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携氧动力学研究及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在机体内的传输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动力学过程,有必要对红细胞携氧的具体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血液在保存过程中,随保存条件的不同及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会发生一系列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改变,从而影响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效果。研究“新鲜”血液和保存后红细胞在传输O2方面的差异及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分析血液在保存过程中红细胞携氧能力的改变,探讨保存时间和前处理操作等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血液性质的影响。目的:研究红细胞携氧/释氧的动力学过程,构建系统的红细胞携氧功能评价体系。分析保存时间和预处理操作等对血红细胞携氧能力及血液性质的影响,从而为血液保存、平衡临床输血利弊、科学高效输血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观测血样在氧解离过程中氧饱和度(Sat)及氧分压(P02)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在不同保存时间测定全血和悬浮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及血液理化性质。结果:红细胞氧解离过程血氧饱和度随时间变化呈较明显的“S”型曲线特征。引入新的氧解离动力学参数T*50及有效携氧量Q,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携氧功能评价体系。在保存期间,全血和悬浮红细胞有效携氧量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在第1周分别下降了27.5%和19.2%。到保存末期,全血的有效携氧量仅为“新鲜血”的39%,悬浮红细胞也只有采血当天的51%。P50值在保存期总体呈减小趋势,在开始两周减少较快,随后变化不明显。氧解离动力学参数T*50在整个保存期逐渐减小,悬浮红细胞T*50在开始两周减少较多,随后变化不明显;而全血T*50则表现为前三周下降缓慢,最后一周发生显著变化,到保存末期与悬浮红细胞T*50值相当。PH值、Na+浓度呈进行性下降, K+浓度逐渐增加;游离Hb逐渐增加且在14天以后增大更快,到保存末期达到初始值的5~10倍。葡萄糖随保存期增加逐渐减少,保存35天后,葡萄糖含量接近于0;乳酸脱氢酶随时间逐渐增加,全血到末期为采血时的近3倍。结论:综合携氧热力学参数P50,氧解离动力学参数T*50以及有效携氧量Q等指标能够比较全面的表征和评价红细胞的携氧功能。血液保存时间和前处理操作等对血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血液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过滤、离心等操作会对红细胞造成一次性损伤。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耦合发展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
在当今时间宝贵、追求效率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的口语交际方式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口语交际的应用范围和频率得到空前拓展。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互动性、综合性、思维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大规模地推进,滨水空间的开发和整治逐渐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全球自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对滨水空间的开发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国内自1990年以
从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界定到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再归纳了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与科幻片、恐怖片、神话片等的区别。然后从具体的电影出发,对《太阳照常升起》解读,分析电影的题材
探讨了剪切流场下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表面性质(亲水或疏水)及复配对聚异丁烯(PIB)/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不相容共混物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单一表面性质(亲水或
历史上,“随枣走廊”一直是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交流通道。明清时期,江西和湖北两省之间发生了规模宏大、历史罕见的移民运动,移民有的因为“逐熟”或“就谷”,更多的是因为政策
圆黄梨(Pyrus pyrifolia (Burm.f.)Nakai cv.Wonhuwang)是韩国育成优质砂梨品种,1998年引进我国,在内蒙古、湖南等近10个省份均有栽培,地理分布范围广。韩国研究表明圆黄梨采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目的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女性因素占60%。女性可由多种因素而致病,其中多种原因可引起的输卵管狭窄、堵塞、蠕动受限使精子或卵子
唐代绘画艺术曾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吴道子创造的“吴家样”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唐宋之际则是吴家样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唐宋之际吴家样的传播形式为个案,尝试分析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干预实验,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和运动干预措施分别对高校女教师体质健康产生的影响。此项研究有利于高校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政策,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