹配等多方面提出改进,通过与常用识别算法进行大量对比实验验证本文识别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论文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常见应用,详
氮化物荧光粉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白光LED红光部分光强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的显色指数,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氮化物荧光粉,需要价格高昂的氮化物原料和复杂的无水、无氧操作流程以及高温、高压合成条件。碳热还原氮化法以低成本的氧化物为原料,可以在大气环境中操作且合成温度相对较低,在制备合成氮化物荧光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保证氧化物原料被充分还原,
随着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加剧,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高强铝合金代替钢已经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途径之一,然而铁与铝较大的物理性质差异,以及铁与铝之
近年来,来自出行、安全和环境方面的交通问题使得车联网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蜂窝车联网(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作为具有潜力的车载通信技术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车辆对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作为C-V2X的重要通信类型之一,是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基于设备间通信(Device-to-D
现有的大多复合材料在使用寿命到达之后,不易于回收,不能自然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回收再利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新兴趣。通常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纤维作为增强体,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作为基体。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比其他天然纤维更加轻柔,不仅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度和较好的断裂强度及模量,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PLA)是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
在实际的工程系统中,输出约束和未建模动态是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为了达到特定的性能指标,优化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系统在实际背景下的输出约束得不到满足,那么系统的动态性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由于建模误差和不可测量性,系统的未建模动态也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实际系统可能会有优化的需求,以达到特定的性能指标.目前,关于输出约束和未建模动态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