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说部《傅恒大学士与窦尔敦》文本研究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尔敦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满族说部中所传讲的,具有典范的民族代表性,区别于其他版本的演绎方式,本文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文本的主题意义及丰富的艺术特性。深入研究满族说部《傅恒大学士与窦尔敦》是对满族及其先民历史文化的拓荒,透过文本还原本质的同时也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现状、基础与方法;第二部分概述满族说部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总结文本的采录整理与出版历程;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文本特色,阐述其故事的差异性与独特的艺术性;第五部分细致分析其主题意义;第六部分总结研究其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日臻完善,教师以简单粗暴方式体罚学生的校园暴力现象大大减少,但以“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语言攻击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却逐渐呈上升趋势,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野,采用不同方法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分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性格敏感和自尊心较强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教师语言暴力更加敏感,教师语言暴力对其影响也更加
我国最新实施的课程改革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文化课程、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学前教育继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蒙古族幼儿园如何在丰富的蒙古族文化资源库中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文化选择相关理论思想,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通辽市三所不同性质的蒙古族幼儿园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具体分析语境在翻译政治文本中的难点,并试图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为政治文本的语境翻译提供参考。本文研究语料为Daniel Drache,A.T.Kingsmith与段琪教授的合著One Road,Many Dreams(《一路多梦》)中第六章Incremental Pragmatism,Success Stories and Self-interest的内容
《凯恩河》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拉丽塔·塔德米的家族纪实性小说。作者描写了人物的诸多通过仪式和重大事件,包括第一次接受圣餐、婚礼、分娩、葬礼、搬家、身心受伤等。在这些过渡性时刻,主人公们总能历经改变,实现成长。从人类学和民俗学角度看,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将仪式完成的整个过程划分为标志性的三阶段:“分离、边缘/阈限、聚合”。其中“阈限阶段”即为连接仪式主体前后两种状态的过渡期。该模式创造性地划分出了一项
中国体育彩票是由我国政府特许发行的国家公益彩票。自1994年正式发行以来,中国体育彩票取得了快速发展,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筹集到大量公益金,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体彩事业的繁荣发展,一些负面现象和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购彩者超出预期大额购买彩票,出现了“问题购彩”行为,并表现出成瘾性特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危害;部分体彩代销者的销售行为和话术、体彩的某些宣传营销
为规范量刑活动、增强量刑的公开性、确保量刑均衡、维护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亦出台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实施细则》。根据上述文件之规定,量刑时应当分为三步走,即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其中,科学、合理地确定量刑起点是基准刑、宣告刑确定的前提与关键。但是上述文件并未规定故
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技术进步,使传统报业企业的生存环境相较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媒体正经受新媒体的强烈的冲击,特别是传统报业,报业的广告份额已被互联网广告,新媒体广告蚕食的所剩无几,纸媒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并逐渐被微博、微信和各种新闻客户端所取代,使得传统报业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面对市场的变化,全国各大报业集团都纷纷迈出了从传统平面媒体,向集网络、多媒体终端、手机客户端
斯里兰卡内战的爆发,引发并加剧了其境内的民族宗教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从而饱受世界的广泛关注。尽管长达26年的斯里兰卡内战到现在业已结束(1983-2009年),但是,斯里兰卡内战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一系列现象在当前却依然值得无穷玩味。其中,泰米尔人作为内战中的重要主体,以及内战后国家恢复重建中的关键角色,其所经历的处境变迁就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挖掘的话题。甚至可以认为,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在内战中及内战后所
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深的历史渊源,这不仅表现在两地区的地域文化当中,还体现在了两地区民歌音乐文化当中.本文通过历史渊源、地域环境、民风民俗三个方面介绍了东北汉族民歌与山东民歌的形成背景,并对两地区民歌的艺术特点以及演唱风格作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量的闯关东的山东移民把山东民歌文化带到了东北大地,促进了东北汉族民歌与山东民歌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