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研究 ——以通辽市三所幼儿园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新实施的课程改革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文化课程、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学前教育继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蒙古族幼儿园如何在丰富的蒙古族文化资源库中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文化选择相关理论思想,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通辽市三所不同性质的蒙古族幼儿园进行调研,考察当地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背景,整理与归纳各类课程文化资源,全面概括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现实样态,讨论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困境及其原因,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三所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现实样态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们热爱自己的乡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认同意识;幼儿园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创设中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蒙古族幼儿园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蒙语语言环境。同时发现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资源选择主体的文化选择意识淡薄;第二,课程资源选择的目标中文化传承思想体现不明显;第三,课程资源选择的过程对地域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第四,课程资源选择的结果呈现文化类型分化现象。依据问题反思,从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教师、理论研究角度进行原因剖析,发现蒙古族幼儿园在建设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时课程目标表面化、课程内容片面化、课程实施简单化、课程评价单一化,教师课程资源选择能力不足、幼儿园缺乏课程资源选择的理论研究,说明蒙古族幼儿园教师们尚不明确应该选择哪些课程文化资源、如何进行选择以及选择的价值。为实现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顺利展开,进一步明确课程资源选择的主体、内容、价值、原则、过程等关键因素,基于教育人类学理论思想分析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据文化选择思想启示总结蒙古族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价值追求和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课程资源选择的过程策略:确立以文化传承为主的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资源选择的内容、探索多样化民族课程实施方式、完善课程资源选择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课程资源选择能力、深化幼儿园课程资源选择的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国土空间优化与管控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性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国土空间的开发呈混乱格局,对它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生态脆弱和贫困率较高的喀斯特地区,不同功能类型的国土空间产生严重的冲突,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引发更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贫困问题。因此,亟需针对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和管控模式。论文以滇东南喀斯特典型区域广南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就如同形与影一样,文化的脉动将诗与酒融为一体,巧妙地铸就了中国独特的“诗酒文化”“诗酒情结”。在明代文人中,徐渭算是“酒痴”一类。他常以酒为抒写对象,其涉酒诗歌多达427首,不仅数量可观且质量较高,可以成为考察徐渭思想内涵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切入点。徐渭涉酒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正所谓醉乡人作醉乡语,字句皆是酒化而成。这些涉酒诗题材丰富,包含咏酒诗、酒谊诗、宴饮诗、饮酒
司法实践中,有关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准确适用问题历来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争议点。本文从该罪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行为定性与罪数形态这三个方面,并结合典型判例,对该罪司法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争议点展开讨论,希望能借此对我国司法工作人员今后在司法实务中准确适用该罪有所助益。具体而言,第一方面,讨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该罪的犯罪客体,应当从该罪所
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致力于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设计思维和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工具,契合了当前世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被各国研究者用来作为学习者创造力培养的工具。基于此,本研究的主题在于探索如何应用设计思维框架与3D打印技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本课题的开展遵循了“框架设计——框架完善——框架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设计”是基于理论文献的基础构建并细化面向创造力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如火如荼,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近十年来,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还与许多国家展开了关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与蒙古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建设自由贸易区进行了研究。蒙古是中国北部邻国,其南邻中国,北邻俄罗斯,战略地位重要。多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中国与蒙古的政治
中国西南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水土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需研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土资源利用方案。因此,从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研究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分区调控及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遵循“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的行文脉络,以滇东南典型高原喀斯特山区文山市作为实证分析研究区,从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利用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举牌”现象频发。为防范敌意收购,完善大额持股违法变动行为的法律规制路径,学界针对大额持股变动披露规则的制度设计以及其法律适用进行了激烈探讨。与此同时,2020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对于大额持股变动披露规则及惩罚机制进行了修订,因回应了学者长期对大额持股违法变动法律规制的建议而备受好评。但立法的突破,不等于对违法行为的有效规制。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证监会对大额持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国家和市场是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随着国家的退隐以及市场的扩张,中国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迂回前行;另一方面,国企作为中国推行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其组织目标的确定,组织战略的选择,组织行动的开展,也是国家逻辑与市场效率逻辑相互博弈的结果;组织内性别不平等现状是宏观社会性别不平等在微观层面的投射,组织的运行机制也是国家宏观改革行动下的结构性对应。由此可见,“国家”与“市场”的角
学位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日臻完善,教师以简单粗暴方式体罚学生的校园暴力现象大大减少,但以“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语言攻击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却逐渐呈上升趋势,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野,采用不同方法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分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性格敏感和自尊心较强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教师语言暴力更加敏感,教师语言暴力对其影响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