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此举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各种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制度措施,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很多基层取得了显著成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学生“村官”带来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制度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试以道县实践大学生“村官”制度为例,先对大学生“村官”制度产生的背景、实施的必要性、发展历程及中央关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从道县大学生“村官”制度实践的成就和问题切入,对该制度的实践从法规制度、大学生“村官”自身、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思考,并就如何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最后,本文探讨了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持续作用提出了设想。
本文作者认为,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大学生自身认识不清、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因为,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困境。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大学生“村官”素质、加强宣传等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以建立日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制度。本文的核心研究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矛盾,以期为国家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提供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