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中部地区贯穿南北,承接东西。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对国内外传统工业化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探索过程中的新成果,更是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趋增强和传统工业化弊端的日益凸显,合理测度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对推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评价体系,对中部地区八十一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对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城市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找出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合理评价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质量。对在测度中表现突出的城市,本论文还从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所选城市的发展优势,并提出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主要方面和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探讨了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并从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出发,研究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以及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第三章主要通过分析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和构建原则,选择新型工业化测度的方法,建立了包括六大因素,二十个基础指标的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统计软件,对中部地区八十一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第五章全面分析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测度结果,深入探讨数据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得出研究结论: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内部新型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且处在不断变化当中。进而提出加快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以推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更好地向前发展。第六章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