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于多年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道路。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因此,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新四化”发展战略的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有着“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巨大潜力的城市群,其耦合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区域的经济需求,也是减小东西部差异化,完善我国“新四化”战略的需要。但目前来看,探索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文献非常少,所以本文选取此主题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以理论阐述为基础,明晰了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的定义及特征;其次,加入城市群下辖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信息化的分析,通过构建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测度模型,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12个城市、2009-2018年数据,从城市群整体及下辖城市层面、“新四化”层面系统地测度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四化”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均处于起始阶段,区域内东南部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呈现中部偏东部城市发展较好的局面,较高水平新型城镇化以中部城市为主(剔除咸阳),城市群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较均衡且西安市的辐射作用明显;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度发展不均衡,空间上综合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整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外圈包裹中心”的蔓延形式;城市群“新四化”协调度空间上综合表现为“南部与中心偏东部较高”的特点,整体呈现“由南向北,中心向外扩散”的蔓延形式;关中平原城市群各个下辖城市“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能力层次不齐,整体信息化增长水平明显强于其他“三化”,基本表现为部分“两化”耦合协同发展。综合来说,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较明显,各单元联动性较弱,整体发展效益较低,“新四化”发展缺少动能,区域差距较大。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新四化”耦合协同水平及各个子系统发展情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残疾人群体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与支持下,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已经从集中就业为主的单一就业模式发展为集中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与
本文合成了一种能与硅酸钾溶液具有良好相容性的高性能硅丙乳液,然后以此乳液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无机硅酸钾溶液中,形成有机-无机杂化乳液,配以锌粉混合制备具有高附着力高柔韧性硅酸盐重防腐涂料。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与硅酸钾溶液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硅丙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聚合反应温度80~85℃,聚合反应时间3~4 h,搅拌速度200~300 r/min,软、硬单体质量比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益发展,新兴知识的了解方式多样而便捷,由此,引发了“书、报”式的传统阅读方式的改变。新媒体作为科技的新型产物应运而生,并促进了出版社的网络发文阅读量的迅猛增长,推动了媒体平台的发展。然而庞大的阅读量增加了出版社网络维护人员的需求与工作量,因此一款以改变繁重的人力操作以实现半自动化管理的产品为社会所需。本文基于此设计并实现新媒体发文管理平台系统。新媒体发文管理平台系统是一款集多家发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于2020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一个传统,同时也是农业农村能够稳步发展的制度优势。在党的十九大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的历史方位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战略被提出。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够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产业发展最大合力,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产业兴旺才能够为其他领域的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增加和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不断提升,业界提出在传统宏蜂窝网络的基础上布置大量的低功率小覆盖的微基站、毫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等,构建异构网络,增强接入与回程容量,提高系统吞吐量,改善用户服务体验。对于传统的内容获取类应用而言,用户需要从核心网服务器获取内容,时延较高,数据传数量大。移动边缘缓存技术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将远端服务器的热点内容放置于基站等接入点中,拉
3月8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区各级组织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的实
本文探究木刻版画教学在伍家岗小学中的实践研究,笔者作为伍家岗小学的美术教师,将创新型木刻版画课程作为伍家岗小学的美术实验研究基地,文章围绕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
人致荷载的测定是研究人致振动舒适度的基础,由行走行为产生的步行力是一种典型的人致荷载,是引发人致结构振动舒适度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楼面和楼梯上行走的人致结构振动问题,本文采用无线加速度传感系统测定步行力,开展了关于人步行及上下楼梯荷载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无线加速度传感系统测定楼面行走的步行力。介绍了试验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和试验期间的注意事项。试验共测定了16名测试者在1
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定制化CPU和硬件、按需协同软硬件设计,能极大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但定制化CPU如果缺少配套编译器的支持,就无法执行应用程序,即新芯无“魂”。因此如何快速地为其开发编译器,从而打通软硬件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与编译器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优化上,但在为特定目标生成代码的后端领域,缺乏广泛地研究和应有的重视。因此,本课题对编译器后端移植技术进
为了应对IP地址封锁和DNS沉洞,现代僵尸网络开始使用域名生成算法(DGA)来动态生成恶意域名,作为感染主机和控制者通信的集合点。对恶意域名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感染主机,保障用户上网安全,同时也有助于僵尸网络的追踪和溯源。现有的恶意域名检测方法仍然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无法有效检测基于单词表的DGA生成的恶意域名,二是检测模型可能会被对抗样本欺骗,模型的鲁棒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