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干细胞外泌体microRNA-4535通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自噬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黑色素瘤干细胞系的建立、培养和鉴定目的:从黑色素瘤细胞(Melanoma parental cell)(MPC)中分离出具有干性且能稳定传代的黑色素瘤干细胞(Melanoma stem cell)(MSC)并进行干性的验证。方法:(1)将MPC细胞培养液中悬浮的细胞收集起来用含有10%FBS的DMEM高糖培养液再次培养,待细胞增殖到50%左右时收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再次进行传代培养,将“收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将这些细胞继续培养后收取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再进行传代培养”这一过程一共进行8次,然后将最后收集的悬浮细胞进行5次96孔板单克隆成球试验,筛选出成球能力强的细胞进行扩增培养。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的悬浮细胞即为MSC细胞。(2)检测MPC细胞和MSC细胞中干性基因oct4,sox2,klf4,aldh1,nanog的表达;(3)通过6孔板1000个细胞悬浮成球试验检测MSC细胞的干性;(4)通过96孔板单细胞克隆成球试验检测MSC细胞的干性;(5)通过裸鼠皮下成瘤试验检测MSC细胞皮下成瘤的能力,验证MSC细胞的干性。结果:(1)通过八次悬浮聚球法,成功分离出了黑色素瘤亲代细胞中的黑色素瘤干细胞。(2)在MSC细胞中,干性基因oct4,sox2,aldh1,klf4,nanog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PC细胞。(3)MSC细胞的6孔板1000细胞悬浮成球能力明显强于MPC细胞;(4)MSC细胞的96孔板单细胞克隆成球能力明显强于MPC细胞;(5)MSC细胞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明显强于MPC细胞。结论:通过八次悬浮聚球法筛选的黑色素瘤干细胞具有干性特征且能够连续传代保持稳定的干性,这为后续探索黑色素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黑色素瘤转移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黑色素瘤干细胞外泌体micro RNA-4535对黑色素瘤转移的影响目的:(1)探究黑色素瘤干细胞(MSC)及非干性黑色素瘤细胞(MPC)的培养液中是否存在外泌体。(2)探究MSC细胞的外泌体对MPC细胞的转移是否有影响。(3)探究MSC细胞外泌体中的micro RNA和MPC细胞外泌体中的micro RNA是否存在表达差异。(4)挖掘MSC细胞外泌体中相对于MPC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cro RNA,并研究这些micro RNA对MPC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MPC和MSC细胞培养液中的外泌体;通过WB检测外泌体蛋白marker,NTA检测外泌体粒径范围和粒子浓度,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结构和粒径这三种方法来鉴定提取的外泌体。(2)将MSC细胞的外泌体和MPC细胞共培养后检测MPC细胞在体外的迁移侵袭能力。(3)用慢病毒敲低MSC细胞的RAB27来构建稳定的MSC-sh-RAB27细胞系。(4)通过NTA检测MSC细胞敲低RAB27后细胞外泌体的粒子浓度的变化。(5)MSC-sh-RAB27细胞的外泌体和MPC细胞共培养后检测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6)通过将MPC和MSC细胞外泌体进行micro RNA测序及分析来挖掘在MSC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cro RNA。在MPC和MSC细胞及其外泌体中通过QPCR将通过测序分析得到的差异micro RNA再次进行筛选,得到在MSC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稳定高表达的micro RNA,选择micro RNA-4535做深入的机制研究。(7)用micro RNA mimics在MPC细胞中过表达micro RNA-4535,然后进行迁移侵袭试验验证micro RNA-4535对MPC细胞转移的影响;用micro RNA inhibitor抑制MSC细胞中micro RNA-4535的表达,然后收集细胞外泌体和MPC细胞共培养后检测MPC细胞的迁移侵袭。(8)通过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micro RNA-4535的MPC-OE-mi R-4535细胞系,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MPC-OE-mi R-4535细胞到NOD/SCID小鼠体内检测过表达micro RNA-4535对转移定植能力低的MPC细胞在体内的转移能力的影响。(9)将MSC细胞的外泌体用PKH26标记,将MSC细胞中的micro RNA-4535用cy5标记,然后通过观察PKH26和cy5在MPC细胞中共定位的情况来检测MSC细胞的外泌体是否携带micro RNA-4535进入MPC细胞。(10)用micro RNA mimics在MSC细胞中过表达micro RNA-4535,然后收集细胞外泌体和MPC细胞进行共培养,然后检测MPC细胞中micro RNA-4535的表达量的变化和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11)用电穿孔转染法在MSC细胞的外泌体中直接转染micro RNA-4535 mimics,然后将这些外泌体和MPC细胞共培养,然后检测MPC细胞中micro RNA-4535的表达量的变化以及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1)MPC和MSC细胞外泌体表达外泌体蛋白marker CD63,CD81,Alix;NTA结果显示提取的外泌体粒径峰值在100nm左右,粒径范围在公认的外泌体粒径范围内;透射电镜观测到外泌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粒径大小在100nm左右。(2)MSC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3)稳定敲低MSC细胞的RAB27后MSC细胞外泌体的分泌被抑制,5*10^7个MSC-sh-NC细胞和MSC-sh-RAB27细胞培养72小时后分泌的外泌体分别和MPC细胞共培养后,MSC-sh-RAB27细胞的外泌体丧失了促进MP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4)MSC细胞外泌体中存在相对于MPC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cro RNAs,其中差异倍数大于等于2,p值小于0.001的有:micro RNA-4535,micro RNA-1268a,micro RNA-93-3p,micro RNA-1246,micro RNA-3529-3p,micro RNA-592,micro RNA-4281。(5)MSC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cro RNA-4535能够促进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6)MSC细胞外泌体micro RNA-4535能够促进MPC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转移能力。(7)MSC细胞的外泌体和micro RNA-4535在MPC细胞中有共定位,表明MSC外泌体中的micro RNA-4535可以由外泌体转运到MPC细胞内。(8)MSC细胞过表达micro RNA-4535后分泌的外泌体和MPC细胞共培养后,MPC细胞中micro RNA-4535的表达量增高,M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9)抑制MSC细胞中micro RNA-4535的表达后,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micro RNA-4535的含量降低,这些外泌体促进MP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减弱。结论:MSC细胞外泌体中的micro RNA-4535可以被外泌体运输到MPC细胞中发挥促进黑色素瘤转移的功能。第三部分micro RNA-4535通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自噬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目的:探究黑色素瘤干细胞外泌体micro RNA-4535促进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方法:(1)将micro RNA-4535的靶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筛选出micro RNA-4535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2)用micro RNA mimics在MPC细胞中过表达micro RNA-4535,然后通过WB检测细胞自噬标记蛋白P62,LC3I/II的表达;通过GFP-mcherry-LC3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流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小体的变化。(3)用micro RNA mimics在MPC细胞中过表达micro RNA-4535,然后再用雷帕霉素(Ra Pa)诱导MPC细胞的自噬,然后检测细胞自噬流的变化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4)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和自噬相关的micro RNA-4535可能的靶基因。(5)通过QPCR验证筛选的靶基因的表达是否受到micro RNA-4535的影响。(6)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筛选的靶基因是否是micro RNA-4535的直接靶基因。结果:(1)micro RNA-4535的靶基因在自噬这一通路上富集的最多,因此选择该通路做后续的实验验证。(2)当MPC细胞过表达micro RNA-4535后,细胞的自噬蛋白P62的表达量增高,LC3I和LC3II的表达量增高,自噬斑块堆积,透射电镜显示细胞的自噬小体堆积。(3)MPC细胞过表达micro RNA-4535后再用Ra Pa诱导细胞自噬,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4)经实验和分析发现,在MPC细胞中,ATG13的表达受到micro RNA-4535的抑制明显,ATG13与micro RNA-4535结合的可能性也较高,所以ATG13是micro RNA-4535潜在的靶基因。但是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ATG13和micro RNA-4535没有直接结合。结论:MSC细胞外泌体micro RNA-4535通过抑制MPC细胞的自噬从而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但是ATG13并不是micro RNA-4535的直接靶基因,micro RNA-4535对自噬的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40-50%[1]。尽管近年来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局部晚期及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尤其是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2,3]。如何提高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问题。PD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数据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而有关数据保护的立法却停滞不前,导致实践中数据侵权案件的频发,致使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民法角度分析数据的财产属性及权利化保护,论证构建数据财产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主体、客体、权能以及权利限制等方面,对数据财产权的权利构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阐述了数据的法律内涵。文章首先梳理
数字化时代,企业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更加频繁,数据存储载体的漏洞以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企业有必要开展数据合规活动。企业在开展数据合规活动时既面临侵犯个人信息权、商业秘密权、消费者权益及公平交易权等风险,也面临数据合规动力不足、对过程性侵权行为打击不力、部门之间缺乏监管协同、第三方数据合规责任不明、法律指引不充分等实施阻力。风险的防范以及阻力的突破,除了需要企业主动开展事前数据合规、建立过程性专项合
<正>今年5月,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以下简称中国数安港)正式开园,吸引了华为、翼能科技、中国移动创新研究院、每日互动等26家企业入驻。据了解,5年内温州还将借此引育数据安全行业企业100家以上,力争数据安全与应用产业“3年成规模,5年破千亿”。随着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功能被进一步激发,涉数据纠纷案件也将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在此背景下,我国首个数据资源法庭在温州市瓯海区新桥人民法庭
期刊
数据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财产性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多的数据权益纠纷。而我国企业数据财产权保护民事立法层面,仅在《民法典》第127条规定了数据保护的原则性条款,针对该法条并没有进行细化解释,而是留待以后制定的条文进行补充。从当前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常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一般条款来作为裁判依据,这种竞争法的保护路径虽然给予了企业数据财产权益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仍存在保护力
拜登政府在施政中表现出对大国经济竞争的高度重视,多次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是其对华安全政策却较特朗普政府时期更具对抗性,典型表现为持续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红线。拜登政府明确地将对华竞争视为其对外政策的重心,集中体现在调低对中国的预期,对华政策由争取“大交易”转为争取“不交易”。拜登政府认为美国具有相对的长期优势,并基于对中美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的再认知,发展出由两项策略构成的复合对华政策。一是“渐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06~2020-07在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6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感染程度及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病人感染程度为Ⅰ级的5例,占比13.89%;Ⅱ级17例,占比47.22%,Ⅲ级14例,占比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涉及各行各业,公立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行,既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首次推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促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本文将重点研究在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措施。将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教学相互结合,这种方式能够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展开全面培养的同时,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促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