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异丙基丙烯酰胺修饰聚乙烯亚胺传递寡核苷酸MT01促进MG63细胞成骨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由于炎症、颌面部先天畸形、外伤与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不仅影响咀嚼、发音、进食等功能,而且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对骨组织的缺损进行修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种模拟人线粒体DNA设计的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eleotide,ODN)即ODN MT01具有较为明确的促进成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首先MT01可以通过上调人及大鼠成骨细胞内成骨标志性基因如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I型胶原(Collagen-I,COL-I)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等m RNA的表达进而促进人及大鼠成骨细胞的成骨向分化;其次,MT01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显著抑制大鼠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缺损,因而,可以推测,MT01在修复骨组织缺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ODN临床应用最为关键的是抵御DNA酶的降解,将其运输到细胞内并与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结合产生相互作用。MT01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ODN具有水溶性好、体内毒性低、与靶位点结合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受到半衰期短和体内核酸酶降解的限制,往往使MT01进入机体后,很快被核酸酶降解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被体内清除和降解,细胞的有效摄取率无法达到阈值水平,影响其功能与作用。对ODN进行化学修饰是有效的抵御DNA酶的方法,然而,国内外的报道表明对核酸主链的修饰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减少免疫应答,破坏淋巴滤泡和脾脏肿大、导致肾脏损伤。因此,构建合适的传输体系,以载体递呈的方式取代化学修饰使MT01克服胞外障碍的限制,保护MT01不被胞外核酸酶降解,增强其稳定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延长作用时间,有效提高其靶向特异性,是开发适于临床应用的MT01的前提和基础。用于基因传输载体主要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利用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移是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其潜在的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等成为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该类载体携带DNA容量有限,靶向特异性差,且难以实现大规模制备,以上缺陷均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因其安全、有效、无免疫原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有望成为病毒载体的良好替代者。在非病毒基因载体中,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由于其能够很容易地与DNA分子组装而备受关注。很多学者使用PEI作为ODN的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EI的结构和分子量对其基因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即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I(大于25KDa)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同时细胞毒性也较大。相对低分子质量的PEI(小于5KDa)虽细胞毒性较小,但转染效率却很低。因此,以PEI为母体结构,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有效提高基因转染效率同时降低细胞毒性,延长基因体内循环时间,构建理想的传输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拟采用一种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修饰PEI衍生物载体PEN作为MT01的载体,构建PEN/MT01纳米复合物。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该复合物的核酸结合能力、材料结构、细胞毒性、基因转染效率进行研究;并采用该复合物转染人成骨样细胞MG63(human osteoblast-like cell line,MG 63)以及修复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并与游离的MT01和硫代修饰MT01进行对照,利用体内及体外实验评价该复合物促成骨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实验一、PEN/MT01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表征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使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对PEI25K的氨基进行修饰合成PEN。利用静电吸附将PEN与MT01按不同的质量比构建复合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EN装载MT01的能力;采用马尔文粒度电位仪检测PEN/MT01纳米复合物的粒径、电位;应用荧光成像、MTT技术检测复合物对MG63细胞转染效率及对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筛选最佳转染质量比。结果显示:当PEN与MT01的质量比(w/w)达到0.5:1时,核酸即可被载体完全结合;随着质量比的升高复合物的电荷由负转正,并逐渐升高;其粒径范围在34.8-283.9 nm;扫面电镜显示复合物成球状分布;当复合物质量比(w/w)小于8:1时,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而且在质量比为6:1时对细胞的增值有促进作用并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综合以上结果,PEN可以作为MT01的高效载体,6:1是PEN与MT01结合的最佳质量比。实验二、PEN/MT01纳米复合物体外促进成骨的能力将质量比为6:1的PEN/MT01复合物转染MG63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以及realtime-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N/MT01复合物对MG63细胞内成骨相关因子在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对成骨细胞成骨向分化的调控。结果显示:与游离的MT01、硫代修饰的MT01组相比较,使用PEN装载MT01组明显的促进了ALP、OPG、Runx-2等表达并下调RANKL的水平,而且使用载体后可以实现MT01的缓慢释放,提高使用率。实验三、PEN/MT01纳米复合物体内促进成骨的能力制备标准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分别于缺损区覆盖载有PBS、游离的MT01、硫代修饰MT01、PEN/MT01复合物的海奥生物膜,10周后处死大鼠,对实验动物模型进行Micro-CT检测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PEN/MT01复合物组缺损区骨缺损处可见与周围宿主骨结合良好,没有见明显的炎症反应,骨新生最为明显,骨骼矿物质密度(BMD)和骨小梁数目(Tb.N)均高于其它组别。以上结果表明:PEN是一种低毒性、高效转染的基因载体;可装载MT01构建PEN/MT01纳米复合物,能够促进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为MT01用于修复骨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国际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和H.265/HEVC运用了混合视频编码技术(运动补偿预测技术和DCT编码技术)。在混合视频编码技术中,编码器的核心算法是帧间预测,利用帧间预测可去除视频序列中时间域的冗余信息。它包括整像素运动估计和分像素运动估计。在运动估计中,利用像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像素值的内插可提高运动矢量估计的准确性,从而使运动补偿过程产生较小的残差数据。实验证明,高精度的运动补偿能够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重生物学作用。目前干扰素主要分为3大类,Ⅰ型干扰素即IFN-α、IFN-β;Ⅱ型干扰素IFN-γ;Ⅲ型干扰素即新型干扰素,IFN-ω、IFN-δ、IFN-ε和IFN-κ等。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以JAK-STAT为主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下游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编码各种与生命活动相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APP(Application)种类日益增多,尤其是图像创作类APP得到了大量用户的喜爱。但是这类APP大部分功能仍停留在滤镜、图案修饰和局部美化等方面,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创作体验。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图像风格迁移技术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用户可以自主地组合目标图像和任意风格图像,得到具有特色的风格化图像。根据不同的创作对象,风格迁移技术可以细分为艺术风格迁移和写
高压物理学是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实验室条件下的高压,人们发明了各种产生高压的装置,如早期的活塞圆筒式压机到现在广泛使用的能产生几百GPa压强的金刚石对顶砧压机(DAC)。在DAC中,可以进行高压下原位的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布里渊散射,红外光谱以及穆斯堡谱的实验。关于DAC中的电学测量,较早的实验是直接将金属丝布入DAC中,用两点法或四点法测量样品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这种方
微分方程在当今科学研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很多源于物理学,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文综合运用变分法,上下解方法,拓扑度理论,临界点理论等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了若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实际应用背景以及主要结果.第二章是预备知识,介绍本文用到的记号以及主要引理.从第三章到第五
实验一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的检测和分析目的制备交联明胶微球并检测和分析其物理性质。方法以普通碱性明胶为原料,25%戊二醛水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改良的双相乳化冷凝交联法制备交联明胶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微观形态,测定微球在37℃生理盐水中充分溶胀前后的平均直径和最大溶胀率。微电泳法测定微球的表面电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交联明胶微球结合和体外缓释pcDNA3.1-Myc-His B(-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粒子物理等领域。它们处在各种电磁、高能粒子的辐射环境中,受到总剂量辐射、单粒子辐射及瞬时效应等多种辐射效应的影响,其工作可靠性及寿命周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其中,总剂量辐射效应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辐射效应仿真为系统抗辐射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既缩短了研发周期又减少了
目的:探讨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的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48例(48髋),均借助骨科牵引床,施以轻柔的手法进行闭合复位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复位组为伤后24 h以内手术,有20髋;延迟复位组为伤后超过24 h手术,有28髋。术后复查时根据Song
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广泛存在于地球和星际空间中,其光谱的研究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可能还是激光冷却分子实验的候选分子。因此,对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SrH+,SrCl+,AlCl+和AlBr+开展理论研究,采用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nternally contraction
聚合物纳米胶囊是由聚合物制成的纳米尺度的中空球体,在封装、控制释放、成像和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们采用模板法策略、自组装策略、乳液聚合策略和树枝状分子策略等传统方法构建了空心的聚合物纳米胶囊。然而,这些方法大多需要模板或预先组织好的结构来形成一个核-壳结构,然后移除模板或核来产生一个空心球体,过程复杂且繁琐。因此,发展新的简单的聚合物纳米胶囊制备方法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