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学习行为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学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场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是参与者和载体,先进的理念和课程要靠教师这个载体去实施。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必须依靠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本文在对高中生学习行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新授课并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行为,探讨教师如何就新课程理念的初衷进一步促成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使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高中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主战场是课堂,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作用于学生成绩。研究课堂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帮助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变问题行为,从而提髙教学质量。本研究在参考大量有关课堂观察、学习行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研究工具:1.有关“高中生地理学习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统计高中生在课堂参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策略运用和学习计划五个方面的学习行为表现?;2.高中生地理课堂观察与评价指标体系,本观察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实录。自行设计新授课作为观察课例究,对中学地理课堂学生学习行为观察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应用,对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研究。针对地理课堂上学生行为的诊断,笔者从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学习行为的研究提供了观察与评价工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质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缺少对策略可行性的实证检验等。在后续的工作中,我将对课堂观察与评价量表进行大规模的实际运用,不断完善各项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功能定位技术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
由特定物理事件引起的声波可以称为声音事件。对声音事件的特征提取和识别,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声音事件的类型,获取环境信息,从而指导生产和生活。声音事件识别过程分为特征提
摘要:目前大学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并未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其他专业更有难度,故要从高校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自我认知三要素出发,建立适合艺术类大学生教学(专业)策略、实训策略、心理策略等就业能力培养策略,从而完善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新的评价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核心素养的评价仍然是一个难题。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评价理念向评价行为转变,是本研究的目的和宗旨。为了构建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使其既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诊断、导向、激励作用,又能检测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
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旅行体验与研究性学习于一身的全新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该环节的开展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后续环节的开展,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有效的导入是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连结和过渡,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但是当前地理课堂对导入环节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分析总结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导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各章内容的安排主要如下:第1章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对环保的需求日益提高,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传统能源消耗大国,为缓解能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随着多年的深入落实,校本课程逐渐趋向规范化与多样化。2018年1月,教育部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有何特点?如何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二十四节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要素息息相关,从科学视角认识二十四节气,地理学科义不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长期定植于胃粘膜,可引发常见的胃部疾病: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胃癌等,另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有着紧密联系。在H.pylori感染过程中,CD4+T细胞是主要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它可分化成分泌IFN-γ的Th1细胞以抵御病原菌的感染。T-bet基因是Th1细胞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IFN-γ因子的产生。近年来研究表明,Notch1在CD4