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化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产业共性技术对经济的重大推动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成果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实力薄弱,难以承担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重任。政府是掌握重要资源的特殊组织,应积极参与到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活动中。与产品生命周期类似,技术也有生命周期。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示范和推广三个阶段,简称为R&3D。用R&3D的理论框架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发展,更能深刻剖析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应起的作用。本文按照“理论-案例-模型-实证-结论”的整体思路,对R&3D视角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作用工具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其次,对技术创新、R&3D、产业共性技术和政府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创新的经验,提炼了 R&3D各阶段政府主要的作用工具。再次,根据案例结论提出模型假设,并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提升政府作用水平的政策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从而引导各级政府部门更好地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